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3 11:23
巫昂,于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攻读现当代文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曾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在《南方周末》、《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并持续创作诗歌与小说。旅行各地,时居北京。2007年,巫昂回归诗坛,以《犹太人》等一系列诗歌作品,赢得了新的创作高度,和广泛关注。2010年底,创办手工品牌SHU。
巫昂,1974-,祖籍福建,记者、作家、专栏作家、中国现代诗人。
巫昂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中文系,1997年以后在北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硕士。有个人诗集《什么把我弄醒》,小说集《春药》等。为同仁刊物《下半身》成员。巫昂曾就职《三联生活周刊》,任社会新闻记者。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在《南方周末》、《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并持续创作诗歌与小说。旅行各地,时居北京。 她的创作包括诗歌、小说、专栏、评论、剧本和新闻报道。以其特出才能和独立、自由的精神,深得人心。 2007年,巫昂回归诗坛,以《犹太人》等一系列诗歌作品,赢得了新的创作高度,和广泛关注。
* 《正午的巫昂》(随笔集)
* 《从亲人开始糟蹋》(随笔集)
* 《春药》(短篇小说集)
*《爱情备胎》 (随笔集)
* 《什么把我弄醒》 (诗集)
2010年出版新书《星期一是礼拜几》
2011年出版新书《极品》
2012年出版新书《多情是犯罪》
2016年出版新书《瓶中人》
爱是这世间最大的事
70后巫昂的生活轨迹该是很多文艺青年的生活样本。她是前记者,后辞职赋闲,坐家卖文。其间,她间歇性由着性子做事若干。譬如搞笔迹分析、梦境研究……当然,她还写诗,写小说,写情感专栏。
修炼情感,很多人会倾向选择技法派。巫昂显然不在此列,她是“内功派”。
在写情感专栏的作家里,她喜欢连岳。认同他说的爱是这世间最大的事,认为彼此可以在自己所熟知的性别领域里带动读者做一些反省。她觉得当下我们需要一个爱的教育的升级版:在父母一辈,自由恋爱的观念确立,但接下来怎么找到爱,怎么爱下去是新功课。她倡导女性情感独立,认为被爱是上天给的礼物,充满偶然,主动去爱则是一生的必修课。
现今,她的情感专栏系列第四本《多情是犯罪》出版,也借此,记者采访巫昂,去分享一个情感专栏作家对于爱的态度和理解。
爱的误区:爱是占有
新京报:这是你情感专栏系列的第四本书,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多情是犯罪”是想表达怎样的一种观念?
巫昂:从写第一本情感专栏的书到现在,我从30岁到了38岁,对女人来说,这是很重要的阶段。对我来说,自己对爱也有更多新的、成熟的认识。这也体现到书中,就是相比以前三本,这本更多体现出宽容。通常概念里,多情是爱,但其实未必是,也会是伤害。当然这种伤害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我在解答情感问题的时候,没有太多道德界限,我遵从的是人性的界限。保护婚姻可以有法律立场,道德立场,但我更多站在爱的立场。
新京报:那你是否对当下成年人的爱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过总结?
巫昂: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认为爱是一种占有,我爱你,你的时间,金钱,精力就要为我所控制;被外界舆论驱动,修改内心意愿,譬如别人认为你应该结婚了,应该生子了,你去做这些事情;有毒的分手,面对情感的结束,采取恐怖的、戏剧化的态度;在爱中遭遇伤害后,将其当成一种借口,进入所谓爱无能的状态,认为自己再也爱不起了。
新京报:你是如何看待爱情中的失败的?
巫昂:爱情中的失败意味着你下次的成功率相应提高。但很多人不想付出辛苦,不想吃亏,想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押到宝,中彩票,遇到真爱,赚到便宜,这在现代生活是非常不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一个常识是,一出门极少捡到钱包,却很容易踩到狗屎。和找工作一个道理,最初的不一定是最好、最适合你的,爱也如此。
新京报:对待爱,你是否觉得两性的视角差异很大?
