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抵抗运动

更新时间:2024-10-30 16:08

伊斯兰抵抗运动(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简称“哈马斯”(Hamas),是巴勒斯坦一个政治派别,由谢赫·艾哈迈德·亚辛等人于1987年创立,其前身是“伊斯兰联合会”,在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设有分支。

历史背景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今的以色列约旦加沙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希腊罗马帝国征服。公元70年左右,犹太人爆发大规模起义反抗罗马人的暴行,遭到罗马军队残酷镇压,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而留在本地的一些部族则和外来的阿拉伯人融合,成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即如今的巴勒斯坦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战胜东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末,流落各地的犹太人发起“犹太复国主义”,逐渐回归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与已经在此居住一千多年的巴勒斯坦人发生严重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二战结束后,英国宣布撤回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1947年2月,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根据该决议,当时60万的以色列人分到57%的肥沃土地,而120万巴勒斯坦人只分到43%的土地,还多是贫瘠的土地,且有50万巴勒斯坦人的家园被分到以色列。联大决议通过后,犹太人表示同意,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广大阿拉伯国家则反对和拒绝该决议。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广大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至停战时,以色列占领了联大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全部领土及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等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土。战后,巴勒斯坦人不是成为难民,就是沦为以色列统治下的二等公民。

发展历程

组织溯源

哈马斯组织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成立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1935年,埃及穆兄会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宣扬伊斯兰主义思想。1945年,穆兄会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个支部。至1947年,穆兄会在巴勒斯坦建立了25个支部,其成员很快发展到一万余人。当时,穆兄会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导人由民族主义组织领导人哈吉·阿明·胡赛尼担任。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穆兄会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战争结束后,埃及和约旦分别控制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由于埃及纳赛尔政权与埃及穆兄会反目成仇,巴穆兄会在加沙的活动遭到禁止。与此相反,约旦王室由于担心国内民族主义势力上升,对伊斯兰主义组织的活动采取纵容、支持的立场,以抗衡世俗民族主义势力。1962年夏,巴穆兄会组织在加沙秘密成立,并向埃及穆兄会执行局派驻代表。1964年5月,巴解组织在耶路撒冷正式成立,其核心是阿拉法特于1959年在科威特领导成立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巴解组织创立后,巴穆兄会宣布与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脱离关系。此后,加沙穆兄会遭到纳赛尔政权打压,主要成员纷纷流亡阿拉伯各国,在加沙坚守的著名人物只剩下谢赫·艾哈迈德·亚辛等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巴穆兄会派遣数百名青年在1969至1977年期间前往埃及各大学学习,并与埃及穆兄会建立密切联系,同时也为日后的崛起储备力量。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们陆续返回被占领土,成为巴穆兄会的中坚力量。在此期间,由于巴解组织掌握了巴民族解放斗争的主导权,巴穆兄会组织开始与巴解组织划清界限,并主要以建立宗教学校、慈善团体、社会俱乐部等方式积蓄力量。

以色列虽然在其占领下的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取缔了穆兄会,但仍允许非政治性的伊斯兰组织“在不危害以色列安全”的前提下存在和活动,其目的是利用宗教势力阻止巴解组织向巴境内渗透。1973年,经以色列占领当局批准,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加沙以非营利和宗教的名义成立了“穆加玛”(伊斯兰中心)。穆加玛以加沙为基地开办各类学校、清真寺、慈善组织、医院、图书馆、俱乐部等,积极宣传伊斯兰主义思想,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拓展。20世纪80年代初,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伊斯兰势力日趋活跃,出现了“伊斯兰圣战”、“伊斯兰解放党”等一批具有伊斯兰色彩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此期间,“穆加玛”的活动逐步由宗教宣传转变为与以色列当局的公开对抗。

组织成立

1987年12月,加沙发生以色列卡车与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车辆相撞事件,造成多名巴勒斯坦工人死亡,由此引发巴勒斯坦大起义(巴勒斯坦人称“因提法达”,阿拉伯语原意为“震动、发抖、颤抖”),在此次大起义中,巴穆兄会发挥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谢赫·艾哈迈德·亚辛提议成立哈马斯。1987年12月14日,亚辛和阿齐兹·拉迪西一起创立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亚辛成为精神领袖,“哈马斯”是由“伊斯兰”、“抵抗”、“运动”3个阿拉伯语词头字母拼写而成。1988年1月,“哈马斯”一词在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各种公告中出现。1988年8月,“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正式成立,并公开发表《哈马斯宪章》。此后,哈马斯运动开始走上武装反以斗争的道路。

