更新时间:2023-10-16 10:35
崔之兰(1902-1971),安徽太平人。动物形态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崔之兰,女,字友松。1902年12月20日生于安徽省芜湖县。原籍安徽省太平县。19世纪中叶,祖父一家从太平县迁到芜湖,经营油糖纸张杂货,属于殷实之家。父亲名崔恩岳(1869~1919),母崔郭氏(1872~1954)。在崔之兰少年时代,家庭经济状况已经衰落,仅靠少量房地产,维持生计。家境的变迁,使其母将希望寄托在崔之兰身上,勉励她发愤读书,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性。崔之兰到了老年谈到这一点时,认为她那种自尊自信、不甘平庸的性格“都是受母亲的影响”。
1915年以前,崔之兰在家中读私塾。1915年春上过一学期芜湖私立模范小学,1915年秋至1919年夏在芜湖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学习英文。1921年秋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1926年毕业后留校,随中国著名生物学家陈桢教授做助教,带普通生物学的实验课。1927年秋,崔之兰应聘到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师从著名生物学家秉志,开始了她毕生从事的动物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1928年,崔之兰和植物学家张景钺订婚。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相濡以沫,共同为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勤奋耕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29年秋,崔之兰得到了安徽省的半官费去德国留学,在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科动物系攻读博士学位。崔之兰留学期间十分勤奋,她每天在动物系听课,到医学院解剖生物学系做实验,在自己的住处读书,寒暑假所有实验室都不开放,她就到柏林图书馆学习。1934年完成学位论文《青蛙鼻腺的组织学观察》(1935年该文发表于德国动物学年报),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崔之兰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为她一生的科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934年,崔之兰学成回国来到北平,与张景钺结婚。此时张景钺已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当年,崔之兰应聘任北京大学讲师。1937年夏,崔之兰和张景钺去山东威海海滨度假。正在此时,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由威海到上海再到长沙,最后长途跋涉到了昆明。张景钺在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任教,崔之兰在云南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后兼任系主任。那时生活十分困难,工作条件极其简陋,崔之兰奋发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在无尾两栖类的发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在师资极其缺乏的条件下,她一人承担了多门课程,包括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等,并在云南大学生物系开创了活跃的学术讨论新风。
1946年,张景钺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做访问学者,1947 年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这时,崔之兰仍留在云南大学生物系工作。1948年,她应聘北上到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院系调整,崔之兰任北京大学教授,直至1971 年5月2日因患癌症逝世。她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形态学专业组负责人、北京动物学会理事长、《动物学报》编委等职。崔之兰毕其一生,以高度的热情倾注在教学、科研和培养师资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1902年12月20日 生于安徽省芜湖县。
1921年3月~1926年7月 就读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并毕业。
1926年8月~1927年8月 任东南大学助教。
1927年8月~1929年7月 任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29年10月~1934年2月 在德国柏林大学动物学系进修,获博士学位。
1934年8月~1938年8月 任国立北京大学生物系兼职讲师。
1938年10月~1947年12月 任昆明云南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1月~1952年7月 任清华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1952年8月~1971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1971年5月2日 在北京逝世。
致力科研,终生不懈
崔之兰是一位勤奋的科学家。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她以昆明当地的黑斑蛙和多疣狭口蛙为材料,对无尾两栖类嗅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精细的观察和描述。她注意到早期发生的侧囊在胚胎发育的第三阶段退化和消失。为了探索这种侧囊的功能,她做了切除侧囊的实验研究,发现将侧囊切除后,对胚胎发育并没有影响。这就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从系统发生角度认为侧囊是一种退化器官,那么在鱼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并没有侧囊,崔之兰设想,这种结构在更为原始的两栖类中可能有某种功能。她还从嗅器官中切除前下囊,观察其效应,发现早期切除对侧囊发育有不利影响并加速侧囊的退化,晚一些切除则抑制了侧囊的退化。早期切除前下囊对嗅基板有不利影响,但并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这无疑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自然现象。1946年,崔之兰在英国显微科学季刊上连续发表五篇有关两栖类胚胎发育的论文。这些工作推动了中国动物胚胎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也奠定了崔之兰在中国动物形态学领域的地位。她是中国早期动物胚胎学、组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她根据长期的科学实践,作出了有独到见解的选择,以蝌蚪尾为实验材料,探讨动物组织的发生、分化、生长、萎缩、再生和重建等形态建成的一些基本规律。蝌蚪尾具有动物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结构清晰。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蝌蚪的发生到变态完成只有21天,尾在其间经历了组织发生、分化和萎缩、退化的全过程。北方狭口蛙在雨季繁殖,正值学校放暑假,对教师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崔之兰和她的助手、学生们,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除已发表的论文:《北方狭口蛙蝌蚪尾在变态期退化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北京大学学报1966)和《北方狭口蛙蝌蚪尾形成与生长的组织学观察》(动物学报1959)外,崔之兰在1964年中国解剖学会上宣读了有关狭口蛙蝌蚪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再生、萎缩和药物(秋水仙素、甲状腺素等)的影响等系列论文。她阐述了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再生过程的顺序与相互制约关系。如抑制结缔组织的再生可以促进肌肉组织的再生等等。这些论文得到与会同行的好评。医学界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些研究揭示的一些规律可供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参考。崔之兰曾进一步设想,蝌蚪尾萎缩过程可能受控于某种活性物质“萎缩素”,获得这种物质,可能对研究癌细胞的生长及抑制大有裨益。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探索的“工作假设”。与科学史上许多开创性研究工作一样,她所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是一项对以后组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研究课题。