巫昂:前段时间,在雨枫书馆做讲座的时候,有个男士提问,他想很技术地安置好自己的妻子和婚姻外的两个情人。这反映了一些男性的视角,就是对待爱和情感,容易简单、粗暴的技术化处理。这是一个恶的东西,充满着欺骗和对女性的不尊重。可能因为很多男性没有体会到一段有品质的深度亲密关系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所以发现不了其中的价值。这里面有着诸多缺失。
相比,女性更容易去聊情感,关心情感的细致度,但她们也有自己的问题。两情相悦是一种互动而来、彼此认可的关系。但很多女性会是一厢情愿。很多女性甚至用商业管理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老公,这很可怕。
白头偕老越来越难
新京报:在当下,白头偕老好像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
巫昂:白头偕老越来越难也和现代生活的变化有关。婚姻越来越像自己跟自己的成熟、成长博弈的过程。两人在二十多岁认识的时候,可能很多观念都没有定形。但后来可能一个人选择成为马云,过稳定的中产生活,一个人选择成为三毛,云游四方。选择的道路不同,那么他们俩的婚姻就如同头发分叉一样,是自然而然就会分开的。变化不一定是对方变心,而是他自身成长的结果。
婚姻更多在成为每个人生活连接中的一个过程。维持几年的婚姻就是你的一个经历,下一个伴侣可能更好。这样的共识要建立,离婚率很高不是件糟糕的事情。
文艺女青年为何难嫁
新京报:但如果一个女性在很多方面都做到独立,她可能对男性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少。特别是文艺女青年,通常比较难嫁,为什么呢?
巫昂:这同样要去反思婚姻,为什么一定要去嫁人,为什么异性间不能有一种相对松散的关系?这种选择,可以少一些婚姻中的责任和连接。这需要整个社会改变很多观念。
文艺女青年难嫁是因为她们喜欢的是非模式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整套的,这会成为很多倾向选择稳定生活的男性的一种限制。但这不是什么问题,她可以把生活过得很浪漫,仗剑走天涯,充满不确定感和戏剧化。但如果纠结嫁人的问题,就暴露了非文艺的特质,你不能在成为一个私企小老板后,还去苛求没有国企的福利待遇。
新京报:写情感专栏遭遇的大多是感情的坏故事,你对爱情的信心是否会受到影响?
巫昂:前些年我有谈到当下成年人的情感中,有太多的不安全感。很多经济层面的,社会层面的焦虑被带到亲密关系中。
但这几年,我觉得我接收到的讯息在起变化,中国的年轻一代,通过网络接收到更多元的信息,他们开始选择非模式的生活,在情感的包容度上也开始越来越宽。所收信件中,入门级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巫昂的电影好奇心
有人一个猛子扎进去,也有人“啪”地一下起身上岸了。巫昂说,我不做电影很多年!
福建作家巫昂,曾做过不少的大片,《十面埋伏》、《霍元甲》,之前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嘉龙独立制片公司,做过网络无厘头的网络视频《疯狂白领》,她关于电影的身份是制片人。
2007年巫昂去了美国留学,从那年起她就不做电影了,“原因?很简单,是不喜欢,就不做了!”
制片人的工作很复杂,从影片的策划,到找投资,再到搞宣传,都必须参与。“我本质里是个孤僻的人,虽然在人群里也能够人五人六、游刃有余,但那并不是我喜欢的,电影圈子是个名利场,我并不以此为荣。”
《赵氏孤儿》就是巫昂起头做的策划,“我其实不愿意谈这些陈年旧事,再说起那些片子,我觉得自己像战国时候的门客,需要靠这些东西来唬人,给自己脸上贴金,但很多项目确实是我起了个头,后来确实也成了,而且做得不错。”巫昂是媒体出身,宣传她也一肩扛下,“媒体的趣味我太清楚了。”
巫昂是个玩心很重的女人,“什么都愿意尝试,电影对我来说,只是跟着玩了一票,懂得了很多东西,满足了我的欲望,但我还是不适合做电影的生活方式。我的电影口味也很大众,也喜欢商业片,对那些文艺青年如数家珍的大师的作品并不感冒。我没有电影梦,倒是有写作梦、画家梦。做电影是件太漫长、太煎熬的事,太需要较劲的活,我是个不喜欢熬着的人,宁愿做些爽快的事。”
但电影对巫昂来说并非无所收获,“小说的构架对女作家来说可能是件难事,你得把故事说得很圆,之所以之前很少写长篇就是构架上的恐惧,但做制片人就要不停地说戏讲戏,我也学了编的技巧,这对小说是有用的。”
巫昂近日的创作力很旺盛,年初《星期一是礼拜几》出版,之后又有《比尔盖茨的礼物》、《瓶中男》、《两个德国》发表,在她的小说中总会出现一个人物“以千计”,“我喜欢这个人物名字,他就是个小人物,会以不同的身份和故事出现,他们或是LALA,或是外星人,他们是失败者,刚成功立即又失败了,有些潦倒但永远充满幻想。也许我们表面光鲜,但骨子里就是这个‘以千计’。”
