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5:50
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西方国家称之为商业油、气藏。
现今的油气藏分类主要是根据油气藏的圈闭形态进行的,如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等,只能反映构造因素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不能反映油气藏的成因,及油气藏形成的历史过程。因此,这种认识上的欠缺影响了对于具有复杂成因的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勘探以及油气资源的再发现。
一次油气成藏
任何油气藏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有机质在热作用下生成油气,以及油气排驱并沿一定通道或途径运移至已有圈闭的储集空间中聚集,到被保存,这样一个有成因联系的动力作用过程,然后才能成为供工业勘探的油气资源。因此,油气藏的形成包括了油气生成、早期形成的圈闭、一定的储集空间,以及运移与聚集和保存这些基本条件。如果油气藏的形成是一次性完成的,那么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是一个相对连续的地质作用过程,并在保存期间油气藏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样的作用过程可称为一次成藏,由此形成的工业油气藏可称为原生型工业油气藏。
多期次油气成藏
对于中国西部众多的含油气盆地来说,一次油气成藏模式是无法解释油气藏形成的具体过程的。这是因为这些盆地不仅形成时代早,而且烃源岩层位多、构造变动强烈、热演化历程复杂,具有多期次成藏的特点。
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含油气盆地中的成藏问题,首先必须将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油气藏与现代工业勘探的油气藏区别开来。前者可称为地质油气藏,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油气藏。其中:烃源岩性质、运移方式与途径、储集空间、封盖条件是其静态因素;有机质成熟、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圈闭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因素。静态与动态因素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是形成地质油气藏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多期次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 油气藏可按其形成历史过程划分出4 种基本工业油气藏类型。
原生型工业油气藏
指地质油气藏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被破坏或改造比较轻微, 其中的构造形态、储集空间、封盖条件以及原油性质等因素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可转化为原生型工业油气藏。这一过程与一次油气成藏基本上没有大的差别, 因此一次油气成藏只是多期次油气成藏的一个特例。
残余型工业油气藏
指地质油气藏形成后,因构造运动的影响经受了比较强烈的破坏或改造,其构造形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或者是封盖条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油气藏中的轻烃或绝大部分轻质油气被淋滤、逸散, 残余下来的主要是重烃或沥青质, 形成残余型工业油气藏。更甚者, 地质油气藏因圈闭形态或封盖条件被完全破坏或改变, 则不能够转化为工业油气藏。
例如, 吐哈盆地南部拗陷带台南凹陷中的鲁克沁含油气构造带即属于此种类型。该构造带现今为一个由3 条近东西向延伸的逆冲断层所夹持、其间又为被数条近南北向断层切割而复杂化了的构造带( 见图) 。该构造带形成于印支期, 并在三叠纪晚期充注了中二叠统塔尔朗组烃源岩中生成的油气, 形成了地质油气藏。三叠纪末期的印支构造运动使该地区遭受了比较强烈的构造变动, 地层隆升剥蚀, 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其剥蚀程度东强西弱, 使已形成的地质油气藏重新调整与改造( 见图2) 。从图2 可见: 在玉东1 井及以西地区, 原油中相对重质部分沿断块重新分布, 相对轻质部分沿断面运移至地表被逸散, 形成残余型工业油气藏; 艾参1 井及以东地区, 因剥蚀强烈, 油气藏遭受了严重破坏, 甚至大部分已被剥蚀殆尽[ 7] , 不再能够形成工业油气藏。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上述油气藏中的原油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其原油的正构烷烃几乎全部被降解, 环状化合物异常丰富, 在谱图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姥胶烷和植烷, 说明类异戊二烯烷烃未遭受生物降解, 并且存在C29-降藿烷系列化合物, 属于偏强中等降解程度, 与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气相色谱相似, 而与正常原油的谱图相差较大。
次生型工业油气藏
指从地质油气藏中被破坏转移出来的油气或轻质组分, 运移至更高层位的新圈闭中再次聚集而形成的新的地质油气藏, 若此类油气藏能够被保存,则称为次生型工业油气藏。此类工业油气藏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众多含油气盆地中均有发现, 如吐哈南带马场南含油气构造带中的油气藏可能属于此类。该构造带中所钻的马1井先后在J2 s, T2 k、P2 t 中发现4 套油层。录井、测井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除2 号油层外, 1, 3, 4号油层的特征均相似, 为稠油层 。1 号油层最好, 具有从浅往深, 稠油层逐渐变差, 表明油藏曾遭受到破坏和降解, 而成为残余型油藏, 并且早期形成的油藏破坏较强烈; 2 号油层为轻质油层, 其来源可能是三叠系稠油层中逸散的轻质组分再次聚集而形成的次生型油藏。
复合型工业油气藏
指上述3 种基本类型油气藏中任意2 种或3 种的复合类型, 如吐哈盆地红南-红山地区白垩系中的油气藏就属于此类。该地区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在侏罗纪末和喜山期具有两次成熟生烃高峰、七克台组湖相烃源岩在早第三纪末进入生烃高峰, 以及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次圈闭形成时期。这样第一次生成的油气进入燕山期的圈闭后聚集形成侏罗纪古油气藏。油源对比研究表明, 这些古油气藏遭到喜山构造运动的破坏, 部分油气被迫逸散, 运移到了喜山期形成的白垩纪圈闭中。同时, 这些古油气藏又得到了第二次生成油气的补充, 并且喜山期的圈闭中亦同样被运移进了第二次生成的油气 。因此, 燕山期的油气藏属于古油气藏被破坏, 到喜山期又被重新充注了油气而形成的复合型油气藏。喜山期的油气藏是在聚集了古油气藏中逸散的油气基础上, 又充注了第二次生成的油气, 亦属于复合型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