组织抗争

哈马斯成立后,多次制造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事件。1989年,以色列将哈马斯列为非法组织,将其领袖亚辛逮捕入狱。1990年,耶路撒冷发生21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军警打死的“圣殿山惨案”后,哈马斯声称,“我们的斗争已成了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战斗”。与此同时,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矛盾分歧进一步加剧。1991年,哈马斯派代表参加了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德黑兰大会,时任巴解组织主席的阿拉法特拒绝给予哈马斯相应地位,表明二者之间的矛盾分歧已经公开化。

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允许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哈马斯对此反对,坚持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1994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城市实现自治,法塔赫成为自治政府的执政党。当时,阿拉法特曾在自治政府中为哈马斯及其他反对派留有席位,但遭到哈马斯拒绝。1994年2月,犹太极端分子残杀巴勒斯坦人的“希伯伦惨案”发生后,哈马斯向以色列全面宣战,并把打击目标扩大到所有以色列人。此后,巴以双方的暴力冲突特别是哈马斯策划实施的自杀性袭击事件,严重破坏了巴以和平协议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导致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法塔赫安全部队对哈马斯实施了严厉打击,许多活跃分子被关进巴勒斯坦的监狱,哈马斯领导人亚辛也因此被软禁。

1996年3月,目睹中东和平进程顺利,哈马斯宣布放弃暴力活动,改为进行政治斗争。由于以色列鸽派领导人拉宾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1996年5月,强硬派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总理,他在巴以和谈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巴以关系重新紧张,哈马斯宣布恢复武装斗争。1998年6月,亚辛声称,愿意参加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条件是阿拉法特拒绝接受《奥斯陆协议》,并与哈马斯一道同以色列战斗,这一要求无法被巴解组织接受。

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持续近四年之久的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9·11事件后,美国和欧盟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澳大利亚随后也宣布冻结哈马斯领导人的财产。2000年至2003年,由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策划制造的自杀性袭击事件多达100多起。与此同时,以方加大对巴激进派别的打击力度,频繁实施“定点清除”行动。2004年,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其继任者兰提西相继在加沙地带被以军“定点清除”。在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关系逐渐走向对抗状态。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阿拉法特采取了宣布哈马斯军事组织为非法组织、关闭哈马斯所有办事机构、命令法塔赫安全部队两次软禁亚辛等措施。但是,考虑到哈马斯的民意基础,阿拉法特一直没有坚决使用武力镇压哈马斯。

开始参政

2004年11月11日,巴解组织的核心领导人阿拉法特逝世。此后,巴解组织与哈马斯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基于哈马斯的影响力和民意基础,巴解组织决定吸收哈马斯参与巴政治进程。哈马斯也改变策略,决定通过参加巴地方议会和巴立法委的选举,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巴政治进程,谋求现实的政治存在和利益。2005年3月,哈马斯参加巴立法委员会选举。

上台执政

2006年1月25日,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赢得选举胜利;3月28日,哈马斯组建的巴自治政府宣誓就职;5月11日,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巴勒斯坦多个派别的领导人联名签署“狱中协议”,呼吁民族团结,组建民族联合政府,重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实现在被占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的目标;6月,哈马斯宣布不再执行巴以停火协议,以色列借机发动“夏雨”、“秋云”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数百名巴勒斯坦人丧生;6月27日,巴主要派别就“狱中协议”达成共识;8月16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时任巴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同意根据“狱中协议”组建民族联合政府事宜与法塔赫及其他派别进行磋商;10月1日,哈马斯武装人员与法塔赫支持者在加沙地带发生激烈冲突,致使8人死亡、70多人受伤;12月1日,阿巴斯宣布,组建联合政府的谈判失败;12月16日,阿巴斯表示,决定要求举行立法委员会选举和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选举。