如果有电影公司看中了你的小说想拍电影你愿意吗?巫昂大笑,“我现在太了解电影,电影就是太不靠谱的事,成与不成其中的因素太多,如果他们出的价格合适,那么谈就谈着吧。但我更倾向于把我的小说以舞台剧形式呈现,感觉那更靠谱。”
现在巫昂一边写作一边开着心理咨询的淘宝网店,还做一些手工艺方面的活,远离了那个曾经玩过一票的电影圈。巫昂说,也挺好,至少知道了自己的本位在哪里,自己的兴趣和价值在哪里。
巫昂,1974年生,祖籍福建漳浦,做过记者、作家、专栏作家,同出“下半身”诗派。
2007年,巫昂回归诗坛,以《犹太人》等一系列诗歌作品赢得了新的创作高度和广泛关注。今年创办手工品牌“SHU手工”,开了心理咨询的淘宝网店。
“另类心理学家”巫昂
“我从不觉得当下正在做的某事,会是人生最后的状态,这是很缺乏预见性的。
当下的两性关系的融合,需要像我这样的女性作家,去理解和容纳男性,而非煽动更加激烈的男性仇恨。
我不认为同情是对女性最好的态度,同情本身暗示了她们是弱势。
女性朋友们,请永远带着美女小妹妹的心情,爱生活,爱男人。”
淘宝上有家笔迹分析/梦境分析店,名曰“巫昂的春药铺”,收费不菲,生意不错,半年多的时间冲到四颗心。有位买家评价道:“从来没有人这样地知道我……每个人都需要巫姐姐。”巫昂的文字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凭着天生的敏感和后来的学习,她在别人的情感纠葛中大刀阔斧抽丝斩麻,说话不留情面,人送外号“麻辣情医”。
个人档案
巫昂 曾经做过新闻记者,现在是诗人、作家、专栏作者、编剧、淘宝店主。
巫昂最认可的身份是作家,但目前,她工作的一大部分是替人做情感咨询或笔迹分析,总之,是类心理师的状态。除此,还持续地进行纯文学的创作,《花城》、《大家》、《芙蓉》等刊物均有作品发表。
聊天聊出麻辣情医
巫昂当上“情医”纯属偶然。六年前,杭州某报的编辑同学要她帮忙顶三个月的版面空窗,替来信的读者解答情感困惑,结果巫昂的文字出乎意料地受欢迎,“空窗”顶成了“贵宾席”,“情医”一当就是六年多,回信也集结为《谁都是情圣》出版。眼下,本报、上海的《东方早报》和杭州的《每日商报》都有了巫昂信箱,专为都市痴男怨女开方抓药。
2008年10月,迷上笔迹分析的她,又开设了淘宝笔迹分析专门店,兼替人解梦。尽管该店的客流量一直都比较平缓,但比她的预期要好得多。“我没想到人们会这么快接受笔迹分析这种解读内心的方式。从生意的角度不能说是多么厉害,但从消费观念的影响角度还是出乎我意料。”
通过纸媒和网络,巫昂很快拥有了一群固定的粉丝。我曾经说她的文字过于尖锐调侃不够温和,但偏偏就有人吃她这一套,借用淘宝店“巫昂的春药铺”一位买家的话说,巫昂的分析“起初让我觉得气愤和难堪,但心情平静下来后,知道你(巫昂)说的都是对的。”凭着这种知人辨智的能力,半年后,淘宝店就冲到了四颗心。
在巫昂看来,开信箱也罢,开淘宝店也罢,都是一种交流,而她很享受“交流”的乐趣。比如她的信箱和网店就被她称作是“她的聊斋”,她尤其喜欢跟背景差异很大的人们交往,比如做外贸的,告诉她外贸生意怎么做;有孩子的妈妈们,告诉她育儿经,这一切令她的空间更加广阔和富于内涵。
心理情感专家?作家?
目前的巫昂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白天工作,绝不熬夜,业余时间做饭、散步、阅读、更新博客、听听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拍拍有趣照片、去图书馆和书店,极少见人会友。收入的构成很简单:稿费、版税和在淘宝店上替人做笔迹分析。
“确切地说,我还是一个作家,心理情感专家好像是媒体专用术语?听起来好像学无所长似的。”正如巫昂所言,心理咨询只是她诸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她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作家的这个身份。
巫昂安家在北京,大部分时间却生活在美国,“因为我把自己手头所有的工作,都设定成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然后人身就得到了解放,地理上呆在哪里都没有妨碍。”这种状态,实在令所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羡慕,却难以仿效。
呆在美国的巫昂如鱼得水,她穿越城市向笔迹专家请教,收集各国名人笔迹进行“实战演习”,向比她强的人学习梦境分析,当然也学习小说写法。
巫昂发现,心理学在美国很成熟,普通人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广泛深入,美国还有各种各样的顾问:婚姻顾问、职场顾问,凡有任何烦恼都有顾问,心理咨询业被分得非常细致。“这点,国内相对有所落后,但我认为国人也很需要,这个行业在国内属于朝阳产业。”
■ 巫昂视角
看自己
站在男性立场讲话的麻辣情医
记者:“麻辣”在你的情感专栏里体现得比较明显,许多人都误以为你是位男性,而你回信的立场,似乎一般都站在男性这一边,你是觉得女性不值得同情吗?
