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0 09:47
现代散文家,字矛尘,笔名川岛。1901年6月1日生。浙江省上虞县道墟村人。1920年在大学学习时开始写作,曾在北京晨报副刊、《语丝》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发起和编辑《语丝》,并长期撰稿。同鲁迅过从密切,来往信件甚多。1926年始,先后任职于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杭州高级中学教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中央委员。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散文集《月夜》,并著有回忆录《和鲁迅相处的日子》,作品收入《川岛选集》。
章廷谦,笔名川岛 (1901.6.1-1981.5.12),作家,鲁迅研究家,教授。原名章廷谦,浙江省绍兴县道墟镇人。
1915年5月考入山西省太原市第一中学,同年9月又考入山西大学预科,学习四年。
1919年10月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22年6月毕业后,投身于教育事业,任北京大学助教兼校长办公室西文秘书,并参加民权保障同盟;
1926年2月至4月还兼任北京中俄大学注册组主任。1924年11月17日随同鲁迅发起组织“语丝社”,创办《语丝》周刊。1926年12月,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出版部干事。1927 年秋任杭州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教员于1930年冬应聘兼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审。1931年7月至1946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及校长办公室秘书。其间,曾兼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讲师。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北京大学南迁,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并继续兼任校长办公室秘书。1946年8月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国文系副教授。解放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他长期担任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及其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民进”北京大学支部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
交游鲁迅
在《鲁迅日记》中最早出现有关川岛的记载,是在1923年4月8日:“下午伏园携惠迪来,因并同二弟及丰一往公园,又遇李小峰,章矛尘,同饮茗良久,傍晚归”。但川岛与鲁迅的实际交往,却要比这早得多。1919年10月,川岛由江西大学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学的是哲学,但对文学颇有兴趣,于是,不久之后,就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鲁迅相识,此后,便与孙伏园一起常到鲁迅家去向鲁迅请教各种问题,1922年川岛从北大毕业之后,常给孙伏园编辑的《晨报副刊》写稿。川岛这时的创作,感情真挚,笔调清新,可以称为散文,也可以称为小说,以后结集为《月夜》出版,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和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都曾予以述评。但因为当时的川岛,沉浸在热恋之中,这也反映到他的创作,使他那些不加雕饰的美文,在思想境界上,不能突破谈情说爱的框框,而正如郁达夫所说,“是正当他在热爱时期蒸蒸发出来的升华。” 鲁迅是看到这个苗头的,因而才借赠书之机,向川岛提出“从情人的拥抱里’暂时汇出一只手来”的希望。
对于川岛来说,鲁迅这包含在戏言之中的委婉的批评和热切的期望是起了作用的。
在《月夜》之后,川岛就不再写那样的散文,他把目光转向了社会,这在《语丝》创办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鲁迅曾说过《语丝》的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三闲集·我与<语丝>的始终》川岛在《语丝》上发表的文章就有这样的特色,他的《夜里的荒唐》《欠缺点缀的中国人》《又上了胡适之的当》《家兄的几篇日记》《人的叫卖》《岂非头等文明也哉》等文,无情地抨击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他的《狗尾巴》《吠声》《“西滢”的“吃嘴巴”》《关于“一千元”》等文,也都足与《甲寅》派、《现代评论》派战斗的檄文”。不仅如此,川岛还为《语丝》这个排击旧物,催促新生的刊物做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对此,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终》一文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当开办之际,努力确也可惊,那时做事的,伏园之夕,我记得还有小峰和川岛,都是乳毛还未褪尽的青年,自跑印刷局,自去校对,自叠报纸,还自己拿到大众聚集处去兜售,这真是青年对于老人,学生对于先生的教训,令人觉得自己只用一点思索,写几句文章,未免过于安逸,还须竭力学好了。”