2007年2月8日,在沙特国王调解下,阿巴斯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就建立民族团结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和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问题达成“麦加协议”;2月15日,巴自治政府宣布解散,阿巴斯授权哈尼亚组建新政府;3月17日,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5月23日,在法塔赫和哈马斯再次爆发冲突两星期后,阿巴斯与哈尼亚举行会谈,商量如何停止两派之间的暴力冲突;6月9日,哈马斯和法塔赫爆发冲突,造成30多人伤亡,此后冲突日趋激化。

持续抗争

2007年6月14日,哈马斯从法塔赫夺取加沙控制权,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施紧急状态;6月15日,阿巴斯任命法耶兹为紧急政府总理。哈马斯从法塔赫手中武力夺取加沙控制权后,巴勒斯坦陷入了约旦河西岸由法塔赫控制,加沙由哈马斯控制的严重分裂。2008年6月,在埃及调解下,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了为期半年的停火协议,但双方均未严格执行;12月20日,哈马斯宣布不再延长到期的停火协议,并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旋即对加沙发动“铸铅行动”,直至2009年1月18日才结束。

2009年2月以来,法塔赫与哈马斯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进展。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哈马斯面临“选边”难题。2011年4月,在埃及斡旋下,法塔赫和哈马斯同意在2012年举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统选举和立法委员会选举;5月,经埃及斡旋,以法塔赫和哈马斯为首的巴勒斯坦13个政治派别在开罗签署和解协议。2012年2月,在卡塔尔斡旋下,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多哈展开对话并签署《多哈宣言》,同意组建以阿巴斯为总理的联合过渡政府,但此后和解进程进展缓慢;同年,由于叙利亚内战,哈马斯同巴沙尔政府关系破裂,哈马斯关闭了已设在大马士革多年的总部。2012年5月起,法塔赫和哈马斯先后在埃及、卡塔尔、阿联酋等国斡旋下,数次签署双方和解的“开罗协议”。

2013年1月,法塔赫主席阿巴斯与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立德·迈沙阿勒在开罗会晤,决定推动落实2011年5月达成的“开罗协议”;5月,法塔赫与哈马斯同意在8月14日前组建联合政府,以筹备大选;6月,阿巴斯任命“成功大学”校长拉米·哈姆达拉为新的过渡政府总理,哈马斯表示反对;7月初,埃及局势剧变后,哈马斯处境日益艰难,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进程基本停滞。2014年4月,巴内部加快和解;6月初,法塔赫和哈马斯经协商组建过渡性质的民族共识政府,并决定半年内举行总统和立法委员会选举。在2014年夏天以色列和哈马斯爆发加沙冲突后,巴内部和解延滞,哈马斯宣布退出民族共识政府。

2017年5月,哈马斯公布新政策文件,在组织属性、领土主张等方面立场均有所调整,并首次公开表示愿加入巴解组织,积极谋求在巴政坛合法地位;9月17日,哈马斯宣布解散加沙地带“行政委员会”移交给民族团结政府,以消除与法塔赫的冲突;10月12日,法塔赫同哈马斯在埃及开罗签署和解协议,随后,巴民族共识政府在加沙履职并接管加沙口岸;11月22日,巴各派别在开罗举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于2018年年底前举行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2018年3月13日,巴总理哈姆迪拉车队在加沙地带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巴总统府、总理府表示,哈马斯作为加沙实际控制方应对袭击事件负责;12月6日,联合国大会未通过谴责哈马斯行动的决议。2019年10月1日,法塔赫宣布,将与巴勒斯坦各派就举行大选展开协商,法塔赫将成立一个由马哈茂德·阿鲁勒领导的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布大选令前与各派就大选相关事宜进行协商。

2020年9月,法塔赫和哈马斯宣布,双方达成新的和解协议,计划在2021年5月举行立法委员会选举,以结束派系争端。2022年10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法塔赫和哈马斯在阿尔及尔签署协议,约定在一年内举行总统选举和立法委员会选举,并由阿尔及利亚牵头组建的阿拉伯国家代表团监督此次选举。但由于以色列拒绝在东耶路撒冷设置投票站,协议无法履行,选举无限期推迟。2023年7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总统府举行闭门三方会谈;9月,哈马斯发表声明称,鉴于以色列给巴勒斯坦人民和斗争事业造成巨大伤害,该组织拒绝与以色列进行接触,并拒绝一切形式的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进程,且这一立场非常坚定;10月7日,哈马斯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采取新一轮军事行动。

