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中华会馆

更新时间:2024-01-25 20:13

(Tiong Hoa Hwe Koan-Batavia,缩略T.H.H.K.-Batavia)荷属东印度(日创立于巴达维亚(华侨俗称巴城或吧城、椰城;今雅加达)。同年6月3日获荷印当局正式批准。创始人为:陈金山、李金福、潘景赫、李兴廉、黄尼玉等人。

会馆概况

印尼巴城(雅加达)中华会馆,是印尼第一个华侨社团,成立于1900年3月17日,同年6月3日获得荷兰当局的注册批准。巴城中华会馆第一届董事会共20人,由潘景赫担任总理,丘燮亭(雁洋人)任副总理。会馆下设:华文学校董事部及一般社会文化组、普通丧事互助组、英文学校董事部、慈善医院组、老年(50岁以上)丧事互助组。主要活动有:(1)创办中华学堂,积极推动和开展华侨文化教育事业。1901年创办印尼第一所华侨学校一中华学校;次年创设图书馆,广集中外图书,为侨胞学习了解中华文化、历史等提供良好条件。同时还成立编译小组,出版编辑一些宣扬中国优秀古文化的小册子。(2)改革婚丧礼仪,兴办慈善福利事业。建立“互助基金”,每个成员交纳一定的会费。设立济贫医务所和慈善基金组。(3)积极协助各地建立社团和学校,促进团结及开展华文教育。到1908年,这个会馆下属先后成立50个分局,每个分局都办起一所或数所华文学校。迨至40年代,各地华文学校发展至720多所。60年代,中华会馆因受政府当局禁止社团活动而解散。

人员架构

第1届董事会成员:总理潘景赫,副总理丘亚凡(丘燮亭)、翁寿昌;顾问丘绍荣;第一秘书陈金山;第二秘书丘香平;第一财政许南昌;第二财政蔡有德;董事黄玉昆、黄昆舆、陈公达、李兴廉、梁辉温、潘立才、许金安、陈天成、胡调瑞、胡先清、温亚松、李金福等。

宗旨

据该馆章程及1900年7月《致全体华人书》,其宗旨是:希望改变华侨社会旧有的、狭隘的地缘(地方主义)、血缘(宗亲或姓氏)、帮派观念、组成代表华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利益的新型审计署;在不违反荷印政府法令的前提下,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宣扬儒家(孔子)学说,改革华侨社会举办红白喜事的铺张浪费和陈规陋习;1901年创办印尼第一所华文中华学校。同年创设图书馆,并成立编译小组,编译出版一些宣传孔子学说的小册子。到1911年,全荷印已有93个中华会馆,多数独立开展工作,只有部分属巴城中华会馆分局(Hoen Kiok)。1939年,仅剩文登、槟港和锡奥岛3个分局。巴城及各地中华会馆对促进印尼华侨社团的革新、民族意识的提高、文华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风尚的改善,都起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