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6:41
平板仪测图是平板仪测量的图解,平板仪测量是我国各生产单位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一种传统方法。在平板仪测量中,水平角用图解法测定,水平距离用钢尺、皮尺、光电测距或图解法测定,在现场按测得的几何元素作图,因此,平板仪测量又称图解测量。
平板仪是在野外直接测绘地形图的一种仪器,它可以同时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平板部分由图板、基座和三脚架组成。图板一般为60cm×60cm×3cm的木质平板。基座用连接螺旋安装在三脚架上。放松连接螺旋,平板和基座可在三脚架头上作小范围移动。基座上有脚螺旋,可以整平图板,还有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可以控制图板在水平方向的转动。
照准仪主要由望远镜、竖盘和直尺组成,望远镜及竖盘和经纬仪相同。传统的方法为配合在照准点上竖立的视距标尺,可以测定距离和高差,都用光电测距。直尺和望远镜的视准轴在同一竖直面内(或相距很近的平行竖直面内),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直尺在平板上的方向即代表瞄准方向,据此可以在图板上画方向线。
平板仪测图是以控制点和图根点或是以图解交会或图解支导线等方法临时测定的点为测站点,在图上已展绘出的这些点所构成的边与地面上的相应边相互重合或平行时,用大平板仪的照准仪直接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如图1所示,设在测图板上已展绘出的地面控制点A、B为a、b,在B点安置平板仪,进行对中、整平和定向。对中是使地面点B和测图板上的相应点b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是使测图板成水平位置。定向是使测图板上的直线ab与相应的地面线AB重合,然后以b为极点,用大平板仪的望远镜照准地面点C,过C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C点的方向线。用视距测量等方法测定B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和C点的高程,按测图比例尺(1:M)沿直尺边自b点截取相应长度,即得C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ba和bc给出了∠ABC的水平投影β角,β角即为地面直线BA和BC所夹水平角,且ba:BA′=bc:BC′=1:M,故图上的△abc与地面上的△ABC的水平投影△A′BC′相似,则由ac :A′C′=1:M可求得地面上AC的水平距离。
按上述相似原理,对地物、地貌特征点逐点逐站地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利用大平板仪直接测绘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碎部点)并描绘成图的工作。
地物包括自然地物(如河流、湖泊、森林、草地、独立岩石等)和人工地物(如房屋、铁路、公路、水渠、桥梁等)。凡是能以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均应将它们的水平投影位置按相似的几何形状描绘在地形图上。对不能以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的中心位置上,如水塔、烟囱、纪念碑等。地物测绘主要是测定其形状的特征点,如地物的转折点、交叉点和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可得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如测绘矩形房屋时,在测出房屋三个房角的位置后,即可确定整个房屋的位置,如图2所示。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凸凹不平的自然形态,常用等高线表示,故地貌的测绘主要是等高线的测绘。首先要测定地貌特征点,如山顶和鞍部、山脊和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倾斜变换点、山脚地形变换点等。用平板仪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测定这些特征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同时连接地性线。如图3a所示,通常以实线连成山脊线,以虚线连成山谷线。地性线连接好后,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内插出整米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如图3b所示,并参照实地,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高线,如图3c所示。
地形图是分幅测绘的,为保证相邻图幅的相互拼接,每一幅图的四边一般均需测出图廓外5mm以上。拼接时,要检查相邻图幅两边的地物、地貌是否衔接,注记名称是否相同,地物有无遗漏,地形总貌是否一致。一般规定,地形图的接边较差不大于规范规定的地物、地貌测绘中误差的2倍。小于限差时,平均配赋,注意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确性。超过限差时,则应到实地检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