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村镇

更新时间:2024-08-21 14:41

崞村镇,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地处宣化区南部,东、南与涿鹿县接壤,西与深井镇交界,北与塔儿村乡洋河南镇为邻,距宣化区人民政府40千米,区域总面积271.9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属宣化区三区。

1953年,分属崞村、郭家湾、水泉、罗家洼4个乡。

1958年,属崞村公社。

1984年,崞村公社改为崞村乡。

1992年10月,由崞村乡改为崞村镇。

1996年1月,郭家湾乡、水泉乡、崞村乡3乡并入崞村镇。

2016年,随宣化县并入新宣化区

行政区划

1997年,崞村镇下辖分水口、辛家庄、王庄子、石分村、寨山坡、黑台子湾、称达沟、龙门坡、龙门堡、西河、立石、西崞村、中崞村、东崞村、楼房子、外口泉、里口泉、黄家梁、瓦窑沟、阎家果、谷峪口、阎樊青、寇家沟、保庄、辛庄堡、彭家湾、黄家湾、郭家湾、小口子、李家屯、姚家坡、马铺、海子沟、柴家庄、上坡底、下坡底、柏林寺、胡家沟、安家台、后沟、西寺沟、东寺沟、水泉、小西庄、榆林子、靳家梁、石墙子、党家沟、谢家梁、南峪沟49个行政村。

2011年末,崞村镇下辖西崞村、中崞村、东崞村、楼房子、外口泉、里口泉、黄家梁、谷峪口、寇家沟、台子湾、分水口、寨山坡、石分村、辛家庄、称达沟、王庄子、龙门堡、龙门坡、立石、水泉、西河、安家台、石墙子、小西庄、谢家梁、后沟、党家沟、榆林子、东寺沟、西寺沟、南峪沟、郭家湾、柴家庄、上坡底、下坡底、柏林寺、小口子、彭家湾、黄家湾、李家屯、姚家坡、海子沟42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崞村镇下辖42个行政村:中崞村、分水口村、辛家庄村、王庄子村、黑台子湾村、称达沟村、龙门坡村、龙门堡村、西河村、立石村、西崞村、东崞村、楼房子村、外口泉村、里口泉村、黄家梁村、谷峪口村、寇家沟村、彭家湾村、黄家湾村、郭家湾村、小口子村、李家屯村、姚家坡村、海子沟村、柴家庄村、上坡底村、下坡底村、柏林寺村、安家台村、后沟村、西寺沟村、东寺沟村、水泉村、小西庄村、榆林子村、石墙子村、党家沟村、谢家梁村、南峪沟村、石分村、寨山坡村,镇人民政府驻中崞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崞村镇地处宣化区南部,东、南与涿鹿县接壤,西与深井镇交界,北与塔儿村乡洋河南镇为邻,距宣化区人民政府40千米,区域总面积271.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崞村镇地处宣化盆地南部。

气候

崞村镇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7.7℃;年平均降水量300—4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110—140天。

土壤

崞村镇土壤以栗钙土类和褐土类较多。

自然灾害

崞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以旱灾最为严重,主要发生在每年5月至6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2年。

自然资源

崞村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有麦饭石和膨润土,其中麦饭石矿区覆盖范围约11平方千米,储量为1534.38万吨。2011年,崞村镇有耕地面积6.9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崞村镇总人口231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513人;另有流动人口3120人。总人口中,男性12265人,占52.9%;女性10908人,占47.1%;14岁以下3218人,占13.9%;15—64岁15238人,占65.5%;65岁以上4717人,占20.6%;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崞村镇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4.52‰,人口自然增长率3.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5人。

2017年末,崞村镇常住人口为19818人。

截至2018年末,崞村镇户籍人口为2124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崞村镇财政总收入6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0.85亿元。2011年,崞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

2018年,崞村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农业

2011年,崞村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24亿元。崞村镇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黍子等小杂粮为主。2011年,崞村镇生产粮食12933吨。2011年,崞村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12万吨。

崞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羊、肉驴为主。2011年,崞村镇生猪饲养量1万头,年末存栏8000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奶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肉驴0.5万头。2011年,崞村镇生产肉类4863吨,鲜奶1095吨。

2011年,崞村镇水果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3万吨,主要品种有杏扁

工业

2011年末,崞村镇有13家以膨润土加工产业为主的化工企业;另外,还有3家建材厂和1家加油站,共计17家。

商贸

2011年末,崞村镇有商业网点2个,职工34人。2011年,崞村镇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25万元,比2010年增长2.1%。

金融

2011年末,崞村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35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崞村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2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5所,在校生543人,专任教师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0%;初中1所,在校生100人,专任教师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崞村镇教育经费达8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崞村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有文化活动中心15个;农家书屋8个,藏书1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者50余人。

2011年末,崞村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2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崞村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0.2万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崞村镇乡有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25个;病床20张,在职职工18人,其中具有主治医师职称2人,医士职称5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3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1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崞村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21户,人数3021人,支出45.2万元,比2010年增长0.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69人,支出38.8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994人次,共缴纳79万元,比2010年增长1.65倍;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5万元,比2010年增长7.8%;有社区服务设施1个,其中敬老院1个,日间、留宿照料床位数13张;幸福院9个,日间、留宿照料床位数40张;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万元,比2010年增加0.3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5万元,比2010年增加0.1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4万人,参保率97%。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崞村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5千米,投递点42个,乡村通邮率90%;有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移动宽带接入用户0.05万户。

2011年末,崞村镇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

2011年末,崞村镇有花坛2个。

交通

崞村镇有宣大高速公路、112国道过境,其中宣大高速公路境内长14千米,双向车道,通往大同;112国道境内长12.5千米。

历史文化

崞村镇因镇人民政府原驻中崞村而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