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4 15:53
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成都,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省属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四川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博士授权单位,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在沈阳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于1938年3月辗转内迁四川省三台办学。1946年,东北大学迁返沈阳。川内知名人士、原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川籍教授李季伟等人倡议利用原东北大学校舍、迁余的部分图书、设备与羁留师生,续办高等学府,筹备成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这就从历史渊源上形成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前身——川北农工学院与东北大学的连接点。
1946年4月,成立川北农工学院筹备会;同年5月,程厚之在三台召开筹备会;6月,川北农工学院即在成渝各地分区招考;10月8日,川北农工学院正式开学。1947年7月,川北农工学院呈准教育部立案。1949年川北农工学院正式改为“私立川北大学”。
1952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决定“川北大学自一九五二学年度开始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迁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原址,原校名撤销,改称‘四川师范学院’”。以川北大学文、理专业为基础,合并了川东教育学院,以及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及相关教师,组建了四川师范学院,原川北大学的工科专业分别并入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
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奉上级指示撤销,该院中文系二年制语文专修科、数学系一年制专修科学生共113人并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迁到成都狮子山办学。原专修科各专业留在南充成立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后改为南充师范学院)。本科部分(包括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5个系)全部迁往成都,校名仍为四川师范学院。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大)数、理、化三系师生连同实验设备,整体并入四川师范学院。
1974年3月,《四川师范学院》(创刊号)正式出版。1978年,学校被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省属重点院校。1979年,学校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88年3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学校成立。
1999年6月,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四川师大,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2000年4月,学校计划在龙泉驿区洪河镇投资三亿元,兴建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
2002年5月17日,学校第一个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2003年9月5日,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和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
2008年,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同年,广汉科教园区投入使用,学校形成了以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为主的办学格局。2016年5月16日,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
2017年开始,四川师范大学普通类在招专业面向全国全部列入“本科第一批”招生;7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1月,学校经济区发展与重大生产力布局智库入选四川省首批新型智库;12月,与马云基金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项目合作院校。
2018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签署合作协议;10月22日,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揭牌成立;10月25日,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与四川师范大学签署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2019年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2月,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
2020年4月,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日韩)研究院落户四川师范大学;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7月21日,学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化学3个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
2021年,学校1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月16日,遂宁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师范大学举行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签约授牌仪式;9月3日,学校拟确定为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0月,学校学前教育、物理学、音乐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2月,学校共有36项科研成果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2年5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帮扶高校;6月,学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7月,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技术学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1月12日,四川高校首个纪检监察学院在四川师范大学正式揭牌。
2023年2月22日,《四川师范大学章程》修订;10月,学校地理科学、历史学、生物科学、英语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化学3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期审核;11月3日,“国际教育学院”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11月9日,学校获批增设数学、心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月7日,学校入选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单位;12月14日,四川师范大学担任“成渝地区高校区域国别研究智库联盟”理事长单位;12月15日,三苏研究院揭牌,设址四川师范大学。
2024年5月,学校环境/生态学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2023年自然指数排名位列四川省省属高校第一;6月29日,学校与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签署合作协议;7月,学校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月,三苏研究院获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9月29日,学校与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月,学校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特殊教育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音乐学、物理学、学前教育3个专业通过中期审核。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30个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ESI全球前1%学科,5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截至2024年10月,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8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0人、天府峨眉计划(原四川省千人计划)33人、天府青城计划(原天府万人计划)24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44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设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各1个;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37门,省级精品课程5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5门,省级双语教学课程12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有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16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且在有效期内,其中6个专业通过中期审核。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89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得奖项79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24项)。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教师“十二五”以来建设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42部。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19项;近五年在A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赛奖项1738项。