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枝千屈菜

更新时间:2023-07-20 21:31

帚枝千屈菜(Lythrum virgatum L.)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小灌木,直立,全株淡绿色,无毛,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边缘有时具微小锯齿。腋生苞叶内组成顶生总状花序状,苞叶通常线形;总花梗极短或无,花梗长2-5毫米;萼筒管状钟形,蒴果圆柱形或长球形,长约4-5毫米。花期4-8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灌木,直立,全株淡绿色,无毛,茎高50-100厘米,上部具4棱,多分枝。叶 对生,有时上部互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13厘米,宽5-1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边缘有时具微小锯齿。花通常2-3朵组成歧伞花序,腋生苞叶内组成顶生总状花序状,苞叶通常线形;总花梗极短或无,花梗长2-5毫米;萼筒管状钟形,长约4-6毫米,有棱12条,裂片细小,三角形,长约1毫米,附属体小,锥 形,较花萼裂片短或几等长;花瓣紫红色,矩圆形或椭圆形,长7-9毫米,宽2.5-4毫米,基部狭,边缘常有不规则的锯齿;雄蕊12,内面fi枚较长;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有三型, 长短不一,最长的可达6毫米,最短的不及1毫米。蒴果圆柱形或长球形,长约4-5毫米。花期4-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湿地,常栽培供观赏。

分布范围

产新疆、河北等地;分布于欧洲东部、日本及朝鲜。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的暖湿地带,喜温暖、光照充足、水湿、通风好的环境,中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现各地已开始开发种植用于园林绿化。千屈菜较耐寒,在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浅水中栽培长势良好,也可旱地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极易生长,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鲜艳、长势强。

栽培

千屈菜生命力极强,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盆栽可用直径50cm的无底洞花盆,装入2/3的塘泥,栽植4~5株;也可用20cm的小盆,栽1~2株。生长期应不断打顶,促使植株矮化。盆栽一般要保持盆中有浅水。露地栽培可按园林设计要求,选择浅水区和湿地种植,株、行距30~30cm。生长期要及时拔除杂草,保持水面清洁。为了加强通风,应剪除过密、过弱枝,及时剪除开败的花穗,促进新花穗萌发。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一般没有病虫害。在过于密植、通风不畅时会有红蜘蛛危害,应及时用杀虫剂防治。冬季露地栽培不用保护便可自然越冬,盆栽的应剪除枯枝,保持湿润,一般2~3年分栽1次。

繁殖

千屈菜主要以扦插、分株繁殖为主。扦插应在生长旺盛期6~8月进行,剪取7~10cm长的嫩枝,去掉基部1/3的叶子,插入鲜塘泥中,6~10天可生根,极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进行分株,将母株整丛挖起,切开分栽即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