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16:45
非洲大蜗牛,是柄眼目玛瑙螺科玛瑙螺属软体动物,又名褐云玛瑙螺、非洲巨螺、菜螺、花螺等。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陆栖蜗牛。其贝壳狭窄、锥形,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螺旋部呈圆锥形;壳面为黄色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黏液无色。
非洲大蜗牛贝壳大型,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800克。贝壳狭窄、锥形,长宽比约为二比一。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毫米,宽54毫米,螺层为7-9个,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度约为壳高的3/4。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读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
卵: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长4.5-7毫米,宽4-5毫米,体积35-85立方毫米。
幼螺:刚孵化的螺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似成螺。其鉴定特征为:有壳,外形呈长卵圆形。螺层为6.5-8个,壳面有焦褐色雾状花纹,壳口呈卵圆形,贝壳可容纳整个足部。生殖系统不具有附属器官。肾脏较长,常为心围膜长的2-3倍。肺静脉无分枝。
1978年12月,吉尼斯认证的最大的陆地蜗牛是非洲巨型蜗牛(Ahatina achatina),它是最大的记录标本,在完全伸展时从鼻子到尾巴的长度为39.3厘米,1978年12月的壳长为27.3厘米。重量恰好为900克。
(注:非洲大蜗牛图册网址)
适宜于非洲大蜗牛生长、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生活垃圾的堆积,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
喜好潮湿的环境。生活环境为陆地,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喜阴湿环境。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
以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为食。各种绿色植物及糠麸均可作为该物种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莴苣等阔叶植物饲喂;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叶、各种瓜果皮渣等;秋天气温低,食量减少,可喂些菜叶、薯片等,不吃青草、杂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葱、韭、蒜。
寄主是木瓜、木霜、仙人掌、面包果、橡胶、可可、茶、柑桔、椰子、菠萝、香蕉、竹芋、番薯、花生、菜豆、落地生根、铁角蕨、谷类植物(高粱、粟等)。
原产地:非洲东部,但该物种已通过宠物贸易、作为食物资源和意外引入被广泛引入世界其他地区。
北美:美国:佛罗里达州(根除工作始于2011年首次发现,最后一次发现是在2017年。2021年10月,佛罗里达州农业部在四年内没有进一步发现之后宣布根除成功。2022年6月,非洲大蜗牛再次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
南美洲和中美洲:阿根廷、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米纳斯吉拉斯州)、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印度洋: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塞舌尔。
太平洋群岛:夏威夷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博宁、加罗林群岛、关岛、维克、社会群岛、瓦努阿图、库克群岛、美属萨摩亚、西萨摩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加勒比: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圣卢西亚和巴巴多斯。
大洋洲:布干维尔、新几内亚、新爱尔兰、新不列颠、巴布亚和新喀里多尼亚。
亚洲: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马来亚、越南、苏里南、爪哇、巴厘岛、苏拉威西、摩鹿加群岛、弗洛雷斯、帝汶、伊朗、查亚、泰国、日本和中国。
非洲: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莫桑比克、摩洛哥、科特迪瓦、加纳、安诺邦、赤道几内亚、圣托梅和马达加斯加。
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和香港等地。
