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惊

更新时间:2024-06-18 18:03

布惊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且多分枝,小枝呈绿色四棱形,老枝呈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冠呈淡紫色;果实为黑色球形;花、果期7-10月。据野史记载,因给唐朝人带来治疗瘟疟的布惊神鸟叫声若“不惊,不惊”而得名。

植物学史

据野史记载,因给唐朝人带来治疗瘟疟的布惊神鸟叫声若“不惊,不惊”而得名。西晋永康元年,宗室战争不竭。中原战乱,民生凋敝,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因长途转徙,颠沛流离,瘟疟盛行。一日,空中降一神鸟,鸣声曰“不惊,不惊”。神鸟所踏之处,化为葱荣木林,其叶鲜嫩,有清香扑面。客家人遂即采而生嚼,或熬汤热饮。不久,瘟疟自除,客家人得以安然南迁。因“不”与“布”同音,因此,客家人称之为“布惊”,不论身在何方,都怀藏布惊。

形态特征

布惊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且多分枝,小枝呈绿色四棱形,老枝呈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冠呈淡紫色;果实为黑色球形;花、果期7-10月。

产地生境

布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云南及华南等省区。喜欢湿润肥沃士壤且耐旱瘠,可于钙质土上生长。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法有天然下种、人工栽培、伐根萌芽。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山京木、布惊草、蚊香草《中药大辞典

布荆草、埔姜、沙京木、黄荆条、荆条棵、五指柑《新华本草纲要

性味:性温、味苦、辛,无毒。

功效:清热解暑、祛风除湿、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杀菌止痛;

主治:支气管炎、感冒、咳嗽、哮喘、肝炎、胃痛、肠炎、消化不良、疟疾、风痹、疝气、痔疮、泌尿系感染

外治:风湿、湿疹、皮炎、脚癣;

叶:虫、蛇咬伤、灭蚊、灭蛆。

《名医别录》记载:“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下气。”布惊味苦、辛且性温,具有化湿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胃痛、泄泻、狗咬伤等症状,还能消除空调过敏、抽烟过度、饮酒过量造成身体不适等症状。

食用价值

布惊还是客家人包灰粽子、饮茶的重要材料。

植物文化

在客家人民歌文化中布惊更是勇敢反抗包办婚姻的象征。

关于布惊的传说

据野史记载,唐末藩镇纷争,中原战乱,民生凋敝,百姓无以为生。客家祖先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因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客有先人之中瘟疟盛行,无医少药,只能哀哀待毙。

一日,空中降一神鸟,身披五彩,眩然如日,鸣声若“不惊,不惊”。似有抚藉众生之意。神鸟爪踏之处,皆化为葱荣木林,其叶鲜嫩,有清香扑面。客家人采而生嚼,或加汤热饮。不久,瘟疟自除, 客家人得以安然南迁。后客家人称之为“布惊茶”,不论身在何处, 都怀藏布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