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路镇

更新时间:2024-09-07 14:13

常路镇,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地处蒙阴县西北部,东与高都镇蒙阴街道接壤,南与联城镇为邻,西接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北邻新泰市龙廷镇,行政区域面积75.1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常路镇户籍人口为36191人。

建置沿革

春秋时,境域为齐鲁分界之地。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西二区高都乡。

民国十年(1921年),为常路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三区(汶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分为常路、台庄2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复属三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高都区、六区。

1957年底,撤区并乡后为常路乡。

1958年,成立常路公社。

1962年8月,与高都分开,成立常路区。

1966年春,改称常路公社。

1985年9月,改设常路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常路镇辖2个社区、28个行政村:常路、新兴、东三庄、西下庄、田家岭、五里桥、富成庄、南围子、北围子、王莽峪、石峰峪、蒋家坪、上行庄、麻峪、五里沟、榆树山、房家庄、台庄、大张台、小张台、田家林、岭南头、西北楼、茶沟、东下庄、圣景、山泉官庄、杏泉、龙泉、三星;下设51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常路镇辖10个社区、14个行政村:常路社区、西官庄社区、白杨庄社区、圣景社区、堂阜社区、金阳社区、西高都社区、石峰峪社区、盛和社区、西北楼社区、东三庄村、富成庄村、蒋家坪村、上行庄村、麻峪村、房家庄村、台庄社区、大张台村、小张台村、田家林村、茶沟村、杏泉村、山泉官庄村、龙泉村,镇人民政府驻常兴路5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常路镇地处蒙阴县西北部,东与高都镇蒙阴街道接壤,南与联城镇为邻,西接新泰市汶南镇,北邻新泰市龙廷镇,行政区域面积75.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常路镇地处沂蒙山区北部边缘,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为青石山区,北部为砂石低山区。境内最高点位于薛家官庄村黑旺山,海拔541米;最低点位于山里村东汶河河道,海拔194.5米。

气候

常路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燥少雨。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9月,7、8月最多。

水文

常路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主要河道有二级河道东汶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河道长度7.1千米;其支流有堂阜河(常路河)、东高都河等。其中,堂阜河发源于上行庄村,全长20千米,自北而南,于大张台村汇入东汶河。

自然资源

常路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耐火黏土、煤炭、钠长石等。其中,耐火黏土储量5000万吨,分布在大张台、小张台、于洼等6个村。拥有林地3.6万亩,位于蜜桃种植优质生长带上,蜜桃种植面积3.4万亩。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60万立方米。

2011年,常路镇有耕地面积5.3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常路镇总人口3459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08人,城镇化率17.4%。另有流动人口342人。总人口中,男性17785人,占51.4%;女性16812人,占48.6%;18岁以下6367人,占18.4%;18—60岁22420人,占64.8%;60岁以上5810人,占16.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4585人,占99.97%;有朝鲜、满2个少数民族,共12人,占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7人。

2017年末,常路镇常住人口为33400人。

截至2019年末,常路镇户籍人口为3619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常路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821.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7.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4.2万元,增值税891.8万元,企业所得税194.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27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8056元,比上年增长18.8%。

2019年,常路镇有工业企业50个,其中规模以上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农业

2011年,常路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常路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858.1吨,其中小麦3552.1吨,玉米703.8吨,地瓜3059.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蜜桃、葡萄、黄烟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7860亩,产量2.6万吨;蜜桃种植面积3.4万亩,产量6.5万吨;葡萄种植面积2080亩,产量6271.1吨;黄烟种植面积1600亩,产量220.8吨;油料作物花生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5881.9吨。

常路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长毛兔和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9万头,年末存栏量0.6万头;羊饲养量2.9万只,年末存栏量1.1万只;长毛兔年末存养量25万只;家禽年饲养量74.5万羽,年末存栏量16.8万羽。

工业

常路镇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照明灯具制作、食品加工为主,其中矿山机械部分配件占全国份额的90%,汽车装备部分配件占全国份额的70%。

2011年末,常路镇有规模工业企业20家,职工1032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拥有省驰名商标1个。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常路镇有商业网点216个,职工45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额达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城乡集贸市场5个。出口总额2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主要产品有电光源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常路镇境内有两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常路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861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5所,在校生24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46人,专任教师9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6.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54.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文化站、文化大院各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6个,业余文化事业团体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0个,各类图书室28个,藏书1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31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5263户,入户率72.0%。

2011年末,常路镇有学校体育场2处,55.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常路镇有卫生院1处,门诊部(所)36个;病床7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专业卫生人员38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8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常路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户,人数14人,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10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28户,人数1658人,支出1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70元。医疗救助79人次,共支出8.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7人次,共支出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社区服务设施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2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4万元,使56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基金支出合计4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万人,参保率9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常路镇有邮政局1个;征订报纸、期刊112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26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0.3%;移动电话用户17183户;宽带接入用户1232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常路镇有天然气管线30千米,加气站2个。

2011年末,常路镇境内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2座,总库容750万立方米。

2011年末,常路镇有深水机井4眼,污水处理厂1处,排水管道2800米。

2011年末,常路镇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26300千伏安。

2011年末,常路镇有休闲公园1座,公园面积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7500平方米。

交通

常路镇有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过境。常龙、常联、坦常路等县道交汇。

历史文化

常路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常路村而得名。

风景名胜

常路镇境内有春秋战国遗址堂阜旧址、夷吾亭、齐鲁分界墙等;两汉遗迹王莽点将台藏兵洞古汉墓群;元朝遗迹有蒙阴旧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龙泉寺和圣景寺旧址及赵元帅墓;明朝遗迹秦士文墓、秦士祯墓和陈谏墓等文物古迹。

堂阜,邑名,春秋齐国重镇。著名掌故“管仲脱囚”就发生在这里。后人为纪念这一事件,在今南北围子村中齐鲁界河,刻立齐鲁交界碑。并建“夷吾亭”以祀管仲,在今西下庄(即西堂阜)建堂阜庙以祀三贤(即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今庙、碑、亭已废,唯庙基尚存,世称“堂阜遗迹”。

堂阜北1千米处,有王莽峪村。据传王莽曾在此峪驻兵,故得名王莽峪;村南有多个人工开凿的洞穴,洞口隐蔽,能容百人,世称王莽藏兵洞;村西山梁有数亩巨型平台,曾出土汉铜斧铜剑等兵器,世称王莽点将台。村中有古黄连树1株,树围2.8米,树龄达1600多年,树阴下能容百余人聚会。

龙泉寺位于常路镇驻地西南5公里于洼村,为蒙阴县两大佛教寺院之一。庙内有一泉,水势甚旺,传说与东海相通,故名龙泉寺。该寺亦称龙泉院、玉泉寺、龙岗寺(因背倚龙岗而得名)。该寺与中山寺、南竺寺并称为蒙山北麓三大佛教胜地。

著名人物

秦士文,字彬予,明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军事家,常路镇北楼村人,明隆庆三年(1569年)生于医学世家。父秦希夏,明隆庆末年太医院太医,敕封登仕郎。秦士文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历任宝坻、密云、长治县令。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升礼部主事,后升任陕西洮岷兵备,布政司参政,按察司佥事。天启六年(1625年),授以观察衔晋升佥都御史,怀来兵备。龙门一役大胜,使蒙古人避兵漠北,晋升兵部尚书,协理戎政,授阶资政大夫。明天启七年(1626年)辞归,明崇祯元年(1628年)病故。著有《抚宣奏议》9卷,诗、文各1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