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皮影

更新时间:2022-05-21 10:05

巴中皮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简介

制作

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凿进行棰刻,刻好后上色。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又称亮油)浸泡,泡得越透明越好。干后用粗麻绳将13处关节部位进行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行业称“桩”,在桩上上三根提签(背部和手)供走影之人操作。只有人头分开单独制作,演戏时按人物角色变化需要装上人头即可。巴中皮影演出中,常有“桩”80多个,男女人头100多个。有“全堂”和“半堂”之分。全堂为4把椅4匹马,半堂为2把椅2匹马。又把“旱排场”和“水排场”全都齐全者称为“全堂影子”。

流行民间

皮影人物民间称“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板画和门神人物形象相似而得名。巴中的皮影制作既可作身高0.8尺的“三门神”,也可作身高1.4尺的“二门神”,更可制作身高1.8尺的“头门神”。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二门神”为主。

皮影演出

皮影戏的演出是真人在亮子上(又称白布 档子)操纵皮人,运用灯光之影,配合真人的道白、唱腔比划各种动作进行演戏。巴中民间称“皮鞑鞑戏”,“皮影儿戏”或“灯影儿”。演出剧目不受限制,但又以神话戏为主,唱腔为川戏的“昆”、“高”、“胡”、“弹”、“灯”。伴奏乐器与川剧伴奏乐器相同,锣鼓打击为主,次为京胡、盖板、二胡、唢呐。巴州城区的皮影伴奏乐器中还有扬琴、琵琶等弹拨乐器,打锣鼓和走影子者必须兼唱。其实,巴中皮影戏就是皮影人演川戏。在皮影剧团中只有班主(有皮影人)是固定的,其次专业性较强的为走影子演员,多为祖传。打击、弦乐人员常为机动变化人员,凡是川剧爱好者的玩友班子、民间端公戏班子成员均可参加皮影戏演出。 巴中皮影戏演出的剧目在三至四百个左右。除《封神榜》上的神话戏外,就是《隋唐演义》、《三国演义》上的历史故事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在小学生中非常走俏,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四下河南》深受群众喜爱。

皮影戏的演出是在亮子上进行的。而亮子又是挂在由12根斑竹竿组成的一个竹架子上。着地4根柱子称“四大天王”,拉扯“四大天王”的八根横担为“八大金钢”。左边中间有一根不剃枝的立柱,名曰“上天梯”,专挂锣鼓、丝弦之用。竹架正中横绷的绳子叫“中堂绳子”,用来挂正角皮人;左边一根叫“走堂绳子”用来挂女角皮人;右边的走堂绳子用来挂杂角皮人。演出结束要下桩,拨下人头,将头、身分开入箱存放。头放在“帽篓子”里,生角头放在“夹须子”里,兵器放进“宝篓子”里。只有吼班儿头终年不下桩,下了桩皮影剧团会莫生意。

皮影的故事

因皮影戏为“傀儡戏”,所以在巴中皮影剧团班主家的神龛上敬有“傀儡先师”神像。在装皮影子的道具箱子里还放有两个小木雕的菩萨,一个为“田老爷”,又称“田元帅”,他是唐朝一位乐官,皮影剧团常请他出来“勾愿”。还有一位“岳皇菩萨”,演青苗戏要请他出场除蝗虫。

巴中皮影的传承谱系多为家族加姻亲关系。曾口皮影剧团,自湖广填川移民来的杨奎(无后)传给姻亲关系的肖氏家族肖万良——肖之忍——肖太原——肖玉成——肖德秋和肖德和。得字山王茂桃、王廷龙等王氏皮影均在王氏家族中传承。巴州镇皮影剧团李玉湘是接的他爷爷李凯的班。只有恩阳张纯玲的班子,是建立在传统川剧爱好者的玩友儿班子基础之上的。