巫者:关于男性立场,我认为,史上女性权力的获得有两方面,一是女性的主动争取,二是更多的男性站在女性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她们。而当下的两性关系的融合,我始终提倡女性向男性学习,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由和幸福。我不认为同情是对女性最好的态度,同情本身暗示了她们是弱势,她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更加地成熟和有自主权。
记者:对于陷于情感纠结中的人而言,你怎么看待“狠话”的作用,有人也因此称你为“麻辣情医”,怎么看待这个称谓?
巫昂:狠话,主要是回信篇幅有限,和风细雨地叽歪下去,恐怕写一本书都不够。禅宗让人开悟,都是狠狠地来一下,或者撂一句狠话。安慰和抚摸,来信读者周边的闺密都可以去做,她们写信给我,一定是无计可施,和渴望更强悍的帮助。“麻辣情医”的称谓挺好,我不介意。
记者:那你自身遇到情感困扰的时候,也会自我“麻辣”吗?
巫昂:我是一个对自己很狠的人,有一点儿工作狂倾向,也不太在情感问题上娇惯自己,比较拿得起放得下,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太习惯倾诉和叽歪。我觉得拥有广泛的兴趣,热爱生活和通达的态度,都可以让心里保持相对的健康状态,也要允许有时低落和不爽,偶尔会找比我更加成熟稳定的朋友,做做自己的心理师。
看情感咨询
做情感咨询的人,至少要懂得爱
记者:你在全国许多家报纸都开了专栏替人解答情感问题,觉得自己能称得上是心理学家吗?跟科班出身有资格证书的心理学家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巫昂:我从未自称心理学家,我心里对心理学家的标准跟文学家一样高,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家,鲁迅是文学家,多数人只是从业者。我非常尊重科班出身的,这不是谦虚的话。至于我自己的优势,接触了更广泛的个案,语言表达能力更好,此外,我对人本身,有深入的好奇和关心,做这个事,让我乐趣无穷。
记者:你个人觉得,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做情感的心理咨询。
巫昂:适合做情感咨询的人,倒无需固定的性格模板,但至少他们要懂得爱的涵义,知人识事,最好不是那么情绪化和自恋。
记者:你的性格特点怎样呢?
巫昂:我的性格里有几个要点:乐观主义,大胆,有自己的准则,实际上也有厚道面,但潜伏得很深。
看女性
年轻女孩常常患有经验匮乏症
记者:通常购买你的笔迹分析的人群性别和年龄是怎么样的?
巫昂:我的客官,以女性为主,因为分析的价格不算低,她们的年龄多数在三四十岁。
记者:你认为,她们为什么会购买它?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巫昂:笔迹分析具备某种客观性和精确度,这是我网店客官接受它的原因,网店的好处是留有老顾客的评价,不用我喋喋不休地说服人们接受它,但这会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这些客官有一些共同点:她们比较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情绪或者人际关系出问题了的人,想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改变它。
记者:接触到的女性情感问题里,经常遇到的是哪几种类型,比如女性通常犯的情感毛病?