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国际交流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学校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吉布提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建孔子学堂,是“中文联盟”成员;建有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学校在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合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办“绘画专业本科教学项目”。学校与韩国延世大学合办“成都世宗学堂”。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川师位列199名。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2个,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1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共计305项,其中国家社科类项目165项,国家自科类项目140项;获批省部级项目共计456项,其中社科类项目277项、理工类项目1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1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8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6项。学校综合科研经费共计8亿元,保持了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招标、重点项目)项目260项;省部级项目380余项。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2个图书馆,总面积42142.73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320.6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63.41册;图书馆有电子图书373.2万册,电子期刊87.22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509.56万册,音视频177375小时。2022年图书借还量达到13.29万册次,电子资源访问量1275.42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871.1万篇次。
截至2023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由狮子山校区图书馆和成龙校区图书馆等组成,有阅览座位近4000余个。该馆建立了馆藏书目数据库,购买各种电子资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Elsevier SD、SpringerLink、JSTOR、PQDD、EBSCO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此外,还收藏了大量有关教学科研、中外历史文化、经典名片等方面的光盘,以及自建的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学位论文、精品课程、考研辅导、教师教育等特色数据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为双月刊。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等全文收录期刊,从1990年起被评定为四川省一级期刊、蝉联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中国教育类/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2013、2014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18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评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999、2002、2006年入选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选的“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0、2014、2019年分别入选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选的“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2004—2021年三轮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11年为扩展版),2012、2014、2017、2020年入选“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2年起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资助(第二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是1973年创刊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文理合刊),1978年自然科学版创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被《中国出版》列为中国精品期刊;2004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先后加入《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自1985年以来,该刊先后被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以及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所主办的《电子科技文摘》等著名文摘列为核心检索期刊源;并被以下国外著名文摘期刊或数据库列为检索期刊源: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现代数学出版物》(CMP)、美国《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或AJ)和英国《动物学记录》(ZR)。
学校校旗为绿底白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标及毛体的“四川师范大学”字样。
励志笃行 止于至善
励志: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学校要坚定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学生要树立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崇高理想。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意为“充实而有恒”;“笃行”即崇尚实干,践行理想,行胜于言。
“励志笃行”反映四川师大人的精神面貌和行动理念,它遥承三台时期东北大学的校训,汲取了东北大学“知行合一”风气之宗旨,体现了四川师大办学渊源的历史继承性。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弃旧扬新,传承文明,培育新人,服务社会。无论是传授和创造知识,还是治学育人、成人成才,皆应达到至高境界,实现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止于至善”反映四川师大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也是实践“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师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
求真:《闽中理学渊源考》语:“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求真”意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改正研究中出现的差误。
循理:《周易孔义集说》语:“朱汉上曰:无妄,然后物物,循理,乃可大畜。”《程氏经说》卷七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循理,故舒泰荡荡然;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实事求是,探明事理,力戒主观臆断,要尊重科学规律,恪守学术规范,强调职业道德,不好高鹜远,不弄虚作假。
“求真循理”体现了四川师大人的治学方法和原则。
慎思: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刁包《易酌》亦云:“圣贤道理,须是活看,如慎思之,思之弗得弗措也,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勤于思索,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和研究效果。
知明:语出《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中“知”同“智”,也有“知行合一”之意。此为治学、读书、做人所追求的目的。意即大学开启民智育新人,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以达“慎思知明”。
“慎思知明”体现了四川师大人的治学品质和目的。
截至2023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共有136个社团,其中“南十字天文社”“公益教育社”和“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社”荣获“2023年成都市百佳学生社团”称号。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3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和位于成渝地区发展腹地遂宁市的遂宁校区。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该校区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哲学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闹与心理科学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等学院。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该校区有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学院。
地址:遂宁市河东新区科创西路88号
该校区包括15个公费师范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城乡规划、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园艺、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广告学等9个普通类专业。
简介:宽60米、高19.46米。门柱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着四川师范大学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
简介:四川师范大学龙湖剧场有着宏伟的建筑,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观众厅共有观众席926个,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
简介:孔子像是川师的地标,更是川师人心目中的地标。1999年,四川师范大学三名青年教师提议为孔子塑像,校务会一致赞同。此后由川师大艺术院教师何永宏设计制作,全高10米、身高8.27米。夫子发髻高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
办学78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先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章毅为代表的4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