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3-04-30 23:28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原名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是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组建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快速成为我国制造领域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发起了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了全国电机能效提升示范点、全国智能制造现场会唯一示范点。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工研院拥有一支600余人的技术团队和1000余人的产业化团队,获批4支广东省创新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为10000余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技术服务。打造了华科城科技孵化器品牌,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建设的7个产业园区孵化面积超过30万平米,孵化企业300余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5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上市后备企业3家。工研院在科技体制方面勇于创新,被《人民日报》、《焦点访谈》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

整体情况

一、基地与平台建设:构建了“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成果转化链条

经过10年积淀,打造了“两院一器”3+X创新体系。工研院建设了1.8万平米的研发基地,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和自我造血,投资建设了4.3万平米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投入运营或者正在建设加速器及产业园超过25万平米,构成了“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成果转化链条。建设的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是东莞首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也是连续四年享受免税资格的国家级孵化器,连续两年被科技部评为A类的国家级孵化器。2015年,受广东省政府委托,工研院牵头建设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积极推动科技平台建设,由“地方队”向“国家队”迈进。10年间,工研院建设了东莞首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平台,建设了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制造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3个省级平台,建设了东莞市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平台。

二、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支规模大、水平高、结构完善的队伍

建立了一支6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1000余人的工程化成果转化团队,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6人,海外创新人才70多名,东莞市特色人才22名(在全市特色人才中占比10%)。

构成了“院士牵头、专职队伍为主、海外团队补充”的队伍体系。院士团队包括:段正澄院士牵头的数控装备研发团队,熊有伦院士牵头的电子制造装备研发团队,李培根院士牵头的制造信息技术研发团队,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发起并担任团队顾问的无人艇创新科研团队等。专职队伍的典型人员包括:华为公司原高级副总裁李晓涛、 北京机床所产业公司原总经理倪明堂、中国重汽原高管方铁勤、原达晨创投合伙人田兴银等。海外团队包括: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世界机器人大会主席,深圳大疆创新董事长)牵头的运动控制团队,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李国民教授(COGNEX公司第一代工业相机发明人)牵头的智能感知团队,香港中文大学王钧教授(IEEE计算智能大会总主席)牵头的无人艇团队,华为公司原高级副总裁李晓涛牵头的工业大数据团队,马修泉研究员(全球知名激光公司美国JDSU公司前高级主任工程师)牵头的大功率激光器创新科研团队等,并获批了4支广东省创新团队, 1支东莞市创新团队,在松山湖省创新团队中占比17%,在全市省创新团队中占比13%。

三、技术创新:在我国制造领域三次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年来,工研院围绕运动控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数字化工艺与成形加工技术、精密检测与机器视觉技术、激光装备与核心器件等方向研发了十几类行业关键装备,累计申请各类知识产权524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参与起草了云制造,射频,车间制造执行数字化通用要求等标准35项,其中15项国家标准,1项军用标准。在自然杂志子刊《Nature.Physic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发起了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设了国家首批智能制造示范点,全国注塑机节能改造示范点,在我国制造领域三次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联合建设了8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工研院与珠海格力、美的集团、大族激光、东莞劲胜、吉利汽车、中国航天设备总厂等知名企业联合建设的智能制造车间,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针对手机加工中混流生产的需求,工研院联合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该示范点以手机金属件加工为对象,综合应用了国产装备、国产数控和国产工业软件(“三国”),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管控一体化、生产协同一体化和现实虚拟一体化(“四化”),同时通过云数控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优化(“一核心”),被评为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全国46家单位获批,东莞1家获批)并被选为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的示范现场(仅此一个)。

2、发起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并承担了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研院牵头发起了国家数控一代创新示范工程,并协助东莞市以及大朗、厚街、横沥、寮步、万江等5个镇街建设广东省数控一代示范市和示范镇。2012年承担了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纺织、木工、模具等行业开发了各类专用控制系统及装备,各项性能均达到或优于国外装备,替代了进口装备,已在相关行业推广1661台/套。

3、共建首个全国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示范点:工研院与横沥镇共同建立了首个全国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示范点。已为广东永高塑业有限公司、珠海铭祥电子有限公司、法国法雷奥等知名企业实施了上千台注塑机节能改造项目,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与横沥镇联合建设的横沥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了高速、高精度、高刚性、高可靠性、网络化模具数控装备的研究,与横沥中泰模具、台一盈拓、智维成型、鸿泰设备等模具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对接,其中与中泰模具合作研发的国内第一条热成型生产线“汽车零件自动化大型精密多工位级进模项目”获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工研院与横沥镇联合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模式探索,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也得到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并在2016年全省专业镇协同创新工作现场会作为典型进行推广。

四、技术服务:实现了有品牌、批量化、有影响的技术服务

获得国内外资质887项,服务企业过万家。工研院建立了六大集中式技术服务中心,获得CNAS、CMA、EPA、CPSC等国内外检测资质887项,为过万家企业提供了产品设计、产品检测、精密测量、激光加工等高端技术服务。设计服务中心多次获得“红点奖”、“省长杯”、“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国内外重量级工业设计大奖,为科硕、上海百芬、大可智能等企业提供了整合型工业设计解决方案。测量技术中心是美国GKS Global Services在中国授权的合作实验室和服务机构(中国仅此一家),是全球尺寸测量网络重要节点,为劳斯莱斯、奥迪、宝马、广汽等知名品牌提供了服务。检测中心累计资质居东莞市第1位,2017年服务企业达4000余家。

五、产业孵化:孵化企业的数量、质量在松山湖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打造“华科城”品牌孵化器,已建成8个孵化园区。工研院积极延伸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全面转移松湖华科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运营经验,打造“华科城”系列孵化器,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经在大岭山、道滘、石碣、厚街、韶关等地建设了8个孵化园区,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在全市占比21%),合计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孵化企业380余家,自主创办54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工研院已累计孵化企业3000余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54家。累计孵化国家高 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40家,落户松山湖35家,占松山湖总数(187家)19%。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落户松山湖4家,占松山湖总数(23家)17%。上市后备企业3家,占松山湖总数(19家)16%。东莞市成长培育企业3家,占松山湖总数(16家)19%。

六、体制创新:探索了一套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了“三无三有”创新体制机制。工研院虽是事业单位,但实行的是企业化运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其特色为“三无、三有”, 即“无级别、无编制、无运行费”,但是“有政府支持、有市场盈利能力、有激励机制”。工研院的性质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事业单位”既保障了政府初期投入建设经费的合法性,又保障了科技平台的公益性。“企业化运作”则减少了政府固定运行费负担,又提高了面对市场竞争的决策灵活性。正是因为有了体制设计的优势,工研院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工程化开发和转化方面,提出的“苹果论”(将高校和传统科研机构开发的“青苹果”转化为企业喜欢的“红苹果”)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工研院上述工作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被《人民日报》《焦点访谈》等誉为全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典型代表,得到刘延东、汪洋、马凯、万钢、胡春华等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刊登有工研院建设成效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2011计划简报(2012年第五期)》(2012年10月5日)上批示“华中科大面向区域重大需求与广东、东莞合作,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评选对象。

2021年4月29日,荣获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