巫昂:最多的还是陷入三角关系,婚外恋不能自拔的女性。年轻女孩常常患有经验匮乏症,谈一次恋爱就幻想对方拥有绝对人格,一分手便深受重创,成熟女性,简单说,是妻子们,比较犯难的是自己的婚姻有另外一个女人介入,她们如何让婚姻保险和保鲜。
记者:你认为一个情感成熟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
巫者:懂得爱的含义,勇敢地去爱,并且拥有爱的能力。
记者:给女性一点实用的情感忠告。
巫昂:对女人来说,出门有人喊你美女和小妹妹。所以,女性朋友们,请永远带着美女小妹妹的心情,爱生活,爱男人。
巫昂的SHU
巫昂喜欢坐着火车,到贵州和四川的村寨里寻找老绣品,并探寻民间手工技艺。这个爱好最终让她创立了SHU。
“SHU”是作家巫昂创立的自主设计手工品牌,通过“乐创益”平台正式加入公平贸易组织。“我只有一个简单想法,想要用最讲究的材料,配合最朴素的手工,出现一个个简洁的模样,做你们手边的伴侣,随手抚摸,随时赏玩,经得起时间考验,百看不厌,诸如此类。”巫昂这样诠释SHU的理念,她说,你可以把“SHU”理解为“树”、“舒”、“书”、“熟”等,这些词听起来很自然,很舒展。
手工的价值
巫昂是一个随性自然的人,她有自己的工作室,在淘宝开设了以分析笔迹、解读梦境、芳香理疗为主的“巫昂智慧所”,喜欢用朴质的材料缝制一些小玩意儿,也喜欢像鸟儿一般流连于不同的地方。她在贵州和四川发现了精致的绣品和古老的造纸技艺,并沉迷其中,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些手工艺品和民间技艺,同时努力使贫困地区的手工业者通过技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在国内的一些书店和创意礼品店,你或许会发现来自“SHU”的贵州古法手工花草纸、绘着龙纹的棉麻ipad套等朴素而实用的东西。在顺义别墅区里,巫昂从各地淘来的手工艺品在实体店里非常受欢迎。
巫昂将采购的日本棉麻布料和布料设计师朋友送的花纹布,以及纯铜梅花扣交到手工业者手里,让他们按照自己给的设计图或样品制作出简单的产品。
“SHU不追求设计的复杂性,希望提供给大家的产品是实用的,而且耐用的。手工艺品不应被时尚界的换季理念影响。”
“手工制品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如果你自己做过,你会知道制作它是多么地费工夫。”巫昂认为,手工艺品里面包含着制作者独特的智慧和技艺,从中你能感受到制作者安静的心,而这正是现代都市人缺乏的东西。
公平贸易与技艺保护
巫昂在国内民间公平贸易组织——乐创益的牵线下,找到一些合作社和北京的公益机构作为代工点,她自己也在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寻到一些家庭手工作坊和苗寨妇女为“SHU”制作产品。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中间商赚取了大量利润,提供生产力的劳动者往往处于商品利益链条的最末端,最终能获得的报酬可能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6%。“SHU”加入的乐创益要求手工业者获得不低于商品零售价的10%,“SHU”的第一批产品将这一标准提高到15%,巫昂希望通过提高手工业者的报酬以保留传统的技艺。
“这些隐藏在山林村寨里的家庭手工作坊,常常会发现有上百年历史的古老技艺,我们向他们收购,并积极向外界推荐。”巫昂说,以贵州古法造纸为例,这工艺从唐朝中期开始沿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张需要10多道工序手工完成,其生产技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
“特别像我们这样物质过剩的人,吃的、住的、穿的都超过人的基本需求,我们应该匀给社会底层者一部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公平。”她说。