2024年1月2日,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发表电视讲话称,哈马斯对由单一的巴勒斯坦政府来管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持开放态度。当地时间2月26日,时任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辞职,随后,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代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会面,讨论组建一个统一的巴勒斯坦政府以及加沙地带重建问题。此后,推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现停火的相关谈判艰难进行。当地时间3月10日,哈尼亚发表讲话,提出哈马斯方面对于停火协议的五项原则,同时表示哈马斯方面仍然对停火谈判持开放态度。4月,应中国邀请,巴解和哈马斯代表到北京协商实现和解,争取实现巴勒斯坦团结统一。7月21日至23日,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巴各派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简称:《北京宣言》)。

2024年7月31日,伊斯梅尔·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协议陷入僵局。当地时间8月3日,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哈尼亚遭袭身亡后,该组织已启动广泛协商程序来选出新领导人。当地时间8月6日,哈马斯在其官方社交媒体上宣布,由叶海亚·辛瓦尔接替此前遇袭身亡的伊斯梅尔·哈尼亚,成为哈马斯新任政治局领导人。

2024年8月1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呼吁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斡旋方根据此前协商结果制定实施计划,并迫使以色列执行,而非寻求更多轮的谈判或新的提议。

2024年8月1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的武装组织发布联合声明,“认领”18日深夜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的一起爆炸袭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世界人道主义日之际,呼吁将以军侵犯人道主义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并停止其对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耶路撒冷不断升级的“恐怖主义”。声明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加强人道主义和救济工作。

2024年8月20日报道,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指责美国在加沙冲突停火谈判中屈从以色列的条件,提出了最新的过渡性方案。

2024年8月2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布声明称,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罕默德·达尔维什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当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谈,重点就巴以局势以及加沙停火谈判进展进行了讨论。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将派出代表团前往埃及开罗,就加沙地带停火和交换被扣押人员等继续开展谈判。当地时间10月5日下午,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联合声明表示,以方打死两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黎巴嫩境内军事部门的高级成员穆罕默德·侯赛因·阿里·马哈茂德和赛义德·阿拉·纳伊夫·阿里。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9日,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率领的代表团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副主席马哈茂德·阿鲁勒率领的代表团当天在开罗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据法新社援引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消息人士的话称,在计划于明年3月举行的哈马斯领导层选举之前,哈马斯暂时不会选举已故领导人辛瓦尔的继任者,目前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个哈马斯五人委员会将暂时承担哈马斯的领导职责。这个委员会是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遇刺身亡后于今年8月成立,以帮助该组织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委员会由5人组成,包括哈利勒·海亚、扎赫尔·贾巴林、哈立德·迈沙阿勒,分别代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地区和海外的巴勒斯坦人,另外两人是哈马斯协商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达尔维什和哈马斯政治局秘书,出于安全原因,政治局秘书的身份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2024年10月23日,据俄新社报道,一名消息人士向该媒体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已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

组织标志

“哈马斯”标志图案中间是库巴清真寺,正上面是巴勒斯坦地图,清真寺两侧是两个对称的躬型巴勒斯坦旗,右边旗子上写着“安拉是唯一的神”,左边的旗子上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清真寺的下方由两把交叉的剑包围着,两把交叉剑柄之间的下边写着“巴勒斯坦”,在整个图案的下方是一长白色的带子,带子上写着“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图案中的清真寺和写的“安拉是唯一的神”及“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表达了伊斯兰教的深刻内涵,巴勒斯坦地图是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这说明“哈马斯”的坚定立场,“哈马斯”决心要结束外来占领,拒绝将巴勒斯坦问题仅限于解决1967年被占领的土地,而是要收复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否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两把剑象征着力量和智慧,“哈马斯”要用武力和智慧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组织架构

组织部门

“哈马斯”既是宗教组织,也是政治组织,哈马斯的领导机构由七人委员会组成,分管政治、军事、保安、组织、宣传和监狱等部门,哈马斯人员构成分“公开”、“秘密”和“军事”三部分,公开部分包括具有合法身份的人员,秘密部分指负责组织、动员游行和斗争的领导成员,军事部分则是训练有素、专门从事暴力活动的武装分子,哈马斯正式成员约2万多人。

