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香米

更新时间:2022-03-31 01:45

常德香米,湖南省常德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常德香米外观长粒型,粒长≥7.0毫米,长宽比≥3.5,垩白粒率≤10%,垩白度≤5.0,米饭油亮蓬松、晶莹剔透、口感爽滑,具有自然芳香味,冷饭不回生、不粘结。

营养价值

常德香米内在质量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4.0-22.0%,蛋白质含量5.00-8.00克/100克,胶稠度≥60毫米。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积677.61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98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万亩,占总面积的31.2%。红黄土壤,pH值为6-7,适合水稻种植。

气候情况

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凉爽,冬季严寒。

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84天,年活动有效积温≥5100℃以上,适宜水稻等作物生长。

水文情况

常德有沅、澧二大水系横贯境内。常德市地处洞庭湖西滨,湿润多雨,湖渠纵横,水系发达,又有沅、澧干流过境,地表水丰富。沅江干流全长1033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流经常德市境内120公里,流域面积5086平方公里。澧水全长407公里,流域面积16959平方公里,其中流经常德市境内77.3公里,流域面积6235平方公里。

历史渊源

常德有着9000年的稻米栽培和生产的历史,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常德的稻米生产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春秋战国铁器传入时期;二是西汉以后牛犁技术推广时期;三是宋代以后圩田稻作农业兴起时期。

2014年,常德市水稻机插秧经验交流会在澧县召开。

2015年,常德市共推广超级稻230.2万亩、优质稻600万亩,落实早稻集中育秧120万亩,晚稻集中育秧31万亩。

生产情况

2017年,常德市香米种植面积53333.3公顷,产量32万吨。

2018年,常德市水稻种植面积900多万亩,产量300多万吨。

产品荣誉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常德香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常德香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常德市所辖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安乡县、武陵区、津市市共计9个县(市、区)5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48″-112°17′52″,北纬28°24′31″-30°07′53″。

质量技术要求

(1)生产模式:按照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操作规程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基地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

(2)基地在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基地范围、基地面积、基地建设单位、基地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等内容。

(3)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统一的农户档案制度,农户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内容: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播种(移栽)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仓储、交售记录等。投入品清单和生产管理档案完整保存三年。

(4)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的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的农香32香稻品种。

(5)种植与载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所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应符合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标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①适时播种。作为一季香稻种植提倡直播,播量常规香稻每亩4公斤,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作为双季稻种植必须育秧,每亩秧田播香稻25公斤(秧田与大田比为1:5),机插秧每亩50个盘子。播期为6月上中旬。

②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采取“基肥足,追肥速,穗肥稳”的施肥原则,一般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2公斤,其中有机肥纯氮50%。施肥方法。基肥,先匀施后整田,达到全层有肥,肥匀;追肥,实行均匀撒施。提倡施用全营养缓释水稻专用复合肥,整田前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施肥量。作一季稻种植,秋季种绿肥(紫云英)或油菜,种一亩绿肥可肥2-3亩稻田,种一季油菜可在收割时实行秸秆粉碎还田,同时在整田前亩施全营养缓释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以后不再施肥;也可亩施25公斤高含量普通复合肥及100公斤有机肥作底肥,在三叶一芯苗期亩施5公斤尿素促分蘖,以后不再施肥。作双季晚稻种植,用头季稻草粉碎还田,同时在整田前亩施全营养释施水稻专用肥50公斤,以后不再施肥;也可亩施30公斤高含量普通复合肥及150公斤有机肥作底肥,在移栽4-6天活蔸后亩施5公斤尿素促分蘖,以后不再施肥。

③科学管水

水源。以该地的没有工厂、矿山的溪流、小河、山塘、水库水为主要灌溉水,水质清沏,无污染。

灌水方法。浅水活蔸,干干湿湿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8月5日左右)或亩有效穗达到理想穗数的85%左右时,实行晒田,晒到田开丝圻,白根跑面为度,再复水,孕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实行湿润管理,直到收获前10天断水,让其自然落干。

④防除病虫、杂草防治病虫的原则:选用抗性较好的中熟优质品种,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适当进行化学防治。

生物与物理防治:在病虫防治上,一般不使用生物农药,如果遇到病虫暴发年份,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生物农药,充分利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治虫,使病虫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其方法有:

A,每20亩安装一盏益害分离式诱蛾灯;

B,每20亩的适当位置挖好一个深一米长三米宽二米的青蛙池,按大田每亩投放蝌蚪1000只以上;

C,在7月和8月投放两次赤眼蜂,每次按大田每亩投放2000-3000头。

D,在每块田的田埂上种植黄豆为主的豆科作物,保护和栖息各种益虫、利用害虫的天敌以虫治虫。

E,在稻田实验养鸭养鱼等。

F,在防治草害上;防除本田杂草,大田在立苗返青后均采用人工耕除草。田埂除草主要是采用机械割草,一般每季割草2次,即抛栽前和抽穗扬花前。

⑤及时收割

10月上旬,当90%的谷粒黄熟时选晴天收割,以保证其较好的加工质量。农香32一季晚稻在齐穗后35天-40天、作双季晚稻齐穗后30天-35天,成熟度达90%左右为收割适期。湘晚籼13号齐穗后35-45天、成熟度达到85%-95%时为收割适期。稻谷收割后应及时干燥。晒谷方法和水分干燥条件对稻米质量影响较大,最好采用竹晒垫晒谷。如在烈日下采用水泥坪翻晒,晒谷摊晒厚度应以12.5-15公斤/平方米(2厘米厚)为宜。应选晴天收割,收割后如遇阴雨天,则应将稻谷放在干爽通风的地方薄摊,勤翻拌,严防堆沤发烧。

(6)安全储存:收割后晒干了的香稻谷应放在粮仓内低温储存,保持其质量及其香米的特殊香味。

(7)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稻谷原料→清理→砻谷→谷糙分离→多机轻碾→色选→抛光→大米包装。

工艺要点。①清理

筛选:根据稻谷与杂质的不同大小和厚度,选用筛孔合适的筛选机械筛除杂质。

风选:使用吸风道,除去谷壳、稻秆、不实粒。

磁选:利用吸铁设备予以清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

比重分选:利用稻谷与砂石的不同比重,将稻谷流入斜向振动的筛面上,将砂石与稻谷分离。

②砻谷―将稻谷脱去颖壳,制成糙米。

③谷糙分离―将稻谷与糙米分离出来。

④多机轻碾―用多台碾米机依次进行磨削糙米外表皮,除去糙米淡棕色层(皮层和胚芽)。

⑤色选―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分拣出来。

⑥抛光―采用湿式抛光,在抛光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水应符合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产品中真菌霉素限量、污染物限量、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该规定地域范围内的常德香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常德市粮食行业协会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常德香米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