巫昂曾经在贵州与妇女订下收购绣品的合同,并确定了收购的价格,然而在“订”出来的绣品却不如之前绣得那么用心。“手工不适合量产、不适合大规模,不适合商业化。你必须先得认识手工品本身的特质,你才能从事这个行业。如果你想发展为大规模的连锁店,不停地复制,并把它工业化,就会破坏手工品最核心的价值。我的这个理念是清晰的。”巫昂认为,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以快、发展、利益为目标,也不是所有的商业形态都要遵循商业社会的规则。
巫昂这次还从贵州带来了油辣椒的制造方法,并给它也贴上了“SHU”的标签,她希望“SHU”的手工理念,能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忆录的片断(四)
我想写一本书
叫做
《巫昂——被伤害的历史》
二岁
在医院里输液
一个护士找不到我的血管
在我手上打了一下
四岁
做梦看到桌子上摆了一把红雨伞
醒来却一无所有
七岁
上学途中遇到一条蛇
它没咬我
我放声大哭
十一岁
在和一个人谈恋爱
他后来成为长途货车司机
从此把我放弃
十七岁
想上一所离家近的大学
没有成功
成了个假男人
二十二岁
看到一个人
眼睛长得像食草动物
他娶别人为妻
二十四岁
筹备自己的婚礼
没有丈夫
被迫在网上贴出征婚启示
二十六岁
成为可耻的第三者
二十八岁
脚下的楼梯有些松动
被夹了一个脚趾头
送到附近的精神病院
三十一岁
没有理由再拖下去
我在附近的郊区医院做了一次人流
出血无数
三十五岁
出版自己的第一本黄色小说
买了一点钱
变成很有名的女人
三十八岁
坚持己见
被单位领导强行开除
四十六岁
和亲生女儿吵架
她的例假不正常
四十九岁
加入一个丧偶俱乐部
被分在低龄组
五十五岁
没有零钱买袋装牛奶
只好咬开包装膜
掉了一颗牙
五十八岁
在公园门口看门票价格
被一个小青年挤掉钱包
六十三岁
没有打算退休
在染头发的时候
被同事撞上
六十七岁
左边瘫痪,右边又不管用
眼睛出现懿影
七十五岁
孙子在门前摔了一交
和媳妇反目成仇
八十八岁
在一夜无眠后
终于下定决心
青年寡妇之歌
一个人能让另一个人
丧失妩媚的表情
那人肯定死了
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在梦中
紧紧地捂住羞处
那人肯定有无穷威力
他粗莽地抓住青年寡妇
他的进攻好象一幅德国漫画
一个字母做的男人
把一个真正的女人
摁倒在报纸堆里
总要有人享受有人被享受
青年寡妇的委屈
仅仅是不敢轻言享受的好处
但私下里
她比任何被冷淡的妻子
要幸福得紧
被盯得更恶毒
教育得更放荡
舍不得再嫁
自画像(二)
在西安一个旅馆里
我抱着每晚二百三十元的枕头
放声痛哭
我明白,唯有这样的晚上
我是昂贵的,也是幼稚的
我是肥大的,也是易碎的
海鲜
这些海鲜
正在我的肚子里团聚
在复派酸和思密达的胃里闹腾
到底是水母还是章鱼
是太子贝还是贵妃贝
是带血的鳗鱼
还是天真的海瓜子
这次回家
我还意外地发现了鳌
它只有一小块
四方形的脚
放在玻璃板底下
冰凉、糊涂
在夜市的小摊上
格外醒目
注定要被我再吃一回
尽管作为动物
我已经老了十年
它还象当年一样壮实
有蓝色的血浆
和细致的卵巢
一根凶狠的尾巴
翘在炉子边上
它的外壳和内里
越来越滚烫
发散出
不屈不饶的香气
但我最终咬到一粒沙
牙齿跟腰子一起
莫名其妙地酸疼
干脆,我来说
干脆,我来说
那些草已经长不动了
它们得割
割到根部,但一息尚存
没有割草机我使用剪刀
哪怕它钝到不行
但哪次不是疼
教会了我们
大声叫喊
刀刃上的铁锈
每每胜过创可贴
2007/9/2
戒指
一整个下午
无名指上
硕大的北极贝戒指
弄得我心神不宁
咖啡馆坐满了打发时间的顾客
每一个,中午都吃多了肉
两颊肿胀,不停开黄腔
我把戒指脱下
放在桌上
斜对面的同性恋人
正在打电子游戏
他们一定厌倦了对方
保持着一两公分的距离
只有胳膊肘偶然相撞
再特别的情感也会遭遇滑铁卢
何况是那么两个
普通男人
2007/9/4
他们没有土地
除了从不安稳的以色列
他们没有建筑物除了哭墙
他们没有声音除了嘶喊
他们没有笑容除非弥撒亚提早来临
他们没有国籍除了别人给的护照
他们没有家除了妻子和孩子
他们没有的,都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分担二十六秒的犹太历史
他们本该有20亿
屠杀成1300万
他们要尽量多地生儿育女
以备不时之虚
由于祖上时常被害
儿孙们格外聪明
智商测试都会感到害羞
他们是这些东西的妈