卡桑旅

卡桑旅(Ezzedine al-Qassam Brigades)是哈马斯的武装派别,成立于1992年。作为哈马斯的下属武装部队,其主要负责建立地下组织,搜集以色列国防军活动情报,举办自杀性爆炸者的培训课程以及实施包括自杀性爆炸袭击在内的军事行动。名为“旅”,却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旅一级军事单位,而是对哈马斯一个个战斗小组的统一称谓。卡桑旅的前身是一支数百人的敢死队。该组织以20世纪30年代反对英国统治的阿兹丁·卡桑的名字命名,主要采用火箭弹及人体炸弹对以色列进行袭击。哈马斯成立以来,卡桑旅多次发起针对以色列军民的自杀式袭击。2001年,卡桑旅被英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此外,美国、加拿大、欧盟、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等均将卡桑旅列为恐怖组织。2018年,一项将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的决议并未在联合国通过。

领导体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对外发言人

政治主张

行动原则

“哈马斯”的行动原则:一、教育全体巴勒斯坦人民了解这些协议的危险性;二、要使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并把反对这些协议的巴勒斯坦力量团结起来;三、迫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取消与以色列的谈判;四、要求与以色列有关系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断绝与以色列的联系,支持“哈马斯”与以色列进行斗争。

政治立场

“哈马斯”对巴勒斯坦各派别的立场是:一、巴勒斯坦行动的统一极为重要,因此,巴勒斯坦所有派别和力量都应统一行动;二、各个派别应协调行动;三、各个派别的行动纲领都应服从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大局,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任何一寸土地存在的权利;四、无论各个派别之间存在多大分歧,都不应采取暴力或武力行动解决巴勒斯坦内部的分歧;五、在维护巴勒斯坦事业方面不分宗教和种族,穆斯林和基督徒都是巴勒斯坦人。哈马斯坚持要收复全部的巴勒斯坦土地,建立巴勒斯坦独立国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主张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

政权立场

在对待巴勒斯坦自治政权问题上,“哈马斯”认为,以色列之所以同意巴勒斯坦实行自治是要实现其长远目的,使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占领合法化,巴勒斯坦自治政权实际是掩盖以色列占领合法化的保护伞。尽管巴勒斯坦自治政权对巴勒斯坦人民采取了违反人权的行动,对一些巴勒斯坦组织采取了敌对政策,但“哈马斯”坚持尽量避免与自治政权发生军事对抗,因为与自治政权发生军事对抗只有利于以色列,相信自治政权会以失败告终。

宗教立场

“哈马斯”认为,伊斯兰教是团结、平等、容忍和自由的宗教,但“哈马斯”尊重其他宗教信徒的权利,任何宗教都应和平共处的存在,生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基督教徒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一部分,他们也拥有充分的权利和义务。

对以立场

“哈马斯”反对以色列的占领,同情和支持世界上的解放事业。“哈马斯”指出,它反对占领并不是反对犹太教和犹太教信徒,而是针对以色列的占领和它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哈马斯”的斗争仅限制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内,至于以色列要将打击“哈马斯”的行动扩大到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以外地区,“哈马斯”警告以色列当局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资金来源

“哈马斯”的经济活动被视为绝密资料,尽管一再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与以色列各种形式的围追堵截,但外界认为,该组织的资金实力依然雄厚。福布斯新闻网认为,“哈马斯”的很多款项和物资是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从诸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从一些西方国家到达手中。此外,由于自成立以来,“哈马斯”一直关注慈善救济工作,在巴勒斯坦民众中得到广泛支持,帮助其扩展了资金来源。来自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伊斯兰国家的援助款,从埃及边境到加沙地带之间有着庞大的现金流通,足以将各类物资补给、现金乃至武器运到加沙。“哈马斯”还被认为可能收到过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各种援助,尽管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或约旦的伊斯兰行动阵线等组织,从来不承认向哈马斯提供过相关援助,即便是在以色列境内的伊斯兰慈善机构,也会与隶属于哈马斯的慈善机构有紧密联系,这些机构收到的捐款,很多都可能流向哈马斯。另外,伊斯兰教的宗教义务“天课”(有钱人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的布施),也有助于“哈马斯”从各地的伊斯兰教徒那里获得资助。除此之外,哈马斯还建立或投资有众多金融商业机构。虽然以色列一度重点打击加沙的很多换汇公司与粮食公司,但这些打击,并未动摇“哈马斯”的生存。

