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1 11:51
平鳍裸吻鱼(学名:Psilorhynchus homaloptera)是裸吻鱼科、裸吻鱼属鱼类。体长,粗壮,背鳍弧形,胸腹部平直,体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尾柄细长;头小,稍扁平;吻部宽扁,前端扁薄;口小,下位,横宽;吻皮发达,两侧有深沟斜向口角;下颌突露于下唇之前,具锐缘;无吻须,具口角须1对,极短小;眼稍小;侧线鳞43~46个;背鳍刺弱,光滑;偶鳍平展,胸鳍宽大,具8~9根不分支鳍条;尾鳍叉形。体背褐色,沿侧线具7~10块深色斑,腹部色浅。
Hora和Mukerji(1935)描述了来自印度那加山Emilomi的平鳍裸吻鱼。Yazdani、Singh和Rao(1991)将“P. homaloptera”定为拟裸吻鱼属(Psilorhynchoides)的模式种。Jayaram(1999)将该物种归入拟裸吻鱼属。然而,Sen(1985)、Talwar和Jhingran(1991)、Sen(1995)、Vishwanath和Manojkumar(1995)以及Conway和Kottelat(2007)将其认定为“Psilorhynchus homaloptera”。
体长,略平扁,背缘呈拱状隆起,胸腹部平直,前部体扁,宽度稍大于高度,后部侧扁,尾柄细长。头小,稍扁平。吻部宽扁,前端钝圆,吻长超过头长之半。口小,下位,弧形。吻皮、上唇和上颌各自分离,吻皮厚,向下包盖住上唇,上颌外露,边缘软而透明;下颌突露于下唇之前,前端稍厚,中凹,呈双弧形,下唇肥厚,前缘游离,与下颌明显分离,后缘与颏部无明显分界。吻皮和下唇边缘的狭区具细小的乳突。吻沟发达,唇后沟较深,仅在上下唇相连处稍向后延伸,与颏沟相连。无吻须,具口角须1对,极短小,隐埋于吻皮内侧上下唇相连处。眼中等偏小,位头后部的侧上方,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较大,位于眼前。鳃孔小,其始点与眼径的中点在同一水平线,止于胸鳍起点。体被圆鳞,中等大小,腹面自肛门之前裸露,偶鳍间体侧具1行7~8枚皮质鳞,显著较体鳞为大,形成体侧鳞区与腹面无鳞区的分界。侧线几平直,横贯体侧中线,仅前段微向上作拱形弯曲,人后至尾柄中央。
背鳍短小,无硬刺,最后不分枝鳍条细,柔软分节,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小于至尾鳍基部,外缘微凹。偶鳍平展,胸鳍起点位置较前,基部长,鳍大宽圆,具多根不分枝鳍条(多数8根),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前,具3根不分枝鳍条,鳍侧面呈弧形,后缘平截,末端离臀鳍远。臀鳍甚短小,起点距尾鳍基远小于至腹鳍基部的距离。肛门位置近腹鳍基部,约位于腹、臀鳍起点间的前1/3。尾鳍分叉深,叶端略圆,下叶稍长。
鳃耙退化,仅留瘤状痕迹。下咽骨扁薄,下咽齿1行,细小,呈长形,齿端略带钩曲。鳔小,2室,前室较大,呈横置椭圆形,膜质较厚,前端和背侧为第四椎体的肋骨和悬器包围,腹面及后部游离,后室圆形,极小(前、后室大小相差悬殊)。肠管细长,约为体长的2.0倍左右(体长40~45毫米标本)。腹膜黑色。
体背及侧部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在体背部中央背鳍前及后各有4~5块长形深褐色的斑块(也有2条或不规则连成条的),体侧沿侧线具8~11个斑块,各鳍灰白色。
平鳍裸吻鱼是一种小型鱼类。生活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小溪流中,常喜栖息在溪涧湍急或小河砾石间隙活动。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须在山溪或河流小支流清澈的流水水体中生活,不适应含泥沙的混浊水体。为杂食性鱼类。以藻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等为主要食物。
平鳍裸吻鱼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支流,中国以外分布到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河水系。
平鳍裸吻鱼的产卵期约在7-8月,卵较小,乳黄色。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评估级别为濒危;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濒危(EN),评估依据:A2bce;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平鳍裸吻鱼在中国的分布局限于边远地区的小范围内,属种群数量稀少的种类,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产区的树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致使河水泥沙含量增高,水质受污染,影响了平鳍裸吻鱼的正常生活,使原来个体数量稀少的平鳍裸吻鱼更趋于濒危。
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没有可用信息。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工作来确定这个物种是否正在经历衰退,或者正在经历极端的种群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