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4 19:06
布氏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dumetorum):体长12-16厘米,小型鸟类。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橄榄褐,染以黄褐色,尾上覆羽具有很弱的赤褐色调;翅和尾黑褐色,各羽羽缘橄榄褐色;眼先色暗,眼周羽毛呈皮黄色;具一条很弱的皮黄色眉纹;耳上覆羽和颈侧与背部羽色相似,但较浅。下体淡皮黄色,两胁和腹部中央颜色较暗。虹膜黄褐色至黑褐色;上嘴暗角褐色,下嘴黄色;脚淡角黄或肉角到淡褐色。
布氏苇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灰褐色或灰皮黄色,腰带有橄榄绿色。眉纹不明显、皮黄白色通常仅眼前一段较显著,很少延伸至眼后或眼后不明显,眼先较黑,眼周皮黄色,耳羽和颈侧同背、但较淡。尾上覆羽较背淡微带草黄色,两翅和尾褐色,外翈羽缘橄榄褐色,下体淡皮黄白色,两胁较暗。新鲜的繁殖羽上体褐色而缀橄榄色,尾上覆羽较淡,两翅和尾较暗,下体土赭色,喉、腹中部和尾下覆羽较淡。繁殖期后的新鲜秋羽上体缀有棕色,下体沾赭色。幼鸟第一年新鲜秋羽上体较成鸟更鲜亮和更多草黄色。
虹膜黄褐色或暗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黄色;脚淡角黄色或淡褐色至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0-11克,♀12克;体长♂126-151毫米,♀143-148毫米;嘴峰15.5-17.5毫米;翅♂57-65毫米,♀57-65毫米;尾52-60毫米;跗蹠21-23毫米。(注:♂雄性;♀雌性)
布氏苇莺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生境中的水域附近灌丛、苇丛和草丛中,也栖息于泰加尔林带和落叶松等针叶林中的溪流、湖泊和水塘边的灌丛、草丛中,有时也出现在毫米远离水域的山边灌丛和草丛中或幼树上。冬季或迁徙期间也常出现于疏林、林缘、路边、农田、庭院和城市公园的植物丛中。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不丹、爱沙尼亚、芬兰、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欧洲区)、斯里兰卡、瑞典、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巴林、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丹麦、法国、德国、直布罗陀、中国(香港地区)、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约旦、科威特、马耳他、荷兰、尼日利亚、挪威、阿曼、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西班牙、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英国。
新疆(天山、那拉提、新源、哈巴河、白哈巴、布尔津、阿尔泰、额尔齐斯河流域、福海、布伦托海、富蕴、吐尔洪)(繁殖鸟)、香港(旅鸟)。
繁殖期5-7月。筑巢于离水域较近的地方,距地面几厘米至1米稠密的灌丛和草上。巢呈杯状,由草叶、茎构成,内垫以更细草茎,有时有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9-13厘米、内径5-6厘米、深3-4厘米。每筑1个巢一般需3天时间。每窝产3-4枚卵。卵的颜色变化很大,可分为3种类型:①淡粉红色,缀以淡红褐色斑点和灰紫色块斑;②乳白色,缀以橄榄褐色斑点和灰紫色块斑;③污白色,缀以超大型的肉桂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19毫米×12.8-15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