国际定位

抵抗组织

伊朗土耳其、中国、多数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等)、俄罗斯承认其抵抗组织的定位。卡塔尔王室和伊朗政府是哈马斯背后的资助者。

恐怖组织

哈马斯被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阿根廷新加坡等认为是恐怖组织。

对外交往

相关事件

自杀式袭击

自哈马斯成立以来,其制造了多起自杀性爆炸事件。英国《观察家报》曾报道,哈马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弹”的巴勒斯坦组织。这种自杀式袭击战术后来被伊拉克、阿富汗、美国和欧洲等地的伊斯兰叛乱分子或恐怖分子所效仿。根据以色列军方统计,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4月,哈马斯实施了51起自杀式袭击,打死272名以色列人。哈马斯相关人员,曾先后于2001年12月宣布暂停对以自杀式袭击,于2006年4月宣布放弃自杀式袭击,2006年11月,以色列军队制造拜特哈嫩血案后,哈马斯号召其成员恢复对以色列展开自杀袭击。下表列出哈马斯制造的部分自杀性爆炸事件。

领导人遇袭

1987年,谢赫·艾哈迈德·亚辛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共同创建哈马斯。此后,亚辛成为哈马斯的精神领袖。2000年9月底,巴以流血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政府加紧对哈马斯成员进行定点清除,哈马斯则不断制造袭击以色列目标事件。随着哈马斯袭击活动的加剧,亚辛也成为以军队追杀的目标。为阻止哈马斯的袭击活动,亚辛曾两次被巴勒斯坦安全部门软禁。2004年3月22日,亚辛在以色列武装直升机的轰炸中身亡,他的两名保镖同时丧生。

1987年,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与亚辛共同创建哈马斯后,担任该组织发言人,他被认为是哈马斯强硬派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暴力袭击,解放所有巴勒斯坦被占领土。2003年6月,兰提西曾遭到以色列导弹袭击,但侥幸逃脱。2004年3月22日,亚辛遇袭身亡后,兰提西当选为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4月1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及车内两名保镖身亡。

1987年,伊斯梅尔·哈尼亚参与“巴勒斯坦大起义”后被捕,成为哈马斯创始人之一。2004年,亚辛、兰提西相继身亡后,成为哈马斯的实际领导人。2006年,出任巴勒斯坦国总理。2017年,当选哈马斯政治局主席。2021年,连任哈马斯政治局主席。2023年10月,哈尼亚成为以色列军暗杀名单上的重点目标。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主词条:7·31哈马斯领导人遭袭事件

2024年9月28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27日夜间,以军战机在对叙利亚南部的一次空袭中炸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叙利亚南部的领导人。以军透露称,该领导人名为艾哈迈德·穆罕默德·法赫德。

当地时间2024年9月3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该组织海外总部领导层成员兼黎巴嫩境内分支机构的领导人法塔赫·谢里夫(阿布·艾敏)在以军对黎巴嫩的一次空袭中丧生。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7日,以色列国防军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表声明称,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打死了三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同时,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局(辛贝特)已在核实其中一名被打死的人员是否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对此,哈马斯暂未回应。10月1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证实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已身亡。

武装冲突

1987年,哈马斯创立,哈马斯宣称《古兰经》是宪法,强调“圣战”是实现其目标的唯一手段;强烈反对中东和平进程,主张消灭以色列,解放巴全部被占领土。此后,哈马斯与以色列不时爆发武装冲突。

停火谈判

2008年6月,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了为期6个月的停火协议;12月19日,停火协议到期,双方没有延续停火协议。

2009年2月,哈马斯接受与以色列为期一年的停火协议换取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加沙口岸;9月2日,以色列释放9名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巴立法委员。