芭比娃娃、自由女神还有超人
他们也是这些东西的爸
嚎叫、二十二条军规以及星球大战
他们很衰也很有钱
他们不受待见但非常强悍
总有一天
他们的服务器
会比头顶上那点星空宽阔
无法GOOGLE
他们会比雨人还会算火柴棍儿
比最穷的穷人还会躲避殴打
他们是所有房子里,永远的房客
自备牙刷和睡衣
最大号的家具
竟是手提箱
他们在十岁左右
就学会了奥斯威辛生存术
从下水道抠出面包渣
和泥吞下
学会在黑色的硬壳纸下面过夜
神经兮兮地打个小盹儿
醒来爬到钢琴前
挣扎着做完最后的乐章
他们不允许没干完活儿
就吃饭,或辞世
2007/9/4
娜娜
娜娜,我爱过你
我在男人面前总是失败
他们善于
用一小颗馅饼和婚姻承诺你
娜娜,你总是穿最小号的衬衫
最小号不意味着你还小
或眼睛细长
我们坐在一起娜娜
坐在北大的药膳房里头
点了又一锅什锦野山菌
你指着窗外的烟囱告诉我
那就是传说中的北大火葬场
娜娜你总是笑着说
难过的话,包括你父亲常年的外遇
娜娜你还跟他在一起吗
那个新西兰农场主的儿子
他,还打你吗
你应该攒下所有的伤疤
无论在胳膊上还是小腹上
回来给我看
2007/9/5
给沈浩波,和下半身
多少人正面、侧面、斜对面打听
你我有没有上过床
我总是笑而不言
我的笑带着复旦毕业的淑女风范
听说你也是笑而不言
你的笑带着北师大毕业的流氓嘴脸
你的母校也是我的
孩子他爹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你穿着深蓝灯芯绒,我穿着玫瑰红格子
红楼梦有场戏形容这种相见
好像在哪里
见过
那是1998年
那时我只和你们喝酒
我几乎只愿意在你们面前喝醉
我们数小无猜
我说极少的心事给你听
你在酒后使劲摇晃我
“你要学会妥协——”
你是我的柔软的母体
贝壳里边那团肉
我是你脖颈的脆骨
鸡身上的
多少年来我不肯松懈
绷着脊梁骨
这根永生的琴弦
只因你,你们
这期间我们有时疏远
我臆想也许再见
你我已风烛残年
你的孙子叫我奶奶
那时我们的国家也许改变了颜色
但我们过着同样的生活
你要允许我横穿马路
去你家做客
我要在道旁给我们的孙子
买一斤核桃酥
至今我没有自己的家庭
我对婚姻有偏见
至今我没有后代
我只想和丈夫一起造人
这是我个人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我想当然觉得
你们组建的家庭都是我的
你们生养的儿女
都跟我有血缘关系
他们脸上至少有一种表情
酷似我在世时的好
每当我丈量楼的高度
桥的高度
A4纸和剃须刀的厚度
我都会顾及你,你们
如同顾及林秀莉
我不愿意你们过早丧失
亲密爱人
我在看一本叫做《忧郁》的书
预防一切病症在今年出现
今年是2007年
你,你们是我在这人间继续
蒸发的无上道理
我将如一道白烟直上青云
你,你们是我的道德经
塔木德、古兰经和圣经
你,你们就是我,我们
2007/9/7
乳房
在镜子前,经前
它们微妙地膨胀
从一对柔软的器官变成两个思想家
两人在对话在对话,越靠越近
互称总统和总书记
以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2007/9/13
需要性
需要性来让我软弱
需要坚定的交往
你的生殖器无人可以替代
需要你覆盖我
如国旗和棺木
2007-9-22
安妮-索菲亚·穆特
我听到你纪念亡夫的音乐会
十三岁的少女穆特
成了别人的遗孀
十三岁,你站在卡拉扬跟前
穿着泡泡纱的小白衬衫
衬衫的质地如此柔软
衬托你来不及发育的身体
和微翘的嘴唇
你永远低胸
也许裸体演奏
你要那件乐器贴近脖颈
用体温让它发烫让它烦躁
你坚持和年长者结婚,只和年长者
年轻的不足为题
1995年到2002年
你独身
带着和亡夫造就的两个男孩
期间有个把情人
但不足为题
有时你抱紧它放声痛哭
你无法跟它朝夕相处
只跟它朝夕相处
别人的丈夫,只要他活着
都是好的
这期间有很多旅行
消耗了无数卫生纸和棉球
止血、减轻疼痛
并终于发出嘶哑的声音
在爱以及性的季节
吉普赛人不会闲着
特别是女的
2006年你和第二任丈夫离婚
四十四岁的你
身着蓝色礼服出现在那里
演奏台为了配合你
调整成深蓝
你说,莫扎特肯定见识过
这世间最大的悲痛
你跟他一样清楚
悲痛是我们每个人的钱包
我平生仅见的
在世的女神
安妮-索菲亚·穆特
2007-9-22
星际旅行
穿过阴冷潮湿的草地
我到后排去给你打电话
两边是
坐在棉布包裹的椅子上的听众
各有各的心情