1969~1970年,崔之兰在身患重病(癌症晚期)和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将她1963年做的工作整理成《蛙类的早期胚胎发育,特别着重于原肠背壁形成中的某些问题》一书的初稿,充分体现了她终生孜孜不倦、鞠躬尽瘁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精神。在她逝世后,由她的学生王平等遵照她临危时的嘱托,并按照她原稿的观点整理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崔之兰在此文中对蛙类中胚层的形成和原肠背壁细胞的来源和转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中胚层形成时,在胚体前端也曾先成层,随之分散;原肠背壁细胞来源于背唇转入层;原肠背壁细胞在神经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短暂存在的原肠背褶和底索。她在“观察蛙类早期发育形态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做出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概括,对后人是很有启迪。例如,她认为个体发生的研究,不应当囿于重演学说,不要总想从这个学说去寻求问题的解答,如底索只见于硬骨硬鳞鱼和两栖类是一定的卵裂类型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形成的暂时性结构。由于它不见于系统发生,长期不去探索它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一个教训。
崔之兰长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任教,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曾讲授过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人体解剖学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根据当时的教学计划,北京大学生物学系要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给同学以人类学、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大学生物系从未开设过此课,崔之兰毅然承担了这项教学任务,她带领青年教师夜以继日的备课、编写教材,准备实验,及时地在1952年开出了这门课程。
她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备课精益求精,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树立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对每一堂课,她都反复思考、重点难点如何讲解、挂图如何摆放、黑板如何利用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星期日上午,崔之兰经常在工作室独自默默地为下周课程作精心准备。她讲形态学时,联系系统发生、个体发生和生理机能,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讲解清楚,条理分明,教学效果极好。她非常重视实验课,强调实验与理论教学的配合,经常亲自指导实验课的备课,到实验课堂上检查和指导教学,并了解学生听课的效果。
从任教云南大学直到她的晚年,崔之兰在培养年轻教师的健康成长上倾注了满腔心血,她指导年轻教师做教学工作循循善诱,细致而又严格,从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用辞、板书、乃至衣着都要过问。她不仅抓教学质量,而且抓教风与师德。她要求备课要做到“双保险”,万无一失;科研、实验也要做到“双保险”,确保无误。1959年夏,应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的邀请崔之兰赴昆明为云南大学生物系及西南地区各高等师范院校、医学院校有关教师讲授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当时,崔之兰已年近花甲,但仍全身心地投入备课和教学,感人至深。
崔之兰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她一生刚正不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她目睹国民党的腐败,始终和国民党保持距离。建国后,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表示愤慨,当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她表示不平,并说出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她的这些发自肺腑的言论,表达了一位正直的老科学家的良知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虽说她因此而备受打击迫害,但她没有动摇已经建立起来的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她和张景钺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事业上的知音,他们两人都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品德在中国生物学界获得崇高的荣誉。崔之兰先后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兼形态学专业组负责人、北京动物学会理事长、《动物学报》编委等职。她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一位风范长存的教师楷模。
1 Tsui, C L. Development of olqactory organ in Rana nigromaculata.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copic Science, 1946, 87: 61-90.
2 崔之兰. Morphologieal observation on the qate of the lateral a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olqactory organ of Rana nigromaculata.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eopic Science, 1946,87: 91-101.
3 崔之兰, Pan 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factory organ of kaloula borealis (Barlour)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Rana nigromaculata tallowell.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eopic Science, 1946, 87: 299-316.
4 崔之兰. The eqqect of the vemoual of the latanal q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alqactory organ of kaloula lorealis (Barbour). Quart. Journ. Micr. Sci., 1946, 87:373-344.
5 崔之兰.The eqqect of removal of the anterior lower sac on the lateral a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olofactory organ of kaloula borealis(Barbour). Quart. Journ. Micr. Sci., 1946,87:385-390.
6 崔之兰.北方狭口蛙蝌蚪尾在变态期退化过程的组织学观察.《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66,12(1):78-90.
7 崔之兰,王平等.狭口蛙蝌蚪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再生、萎缩和药物(秋水仙素等)的影响.中国解剖学会年会,1963.
8 崔之兰.蛙类的早期胚胎发育,特别着重于原肠背壁形成中的某些问题.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81,(4):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