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1 22:57
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后来演变为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晏景初是宋朝的一位尚书。有一次他外出回来,半路上天就黑了,他只好到一家寺庙去投宿。
这座寺庙非常破旧,里面依稀闪烁着几点烛光。晏景初举手叩响庙门,不久一个小沙弥探出头来。小沙弥见来了一位官员打扮的人,急忙转身向大堂跑去。
晏景初随之而进,但见一位白须苍苍的老和尚缓慢地走出大堂。晏景初向老和尚说明来意,以为老和尚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可没想到,老和尚一脸为难地说:“很抱歉,本寺生活穷困,设施简陋,实在不便留宿。”晏景初一听,不满地说:“作为一庙主持,断不应该把寺庙弄得一无所有。”老和尚很不高兴地回敬道:“没有面,再能干的媳妇也做不出汤饼来呀。”晏景初更是不甘示弱,他讥讽说:“如果有面,就是再笨的媳妇也能做呀。”老和尚无言以对,只好面露愧色,悄悄地退回了大堂。
从这个小故事里,可以看到对待困难的几种态度: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认为“有米则拙妇亦可为之”。但他们都没有说出巧妇碰上无米该怎么办。当然,没有米是煮不成饭的,但是,人们不应束手无策,而是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去搞到米(或者别的什么食物)来煮,这才是积极、主动的态度。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当采取这种态度。
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人们总会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使“我”无法按条件完成要求,就像“巧妇”(即聪明能干的人)在没有米的情况下也煮不成饭,但是,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们不应该退却,不应该向困难低头,而是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得到米或者利用一切可行的条件,用别的食物来代替米。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值得学习。此外,从另外一个小侧面也可以知道,“巧妇之难”,难为无米,如果有米,那么一切都可以容易地解决了,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是,这就要求人们善于积累学习,不管是对知识还是经验的储存,这都将会成为自己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做不成事。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语;或独立成句;中性。也单作“无米之炊”。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毛大瀛妻某氏,能诗……后寄毛家信云:出门七年,寄银八两。儿要衣穿,女要首饰。巧妇不能为无米之炊,此之谓也。”
近代·鲁迅《两地书》八:“无米之炊,是人力做不到的。能别有较好之地,自以从速走开为宜。”
现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二章:“支队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现在两手空空,需要你的支援啊!”
现代·秦牧 《〈艺海拾贝〉跋》:“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虚构、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