2012年11月,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

2020年8月31日,哈马斯宣布与以色列达成谅解协议,以遏制地区紧张局势升级。

2021年5月21日,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2023年9月5日,哈马斯发表声明,拒绝与以色列进行接触;10月7日,卡桑旅发表声明说,数十名以色列军官和士兵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俘获,这些人被安置在“安全地点”;11月21日,伊斯梅尔·哈尼亚表示,哈马斯和以色列“接近达成”停火协议;11月22日,哈马斯表示,与以色列达成一份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当地时间12月1日,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哈马斯违反临时停火协议,向以色列境内开火,以色列国防军已恢复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组织的军事打击行动。

2024年3月10日,哈马斯对于停火协议提出五项原则;3月18日,哈马斯与以色列进行新一轮谈判;5月6日,哈马斯同意斡旋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提议;5月30日,哈马斯发表声明,愿在以色列停止进攻加沙地带的情况下,与以方达成“全面协议”,同日,以色列称,以色列“不会将结束加沙战争作为遭扣押人员获释的条件”;当地时间6月3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尽最大努力促使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但同时也将坚持实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目标,其中首要目标就是消灭哈马斯组织;6月4日,哈马斯高级成员表示,美方向其提交的相关停火协议草案的文本与美国总统拜登此前的公开讲话并不一致,哈马斯只有在以色列承诺永久停火、全部撤军的条件下,才同意与以方签署停火协议;6月6日,美国白宫发表美国、阿根廷、奥地利、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等国联合声明表示,呼吁哈马斯接受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31日提出的加沙停火和被扣押人员释放协议;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停火;6月11日,哈马斯组织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涉加沙停火决议,同日,哈马斯表示,已向调解方提交对停火提议的回应。

释放人质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哈马斯自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发起突袭,致死约1200人,同时扣押约240人,此后,有关各方就释放遭扣押人员展开谈判。当地时间11月24日,哈马斯与以色列根据临时停火协议完成第一轮被扣押人员交换,以色列方面接收哈马斯释放的24名被扣押人员,包括13名以色列人、10名泰国人以及1名菲律宾人。11月25日,哈马斯与以色列方面进行第二轮被扣押人员交换,哈马斯释放13名以色列人和4名其他国家人员。当地时间11月26日,哈马斯与以色列根据临时停火协议完成第三轮被扣押人员交换,将17名被扣押人员移交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其中包括13名以色列人、3名泰国人和1名俄罗斯人。11月27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进行第四批被扣押人员的交换,包括11名以色列人。当地时间11月28日,哈马斯和以色列进行第五轮被扣押人员交换,哈马斯方面释放12名被扣押人员,其中包括10名以色列人和2名外籍人员。当地时间11月29日,哈马斯和以色列进行第六批被扣押人员交换,哈马斯方面释放12名被扣押人员。11月30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分别释放第七批被扣押人员,哈马斯共释放6名被扣押人员。

遭遇制裁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8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加沙以及苏丹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卡塔尔等地的10个哈马斯主要成员、特工和金融机构实施制裁;10月31日,日本外务省宣布,对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相关的个人及一家公司实施制裁;11月3日,法国经济与财政部对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戴夫实施制裁,冻结财产六个月;12月5日,法国对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实施制裁,冻结其财产六个月。

2024年3月5日,日本政府决定冻结8名支持哈马斯相关人员的资产;3月27日,美国财政部称,美国和英国对一个与哈马斯结盟的筹款网络实施了制裁;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表声明,宣布对哈马斯位于加沙和黎巴嫩的进攻性网络行动和无人机行动的领导人实施制裁,同日,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公告,将“努赫巴”、卡桑旅及圣城旅列为制裁对象,冻结这些实体在欧盟司法管辖范围内的财产,禁止欧盟成员国公民和实体向他们提供资金,禁止相关人员入境欧盟;当地时间6月28日,欧盟理事会决定对参与资助哈马斯和杰哈德的6名个人和3家实体实施制裁。