“皮影戏”属于“傀儡戏”,最早出现于周代偃师的“木人歌舞”和汉时陈平的“刻木为美人”。直到三国的“水转百戏”和隋代的“水饰”。“皮影”称“平面傀儡 ”,经汉代巫师的“弄影还魂术”发展成“弄影戏”。宋代又称“乔影戏”(滑稽戏)或“镞镂戏”。在《都城纪胜·杂手艺人》中又称“手影戏”。“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就是写照(《中国百戏史话》)。

古人称皮影行业为“绘革社”,解放前巴中皮影亦乎如此。《东京梦华录·京佤技艺》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开始以素纸雕签,后逐步改羊皮雕形,并用彩色妆饰”。在雕形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以示褒贬。”

皮影的兴起

“皮影戏”形成于唐,兴盛于宋,极盛于明、清,由说书衍变而来。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载:“仁宗时,市人谈有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至今传焉。京师有富家子,其爱看影戏,每演至斩关羽时辄为之泣下,并嘱弄者且缓之”。可见皮影戏与古代说书关系之密切以及故事感人之深。

“巴中皮影”始于何时无书可考。据曾口店子河肖氏皮影,肖德秋爷爷的墓碑序中刻有“戏艺为生,影唱为业”之词句,他和得字山王氏皮影均在6—7代人以上。据《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川北地区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戏,说明巴中皮影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巴中县(今巴州区)共有48个乡场(非乡级政府)就有68个皮影剧团,清杠渡(今清江)就多达3个,而且全县有13个皮影雕刻作坊,巴中可谓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巴中皮影在文化娱乐和民俗祭祀活动中,伴随巴中人民走过了上千年的时光流程。在今天,仍是巴山人民,特别是农民唯一请得起的民间小剧团。演出的灯调唱腔是巴山地区地地道的传统民间音乐。演出的部分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历史可考的历史故事剧。是研究巴山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皮雕工艺又是研究巴山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它的“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表演艺术”均是今天应该继续弘扬的三大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尽管它的人物造型是按历史戏剧人物造型,但巴中皮影的造型艺术又有比较独特之处,如“马靠”和“马盔”的造型原于巴山民间门神的造型艺术,这在全国其它地区皮影艺术中十分少见;它的雕刻制作仍保持古代的雕刻艺术。对牛皮的选料 加工既保持了传统的加工手法,更保持了牛皮的质量。制作过程由传统的、无法更改的“皮格子”,改进为可按人物造型需要进行修饰的“纸格子”,这是一大创新。其雕刻工艺的精细程度、色料的选择、亮油的加工制作等专业技术,真正达到了镞镂精巧,五色妆染,永葆明亮,不被鼠咬,可保持200年不变色。表演技艺中的“变脸”是巴中皮影的独特艺术。曾口肖氏皮影剧团杨益的走影子技艺之高超,是四川皮影戏中的一绝。由巴州区文化馆制作申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巴中皮影”项目申报书,已送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正逐级向国家申报。巴州区文化馆组织的“巴中皮影”的演出水平,可与过去的地市级川剧团演出媲美,正准备为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民间戏剧研讨会演出,以及为驻蓉的8个外国领事馆和川大外国留学生演出。今年三月,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皮影委员会专家江玉祥,看了巴州镇李玉湘的皮影演出后说:“这是四川最好的活态皮影”。

巴中皮影的现状

今天的巴中皮影命运又如何呢?皮影剧团由1949年的68个,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19个,今天就只有李玉湘、肖德秋、张纯玲3个了。皮影制作作坊由1949年的13个减少到今天肖德秋、李玉湘和下八庙镇的张美信3人了。巴中皮影处于高度濒危之期。由于巴中系全国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又特别是巴州区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目前有两个皮影剧团的皮影人物急需更新,需购10张大黄牛皮的6000元钱也未曾找到,区文化馆自去冬以来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拍摄制作,申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巴中皮影”申报材料,所需5万多元钱中(含聘退休专业人员的工资、差旅、农民排戏的补贴工资等)已开支的2万多元均为私人垫支。区政府虽然已批3万元,但仍还差2.7万元无有来源。为此,呼吁巴中各界人士,机关、企业单位及民营企业家为保护巴中皮影伸出援助之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