川岛和鲁迅接触最多,交往最密大概也就在这个时期。从1924年冬筹办《语丝》起,到1926年8月,鲁迅离京去厦门,在这一两年时间中,川岛几乎是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上鲁迅家里去一次,既是求教学间,也是联系工作。而鲁迅与川岛的友谊,大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1926年冬,在鲁迅即将离开厦门大学到广州大学去的时候,川岛到了厦大。川岛也是应林语堂之邀来厦大任教的。在他来厦门之前,鲁迅曾几次去信告诉川岛厦门的情形,说:“北京如大沟,厦门则小沟也。大沟污浊,小沟独干净乎哉”,并提醒川岛勿作长远之计,“随时豫备走路”,(参见1926年10月23日致章谦信)。川岛于12月24日到厦门,鲁迅派人接回了他的家脊与行李。从这天起到鲁迅离开厦门的那一天,川岛几乎每天早晚下班前后,都要绕到鲁迅家里去。鲁迅向他介绍厦门的饮食起居,厦大的人际关系,从各方面关照川岛,还将自己现编的文学史油印讲义送给川岛。鲁迅于1927年1月 16日离开厦门,临行前,鲁迅送给川岛一张他坐在坟当中照的象,川岛又请鲁迅写了一张册页,1月15日,鲁迅亲自将这张册页送到川岛家里。正如川岛以后在《和鲁迅先生在厦门相处的日子里》一文中所说:当时,“似乎彼此都预感到:此去经年,不见得就能朝夕相处了”这种预感很快就被证实,1927年3月,川岛终于应了那句“豫备随时走路”的话,丢了在厦大的饭碗,回到杭州,在杭州《民国日报》浙江省政府秘书厅短暂工作之后,到“老浙大”去任教了。而从1931年秋天起,他又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兼任校长办公室秘书,直至全国解放。
鲁迅和川岛分手之后,仍继续关心川岛在事业上和思想上的进步。从1927年到1930年,鲁迅共给川岛写了五十一封信,现存于《鲁迅书信集》的尚有四十二封。从这些信件看,鲁迅对川岛几乎无话不谈。川岛在北大听鲁迅讲《中国小说史》时,曾萌生辑录、校订和标点唐代传奇小说《游仙窟》的念头,他的这个想法告诉过鲁迅。因而,鲁迅辑校的《唐宋传奇集》没有收入《游仙窟》,他把自己所藏的《游仙窟》通行本借给川岛,鼓励川岛把这本书标点整理出版。鲁迅到广州之后,审阅了川岛校订和标点的《游仙窟》,为之校正,并于1927年7月7日写了《<游仙窟>序》,称赞川岛这一工作,使《游仙窟》“全文始复归华土”,对于人们的“博识”和文学史的研究,都很有意义。《游仙窟》付印后,又由鲁迅代校清样,终于在1929年2月山北新书局出版。
川岛去北大任教并兼校长办公室秘书,事先征求过鲁迅的意见。鲁迅对川岛说:“杭州与北京比起来,以气候与人情而论,是京好。但那边的学界,不知如何。兄如在杭州有饭碗,我是不主张变动的……但有一个紧要条件,总应该积存一点”。以后,川岛还是去北大了,为了“饭碗”,也为了能“积存一点”。鲁迅对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很有看法,但他体谅川岛的苦衷,也相信川岛的人格,相信川岛决不会附炎趋势,做出缺德的事来。1931年后,鲁迅与川岛的往来不很多,他们的友谊却依然存在。1932年11月28日,川岛曾在广和饭店宴请到北京探视母病的鲁迅,次日又和夫人一起到东站为鲁迅送行。1933年1月13日,川岛山绍兴回北京,途经上海,曾与李小峰一起夜访鲁迅,鲁迅“以《啼笑姻缘》一函托共持呈母亲”。1935年5月9日,鲁迅又将刚刚出版的《两地书》寄赠川岛。直到1936年5月,川岛还从宋紫培手中接到鲁迅送给他的一本绸面纸的《死魂灵百图》,这是鲁迅留给他的最后的纪念。
解放之后,川岛一直在北大工作。他写了大量回忆鲁迅的文章,结集为《和鲁迅相处的日子》于1958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革”期间,川岛受到迫害,他一被摘掉“反革命”的帽子,就投入了《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1977年,川岛看了周作人的《知堂回忆录》后,一气写了《弟和兄》一文,以他亲眼所见的事实说明二周兄弟失和的真实原因,是周作人受制于羽太信子,而鲁迅对羽太信子的大肆挥霍进行了干预,驳斥了周作人歪曲事实的危辩,维护了鲁迅的声誉。
章廷谦著有散文小说集《月夜》(1924年,北京大学新潮社),鲁迅回忆录《和鲁迅相处的日子》(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在鲁迅指导和赞助下,校订、标点并出版了唐代传奇《游仙窟》,以及编纂出版了《杂纂四种》(1926年)。晚年倾全力于《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为研究鲁迅作出了贡献。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川岛选集》。
章廷谦的杂文创作时间为1922年-1928年,作品30余篇。其创作高潮期在1925年,代表作有《撒坦的行径》、《夜里的荒唐》、《欠缺点缀的中国人》、《人的叫卖》、《“西滢”的“吃嘴巴”》等。章廷谦作为“语丝派”骨干,杂文创作驻足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着力批判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在与“现代评论派”斗争中,他奋勇当先,冲劲十足,与陈源之辈短兵相接,义无反顾。章廷谦杂文艺术表现力一般,能够造成一定影响在于其观点尖锐,正气浩然。
川岛
1922年前后,日本学者片上伸来北京大学,讲授北欧文学,当时,在北京大学任助教的章廷谦担任记录。后来,《晨报》副刊要发表这个讲稿,需要署上记录者的名字。正好章廷谦在读一本日本小说《不如归》,书中主人公名叫“川岛”,他就顺手把这个名字告诉了报社署在记录稿上。从此,他就以“川岛”作为笔名。如1922年11月,他在《晨报副刊》发表《教育比革命还要紧》一文,即署此名。
矛尘
1922年8月17日,章廷谦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杂感《大学教授与政治》,署名“矛尘”。“矛尘”是他的字。
廷谦
1922年10月10日他在《晨报双十特刊》上发表《自第十一个双十节以后》,用原名的略写——“廷谦”作为笔名。
作尘
这个笔名由章廷谦的字“矛尘”转化而来:“俾”同“矛”读音相近。
萧度
系由“矛尘”的“尘”字衍生而来。“萧度”与“小土”音近;“小土”即“尘”的析字。
黄蹊
即TC的译音;“T·C”是原名“廷谦”两字英文拼音的缩写,用以作为笔名。
张穆熙
“张”与“章”同音,“穆熙”即M·C的译音。M·C是“矛尘”二字英文拼音的缩写。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云南日报》上发表文章,使用过这个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