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3 01:13
《幸福的家庭》中描写了一个处在窘迫环境中的青年作家为了糊口而创作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写作的过程不断被妻子与小贩的斤斤计较、讨价还价、金钱匮乏、床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计、低矮狭窄局促的房间、妻子的斥骂、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断,通过现实与理想的交错,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哀以及作者对他的同情。
《幸福的家庭》是鲁迅在《晨报副刊》上看到许钦文的《理想的伴侣》时,忽而想到大意,因此作下此篇文章,笔法是拟许钦文的。
青年作者
青年作者为了养家糊口而写作一篇“幸福的家庭”文章。他诚然不是时代的先进青年,但作为权宜之计的“自暴自弃”,正好反衬出他一贯的正直品格,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一点,在给他构思中的“幸福的家庭”处所的选择上,也显礴无遗。他没有无视现实,随意地把它安置在某省某市,也没有违心地说它在某处某地,而是不厌其烦地一个省一个市地逐一选择,毫不苟且。最后,竟冒着作品中的地名以西洋字母代替,稿件就可能不被采用,因而“不安全”,这种“不安全”的后果是一家人断炊饿饭的危险,还是“终于决心,假定是‘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做‘A’”,这一“决心”,是他在维护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原则。
小说令人信服地看到,在黑暗统治下,知识分子梦想建立幸福的家庭是不可能的,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艳羡的欧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是腐朽和虚伪的。当然,小说也善意地嘲讽了小说的主人公,那位青年作家平庸和苟且的灵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他很可能满腔热情地进行过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婚后穷困的生活却消磨了他的斗志,使他失去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失去了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气。相反,在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下,他却极其无聊地编织起黄金色的梦幻,毫无疑问,那结果只能是梦幻的破灭。
通过文末的回忆性文字我们得以知晓,主人公曾经也是一名意在反抗传统的觉醒者,同时,他又是一位有着艺术追求的文学青年。他开篇便道出了自己理想当中的写作——“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他进而自省——“而我,……这算是什么?”在现实的威逼下,他不得不靠“硬做”文章“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而之所以处处迎合着世俗的眼光,也是出于安全、稳妥起见,一面是身为知识分子的艺术理想,一面又是拮据惨淡的生活困境,断断续续的省略号、“然而”“否则”“恐怕”等词语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首段段末的“自暴自弃”一词更是意味深长,它生动地刻画出了时代青年由自我分裂走向自我妥协的精神历程。鲁迅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能“显示出灵魂的深”、善恶并举、“污秽”与“光耀”并存,同样,他在此处安排这样一组自我对话,使得小说人物自身的分裂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从而勾画出主人公更为丰满的“全灵魂”。
正是这一系列或呼应或对立的对话式书写,将全文连接成一个平衡而又紧密的整体。就前两组对话而言,个人幻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形成了一股戏谑性的张力,在对“幻想”这一行为本身进行反讽与解构的同时,“现实”的黑暗本质也不断地得到暴露与彰显。
现代作家李长之:“又有的作品,坏处似乎很少了,然而通体上平凡,当然不是好作品,在《彷徨》里的《幸福的家庭》即是一个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勤奋好学,7岁开始读书,12岁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后因家庭的一次变故,饱尝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视。1902年东渡日本学医,当他目睹国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时,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笔来唤醒国人的灵魂。回国后,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几所大学任教。1918年,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并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