发布袭击报告

2024年1月21日,哈马斯发布一份16页的小册子,名为《我们的愿景:为何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这是哈马斯首次发布有关此次袭击行动的报告,解释了哈马斯的立场以及背后的动机,并驳斥了以方一些说法。哈马斯承认,在袭击以色列期间,由于以安全系统崩溃和与加沙地带交界的边境出现混乱,哈马斯可能犯了“一些错误”,不过,哈马斯并未说明犯下的是何种错误。报道提到,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遭受了来自加沙地带的前所未有的火箭袭击,这是哈马斯军事部门宣布的“阿克萨洪水”行动的一部分。哈马斯武装人员随后潜入以色列南部边境地区,向平民和军人开火,并劫持了200多名人质。作为报复,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在加沙地带发动“铁剑行动”。2023年10月底,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进入地面阶段。

通信设施被发现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0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消息称,以军在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地带总部下方发现属于哈马斯的设施。以军同时发布了相关图片和视频,称相关设施是哈马斯最重要和绝密的资产之一,其中包括该组织用于情报和通信的地下数据中心。同日,近东救济工程处总干事菲利普·拉扎里尼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回应称,近东救济工程处已注意到报道,但对相关情况并不知情,该处工作人员在以军发动军事行动后已撤离其加沙地带总部,强调此前近东救济工程处房舍附近或下方发现可疑地道时,会即时向冲突各方发出抗议信,并向联合国相关方面做汇报。

回应自焚事件

2024年2月25日,美国空军现役军人亚伦·布什内尔在首都华盛顿的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前自焚,抗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随后他被送往医院接受抢救,但于26日去世。2月27日,哈马斯发表声明表示,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外自焚身亡的美国军人亚伦·布什内尔将因其反战抗议而“永垂不朽”,美国应对亚伦·布什内尔的死亡负责,这是美国民众对加沙地带战争日益愤怒的一种表达。

否认戴夫已遭暗杀

2024年8月15日,据《参考消息》网站援引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报道,哈马斯高级成员明确否认了以色列关于该组织军事领袖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已遭暗杀的说法。报道称,哈马斯驻黎巴嫩代表奥萨马·哈姆丹(Osama Hamdan)15日在接受采访时对此作出了回应。哈姆丹表示,戴夫“安然无恙”。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以军确认在7月13日的行动中打死了戴夫,一同死亡的还有哈马斯汗尤尼斯旅指挥官拉法阿·萨拉马(Rafa Salama)。以军称,他们于7月13日午间袭击了加沙南部汗尤尼斯以西的马瓦西地区,并强调行动的目标人物是戴夫和萨拉马。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3日晚间称,以军当天对加沙地带汗尤尼斯的空袭造成90人死亡,其中约一半是妇女和儿童。另有大约300人受伤。对此,哈姆丹表示,在哈马斯看来,以色列的说法是“为当天的大屠杀寻找借口”。

刑事指控

当地时间2024年9月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层6名高级成员提出刑事指控,指控他们“参与策划、支持和实施了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南部发起的袭击”。半岛电视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一决定损害了美国作为停火谈判调解人的作用,也将影响谈判进程。

空袭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4日晚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证实该武装的一名指挥官扎希·亚塞尔·奥菲及其他7名成员在3日晚以军对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的空袭中死亡。

成立临时委员会管理加沙生活服务

2024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代表当天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谈,双方初步同意设立一个临时的、非政治性的委员会来管理加沙地带的生活服务。

以军空袭指挥控制中心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0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消息称,以军在此前一天对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的指挥控制中心进行了空袭,造成12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武装人员死亡,其中包括参与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的人员。

不再公布组织新任政治局领导人

2024年10月19日,据《耶路撒冷邮报》援引沙特媒体《中东报》消息称,为防止新任领导人再次遭到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倾向于决定对外保密,不再公开该组织新任政治局领导人的身份。

将军计划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当前以色列军队正企图继续在加沙地带北部实施名为“将军计划”的犯罪计划。以军围攻学校和医院,对手无寸铁的民众和流离失所者进行屠杀,强迫他们流离失所,整个过程已通过电视直播呈现在世界面前。

军事指挥官身亡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4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以军联合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于23日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打死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指挥官。该人名叫穆罕默德·阿布·阿塔维(Muhammad Abu Attawi)。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6日,巴勒斯坦卫生部发布通告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领导人之一伊斯兰·贾米勒·奥德(Islam Jamil Odeh)在约旦河西岸图勒凯尔姆地区被以军打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