我说的后排
相当于你的八点半
我们约定通话
决定哪天见面
这不是约会
是上课
我会带上虾米和香菇
给汽车加满油
找一个可以停够一天的停车位
坐在属于我的椅子上
端着景泰蓝茶杯
当我像你一样老
需要更多的安慰和更少的睡眠
当我独自坐在那把椅子上
茶杯盖已然残缺
漫无边际的黑暗和寂静
顺着椅背上升
抵达后脑勺
我会回想你说的每一句话
把这瞬间孤独
理解为星际旅行
2007-9-24
火化与海葬
她仔细地描述火化
她爷爷的小环节
火葬场的人
从炉子里头捡出来
几块稍大的化石
交给妈妈和舅舅
要他们再付八十块
骨灰盒,八百八十八块
盒子上盖一块小毯子
压一块和田玉
我们没有时间哭
真的,她一边说一边眼眶泛红
她是我近期钟爱的女人
我对她的情感
近似海葬
2007/10/1
给妈妈书
吃完这顿饭妈妈
我就要去往北京
继续我自己的生活
我会经过两个机场一条高速
从保安手中接过一张小卡片
进入小区
因为我是那里的业主啊妈妈
我从不打算离开你
但多年来我总是离开
并克制自己的坏情绪
我已经花了一百块钱
把你的马桶修好了
换了软管马桶里头有块发黑的木头
它在那里呆了很多年了
但你不知道
你以为我还喜欢往里边扔卫生棉
妈妈,我不用卫生棉很多年了
我用OB棉条
今年我已经过过了两个秋天
还有一个
在一万公里外等我
你永远不会知道密西西比有多么热
我会整理好自己的钱和行李
争取不把身份证弄丢
妈妈你一定不希望我像个幼稚的螃蟹一样
横行霸道
我的心在这里但身体已经飞升到地球之外
你一定不会感到奇怪
这是你亲自生下的外星人
你的羊水都已经变成我的泪
你知道我的每一次不适应
和不协调
也知道我每一次搬运重物
都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水土不服
2007/10/22
告别仪式
有时候,为了不和朋友们说再见
我陪着他们又走了一段路
挑最难走的路走
又再吃一顿饭,要了许多菜
米饭数着吃
甚至一起上次厕所
隐约听到他们在隔壁嘘嘘簌簌小便的声音
末了,还互相喊
喂,你好了吗
外边大路车流滚滚
每个路人脸上都挂着一滴泪
唯恐伸手推门既是永别
2007/10/25
咖啡牛奶和茶
我的早餐是咖啡牛奶和茶
咖啡黑褐
牛奶白
茶黄
三种液体在我体内混杂
如窗外这个伟大国家
它的繁殖力越来越低下
但有更多的咖啡牛奶和茶
涌入胃里
早餐后我洗三只杯子
流无色的泪
2007/11/12
此刻你的心
此刻你的心
一定充满温热的液体
那是我的泪
泡开了你肺叶内的可可粉
2007/12/7
纽约
他肌肉结实,身体温暖
让我相信
即便战乱来临,我们也会
一起逃亡
我站在大桥上
看永不存在的世贸中心
当我再也不想爱得那么痛苦
他从高空俯冲下来
叼起了我这块
陈年朽木
2008/2/16
爱情探戈
Tanguedia de Amor(爱情探戈)
在黑暗、干燥的地下室居住
雪落在窗沿上,拐角处的洗衣店挂满了附近住户过冬的衣服
上面有顾客编号
字母排序的老式编码,简单易懂
再拐一个弯,是犹太人纪念碑
上面有死难者编号,六百万个号码密密麻麻
底下白色的蒸气升腾,我们踩在上面
步行,去夜市买吃的
一堆一块钱的蔬菜和水果
接下来的一周,我把它们都做成菜
饭后你负责削梨或苹果
我只吃库尔勒香梨
不吃鲜红夺目的蛇果
下了班你会去白人超市
买全麦面包和牛奶,这样早饭更充实
你还喜欢白水煮麦片,一人分食一碗
燕格牌,国内也有的
商标上戴假发的男人貌似华盛顿
周日我在教堂附近溜达
坟墓竟还有地图索引
门口回收地图的那哥们
像是刚离了婚,一脸惆怅
铜铸的青蛙坐在雪地上
公园里到处都是活泼的松鼠
活的青蛙早两个月
冻死在池塘里
而你,你说要去报一个探戈班
因为眼下有舞伴儿
2008/2/17
寒流
我只想做一个好女人、好妻子、好妈妈
但寒流逼死海鸥
我只想努力做饭不愿明辨是非
但寒流逼死海鸥
2008/4/4
培根山
阳光不错
到处是郁金香和玉兰花
我左手抱笔记本电脑
右手提着包
里边是钙片和坚果
路过那个夹在两栋老楼房之间的儿童游乐园
有十个以上的儿童在里面玩耍婴儿车并排停在门口
妈妈们并排坐在
一张非常长的椅子上聊闲天
游乐园在楼房的阴影里头
摇晃着摇晃着秋千
旋转着旋转着滑梯
我没法参与
我缺乏婴儿这个道具
徒手推一辆车进去找孩子
又有些假
何况那是些黑的白的小东西
黑的白的
没有中间色
2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