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利亚修道院

更新时间:2024-06-14 18:08

巴塔利亚修道院位于葡萄牙海滨贝伦省巴塔利亚市,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为感谢圣母帮助葡萄牙人于1385年战胜卡斯蒂利亚人而建。建筑风格为晚期哥特式,与曼努埃尔风格。巴塔利亚修道院是葡萄牙民族独立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标志。1385年8月15日,英勇的葡萄牙人民在阿尔茹巴战役中击败卡斯蒂利亚人之后,国王胡安一世允诺建造该修道院,这座庄严的哥特式建筑由此诞生。巴塔利亚修道院也被称为“凯旋的圣母玛丽亚修道院”。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巴塔利亚修道院

Monastery of Batalha

入选时间:1983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 (II)

地理位置:N39 39 28 W8 49 37

遗产面积 : 0.98 ha

缓冲区面积: 85.78 ha

遗产编号:264

遗产描述

巴塔利亚修道院位于葡萄牙中部海滨莱里亚区的巴塔利亚市,是葡萄牙国王约翰一世(也译作若昂一世,被称为若昂大帝,João I,1385-1433在位)为了感谢圣母帮助葡萄牙人在1385年8月15日阿尔儒巴罗塔(Aljubarrota)战役中战胜卡斯蒂利亚王国而建立的,因此修道院也被称为“凯旋的圣母玛丽亚修道院”。阿尔儒巴罗塔战役是葡萄牙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一战奠定了葡萄牙永久独立的地位。修建工程从1386年开始,由15位建筑师,历经七位国王,一百多年才建成。建筑风格为晚期哥特式曼努埃尔风格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 (II) ,巴塔利亚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

遴选依据标准(i):巴塔利亚修道院绝对是哥特式艺术的杰作之一。

遴选依据标准 (ii):两个多世纪以来,巴塔利亚修道院是葡萄牙君主制的重要建设工程,无论是在哥特时期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民族艺术的最典型特征都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

评价

这座多明各会的巴塔利亚修道院是为了纪念1385年葡萄牙王国在阿尔儒巴罗塔战役中战胜卡斯蒂利亚王国而建立的。在后来的两个多世纪中,葡萄牙王室一直把修建这座修道院当作最重要的建设工程。巴塔利亚修道院展示出了高度原创和有葡萄牙特色的哥特式风格,整个建筑明显受到曼奴埃尔式风格的深刻影响,这一点从皇家修道院这一建筑杰作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遗产介绍

为了纪念1385年在阿尔儒巴罗塔战役中葡萄牙王国的胜利,建造了这座巴塔利亚修道院。它的整座建筑很明显地受到曼纽尔式艺术的影响,把原始和民族哥特式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皇家修道院范例。巴塔利亚修道院建立后,一直受到历代国王的青睐,众多的建筑家、艺术家为之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形成的葡萄牙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而且它还是葡萄牙民族的象征和求得独立的标志,受到葡萄牙人民的尊重和保护。

历史沿革

巴塔利亚修道院自1386年开建,在之后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巴塔利亚修道院在建筑艺术方面一直在葡萄牙帝国中保持着其主宰地位。修道院的整座建筑很明显地受到曼努埃尔风格的影响,把葡萄牙传统文化和民族哥特式风格融合在一起,成为葡萄牙皇家修道院独特的典范。

这座地标性建筑由英国建筑师马斯特·胡哥特(Master Huguet)设计,大部分建筑是在约翰一世在位期间完成的,当时建造了修道院的教堂(建于1416年)、皇家回廊、礼拜会堂和创立者墓葬礼拜堂,修道院在以后历代曾多次扩建。 1755年地震对修道院造成了一些破坏,但更严重的破坏来自1810年的拿破仑军队。1834年,多明各会被逐出修道院,教堂和修道院因而荒废,变为了废墟。1840年,葡萄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开始修复这座荒废的修道院,拯救这个哥特式建筑的珍宝,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07年修道院被列为葡萄牙国家古迹,1980年修道院改设博物馆。

修道院內貌

修道院的整体建筑由大殿、礼拜堂、钟楼、墓地等部分组成,修道院。修道院主楼为3层建筑,底层是拱形大门,没有窗户,旁边有带阳台顶的平房相接,第二层为拱形窗屋,顶层中间是一个带有凉台的拱形落地火焰状窗户,周围是高耸向上林立的尖顶。门廊上镌刻了线条复杂、苍劲有力的木浮雕像和几何图形,风格与法国博尔戈尼亚地区的哥特式雕刻相仿。修道院教堂大殿长80.27米,宽20米,高32.46米,有侧肋交叉拱穹顶。大殿平面图由一个八角形空间组成,八角形空间又嵌入了一个正方形,创建出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这些空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天花板是一个八点星形灯笼状穹顶。

教堂的正门穿过西立面的门廊,此门户的两侧是站立的十二使徒雕像。中心是高高的基督钉十字架雕像,被传教士环绕着。雕像四周是六个棺材,棺材上面装饰着圣经中的国王和王后,以及持有中世纪乐器的先知和天使的雕像,圣母玛利亚的加冕雕像是这组雕塑的完成之作。

阿方索五世和胡安二世及其子阿方索王子的3座新墓。具有哥特式与曼努埃尔式相结合的“王之回廊”长55米,宽50米,是欧洲教堂中最漂亮的回廊之一。阿方索国王的修道室长50米,宽44米,均为庄严肃穆的哥特式建筑。

在西南角上方是“白鹤钟楼”。尖顶为教士议事厅,下部呈圆柱状,上半部尖顶笔直向上,一扇1508年烧制的彩色玻璃窗点缀其中。1435年,国王杜阿尔特一世按照设计师杜盖蒂的设计图扩建了新礼拜堂,构思奇特,为八角形。杜阿尔特想把它建成自己的陵墓,但1438年没等到工程完工他就去世了,工程就此中止,所以取名叫“末完成的礼拜堂”。1509年,曼努埃匀国王又修建了一个大厅和一座15米高、7.5米宽的宏伟大门,由老马特奥·费尔南德斯完成,其装饰手法和风格受到伊斯兰教艺术的影响。

巴塔利亚修道院建立后,一直受到历代国王的青睐,众多的建筑家、艺术家为之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形成的葡萄牙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而且它还是葡萄牙民族的象征和求得独立的标志,受到葡萄牙人民的尊重和保护。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知识链接

胡安一世(1379-1390)卡斯蒂亚国王。恩里克二世和西班牙贵族胡安娜之子。胡安一世在位期间,成功抵抗了英格兰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入侵。(因为约翰的妻子康斯坦丝是佩德罗一世的女儿,约翰于是声称他妻子有权继承卡斯蒂亚王位。)他还入侵葡萄牙,并自立为葡萄牙国王,但在1385年8月14日的阿茹巴罗塔战役中被葡萄牙若昂一世所击败,而这次战役成为了葡萄牙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一战而奠定了葡萄牙永久独立的地位。1390年,胡安在马术训练时坠马身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