该种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力强。每年可产卵4次,每次产卵150-300粒。卵孵化后,经5个月性发育成熟,成螺寿命一般为5-6年,最长可达9年。交配时间在晚上9:30-11:00,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表土下1-2厘米的土层中或较潮湿的枯草堆、垃圾堆中,每头产卵量150-300粒。初孵的幼螺不取食,3-4天后开始取食。5-6个月性成熟。卵孵化从数个小时至17天。蜗牛在5-15个月时成熟,依温度据而定。(冬天低温度时延迟成熟以过冬)非洲大蜗牛寿命可能长达9年,一般是5-6年。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为方式传播,一是通过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随观赏植物、苗木、板材、集装箱、货物包装箱传播;二是非洲大蜗牛个体大,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而被人们作观赏品和食物直接引入。
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非洲大蜗牛是公认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最糟糕的一种蜗牛。它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改变栖息地。竞逐原生蜗牛。非洲大蜗牛也可能替掠食动物提供一个替代的食物来源,改变食物链,进而改变本土生态系统。如果掠食动物也是入侵种,可能会有不幸的后果。举例来说,在日本博宁群岛,入侵的蔗蟾被发现会吃非洲大蜗牛。然而,自然捕食也可能帮助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族群。例如,在圣诞岛,非洲大蜗牛尚未在受干扰的雨林建立族群;一般认为原因是,本土圣诞岛红蟹会吃掉大量的蜗牛。
非洲大蜗牛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会吃各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196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估计,非洲大蜗牛会造成每年损失1100万美元,如果族群没有得到控制(美国农业部1982年)。在印度,它达到了严重虫害的状态,特别是在1946年至47年,它在奥里萨邦出现流行,对蔬菜作物和稻田造成严重的破坏。最有可能被蜗牛损坏的植物是花园花卉和观赏植物及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和面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非洲大蜗牛也可能增加植物疾病(举例来说,由黑色荚疾病引起的Phytophthorapalmivora)的传布,它在它的排泄物中的传布。
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感染人类造成一种脑膜炎。与细菌Aeromonas hyfrophila(Kliks and Palumbo 1992年)。蜗牛内的寄生虫通常通过人类吃生的或没有煮熟的蜗牛传染给人类。例如,在美属萨摩亚群岛16名韩国渔夫感染嗜曙红性脑炎,在吃下一餐感染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寄生虫的非洲大蜗牛之后.(Kliks等 1982年)。
非洲大蜗牛的寄生虫包括:深奥猫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脊形管圆线虫—导致胃肠管圆线虫病;血吸虫—血吸虫病的原因。在粪便中检测到:鞭虫—在粪便中检测到;膜壳绦虫—在粪便中检测到;粪类圆线虫—粪便和粘液分泌检测到。
2013年4月15日台湾每日新闻云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成千上万只硕大如鼠的“非洲巨蜗牛”入侵。非洲巨蜗牛侵袭佛州得从1966年说起,一个孩子从夏威夷带了三只蜗牛回到迈阿密,结果在7年内,它们就成了为数17000只的庞大族群。当地政府每年花费百万美元对付蜗牛,但每到雨季过后,它们又会爆炸性成长。一只母蜗牛每年可产下1200颗卵,并且疯狂吃石灰来补充钙质,促进外壳发育。此外,它们还会传播鼠肺线虫,这有可能感染人类造成一种脑膜炎。
2013年9月20日,南宁市郊出现非洲大蜗牛,繁殖力极强。这种被中国首批列为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田园杀手”昼伏夜出,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是繁殖能力极强的植食性旱生蜗牛,食谱涉及数百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对花圃、农田作物危害极大,被称为“田园杀手”。非洲大蜗牛虽然繁殖速度极快,但在广西有天敌,而且可以用农药灭杀,因此,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
2014年7月,中国福州市民曹女士在铜盘路附近,看见一只“巨型蜗牛”。经专家鉴定,这是“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公布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20世纪80年代,福建曾有不少人养殖,但被禁后,养殖户将它们抛到野外。这种蜗牛破坏力很强,会危害500多种作物,甚至连水泥都能吃。而且,这种蜗牛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吃。它早被中国禁养,此次在榕市区发现,疑是有人偷偷养殖。这只巨型蜗牛很奇特,螺有近10厘米长,外壳黄褐色并带花纹。外壳形似螺状,很坚硬。
2024年5月6日,广东惠州一名家住二楼的女子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下雨天时忘记关窗户,结果出趟门回家发现厨房里爬进来两只非洲大蜗牛,其中一只蜗牛还爬进了她的杯子里。
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除化学防治方法经济可行外,其他措施仍可作为局部防治或辅助性措施。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