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30 08:26
广东开放大学(Guangdong Open University)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正厅级本科新型高校。
1978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
1978年11月,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
1979年2月6日,广东电大与中央电大同步举行首批学生开学典礼,在广州、佛山、江门三市及南海、三水、东莞、顺德、从化、花县7县收学员12599人;
1988年6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试办本科专业;同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企业经营管理2个本科专业,共计80人;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为“专升本”试点单位,同年招收法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各100名;同年广东电大开办“电大普通专科班”;
1999年,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与教育部批准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2009年11月,30周年校庆;
2010年11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由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2011年3月,项目同时成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广东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2012年12月26日,教育部同意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学校代码为51315。
2023年12月16日,广东开放大学建校45周年暨数字化建设推动“三教”协同创新论坛在广东开放大学广州校本部举行。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校史馆正式揭牌。
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举办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社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广东终身教育大枢纽。设有广州校本部、白云山校区、中山校区和南海校区。学校实行体系办学,拥有19所市级开放大学、69所县(市、区)级开放大学和23个校外教学点,所有基层开大均设立了广东老年大学分校,办学网络辐射全省城乡。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60.8万人,约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广东老年大学坚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积极举办有理念、有品质、有温度的老年教育。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秉承“自强不息、立己经世”的校训,坚持“开放、全纳、终身、灵活、便捷”的办学理念、“一体两翼三化”的发展战略和“依法治校、创新强校、人才兴校、开放办校、技术立校、质量荣校”的发展思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截止2024年4月,学校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72人、硕士539人,“双师素质”教师426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7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及广东省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人。学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司法公安与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9名教师被聘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计划。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领军人物,指导和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截止2024年4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29个,高职专业47个。老年学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立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3个校级学科,形成“1+3+N”学科发展格局。社会工作、物联网应用技术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社会工作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入选省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社会工作、软件技术入选省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入选省重点专业,标准化工程入选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入选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学校开设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29个,高职专业47个。老年学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立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3个校级学科,形成“1+3+N”学科发展格局。社会工作、物联网应用技术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社会工作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入选省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社会工作、软件技术入选省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入选省重点专业,标准化工程入选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入选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建设的国开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东中心拥有学历教育课程资源29128个、非学历教育课程资源66211学时,拥有数字资源库29个、电子图书528652种、纸质藏书991133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智慧养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省级平台20多个,获“数字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建设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广东省重大科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0多项,获得专利、软著等近300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多篇咨询报告转化为政府决策。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英国开放大学、法国宜世高等精神运动与康复学院、德国哥廷根私立应用技术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泰国程逸皇家大学、泰国素可泰·探马提叻开放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中国计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学校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入选第六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主办的“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秀案例汇编”。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探索多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高职与开放本科衔接人才培养、中职与开放专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办学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75.42万人,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逾12%,为提高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及高等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建立覆盖全省的老年教育网络,牵头成立全国智慧健康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海洋与大数据技术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健康产业学院,服务全省老年人2700万人次。主动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校地协同推动办学网络下沉、专业建设下沉、教学模式下沉,打造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并已在全省46个市县推广落地。主动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编制并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建立以资历框架为内在逻辑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名册,研制了广东省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推进粤港资历框架对接和粤港澳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建设了全国首个学分银行实体中心,有力促进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自由流动。
校本部校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下塘西路1号
白云山校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云泉路162号
中山校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区丹桂路3号
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新三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