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更新时间:2024-09-01 16:0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是广东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东省分中心、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所在地,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历史沿革

宣统二年,筹办广东图书馆。

1912年7月,广东图书馆在广州府城文明门外聚贤坊今文德路62号广雅书洞内布告开馆。

1916年3月,广东图书馆被当局撤销所藏图书仅作古物封存。直到次年的7月才恢复。并定名为广东省立图书馆。

1933年10月19日,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为当时广州最壮观的公共图书馆。数月后,当局以广东省立图书馆与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相距甚近,下令将广东省立图书馆,并入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

1941年11月11日,广东省立图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

1950年7月,广东省立图书馆易名为广东人民图书馆。

1955年5月,广东人民图书馆与广州市中山图书馆正式合并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简称中山图书馆。

故称原广东人民图书馆为南馆,原广州市中山图书馆为北馆。

1971年3月,关闭数年的图书馆重新开放。

198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中山图书馆迁建新馆

1986年11月12日,新馆落成揭幕。1988年,北馆改称孙中山文献馆。

2002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更名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2003年,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正式立项。

2010年12月30日,改扩建首期工程竣工。

2011年4月,全国首个省级捐赠换书中心、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在中山图书馆建成。

2019年7月23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二期工程竣工验收。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普通文献861.18万册(件),其中纸质文献847.01万册(普通图书689.75万册,含外文图书27.07万册)、视听文献11.71万件、缩微制品2.46万件。期刊约2.46万种88.59万册,报纸约2545种21.54万册。电子文献(含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视频数据库等)合计约864.47万册(件)。

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古籍文献3万多种47万册,其中善本3千余种3万多册,普通古籍近3万种20多万册,金石文献3万余册(件),丛书650余种10万余册。

截至2016年,该馆共有172部善本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中有清史文献和民国文献,包括清史资料、晚清民国报刊、民国平装书和影印清代民国文献等。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外文图书20多万册,外文报刊资料近20万册,以及多个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其中包含有剑桥期刊回溯数据库、ProQuest欧美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镜像)、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外刊资源服务系统、Country Report(国家报告)(国图)、Emerald回溯期刊数据库(国图)等。

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广东地方文献10余万

种40多万册,包括广东地方志、族谱、广东史料、粤人著述、报纸、期刊、舆图等,较具特色的有广东新旧地方志2600余种,新旧族谱900余种,孙中山文献4000多册(件)和旧广东舆图等。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已完成2400种,约210多万拍缩微胶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包括古籍善本937种、约46万拍;民国时期的期刊968种、约85万拍;解放前报纸490种、约60万拍;新中国成立后的报纸5种、20万拍。已建成约110万拍缩微文献全文数据库,其中有馆藏书目数据库、缩微文献全文数据库、馆藏缩微文献目录检索等数据库。

支撑保障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覆盖主干为万兆、桌面达千兆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互联网总出口带宽300M,存储总容量超过280TB,服务器90多台,终端600多台/套。数字图书馆应用覆盖PC门 户、移动门户、触摸屏、RFID自助借还设备、短 信平台以及微信、APP、微博等网络用户终端。 自主开发NFC自助借书客户端,在图书馆界率先为读者提供基于手机NFC功能的自助借阅书刊服务。

2017年,共接待进馆读者468万人次,平均每天服务读者约156万人次;其中外借服务接待读者38.7万人次,阅览服务接待读者365.6万人次,参与读者活动61.3万人次。书刊借还约255万册次,其中外借109万册次、续借38.5万册次、归还107.6万册次;办理各类读者卡24521个;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读者活动913场,其中展览80场、讲座66场、培训65场、 播放中外文电影共26场、其他活动676场。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有职工2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138人,初级职称6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5人,大学本科以上174人,大专学历47人。

机构部门

据2020年4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设有业务办公室、中文借阅部、中文报刊部、外文部、特藏部(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少儿部、参考咨询部、信息部、研究辅导部(广东图书馆学会)、网络资源部(文化共享工程省级中心)、采编部、《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财务科、物业科、保卫科、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办公室19个机构部门。

建设成果

开发成果

2017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版《决策内参》52期,逾400万 字;《文化内参》12期,逾39万字;《港澳文化信息》12期,逾42万字;《省长舆情月刊》改为《省长新闻报道汇编》季刊,出版4期,约18.6万字;《人大工作 参考》出版9期,约50万字;《议政参考》出版共9期,约90多万字;编辑出版《图书馆论坛》12期, 刊发论文251篇,纸本发行约3.4万册,网络发行到19个国家和地区;编辑出版《广东图书馆园地》4期,寄发1200册;编辑出版《馆情通报》6期,约16万字;编印《读者活动推介》12期,约5万字;编印《乐龄新知汇》12期,免费发放2400册。

2017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完成《广州大典总目》《八编清代稿钞本》《中山文献》《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永安月刊》等项目的出版;参与《广州大典》数据库的安装与上线、《民国时期广州文献书目调查和民国时期出版物总目录》编纂工作;《民国广东年鉴丛编》《 华南抗战史料汇编》《近代华侨报刊大系》(第二、三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容庚先生稿抄批校本丛刊》《广州大典曲类》等书稿编辑校对。

学术期刊

图书馆论坛》创刊于1981年2月,广东省文化厅主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116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44-1306/G2,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10日出版。《图书馆论坛》1995年、1998年、2002年、2006年、2012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期刊”“特色期刊”等称号。

所获荣誉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先后获“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窗口”、“受读者喜爱的图书馆”等称号。

2017年3月,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16年度广东省文化厅系统消防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称号。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2022年8月,入选首届南国书香节“阅读推广奖”拟获奖集体对象公示名单。

2023年11月,获评一级图书馆。

现任领导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形象标识整体是一个圆形的徽章,圆形徽章中间是1912代表着图书馆的创建时间,围绕着徽章内圈是繁体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字样和图书馆英文名字;中间的图形属于岭南特色的建筑标志,典藏文化载体的现代演绎,是广东文化大省文脉传承的文化象征。

愿景使命

愿景:传承岭南文化精粹,发现图书流动之美,构建均等互联体系,引领时尚阅读潮流,打造智慧服务生态。

使命:完善广东省信息资源保障与协调机制,建设广东总书库;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地方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业务辅导和交流平台,协调各系统图书馆工作;为公众提供各种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和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截至2017年12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活动中有34个持续三年 以上的活动品牌,如粤读越精彩、中山讲堂、中图展览、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大赛、广东省英语口语大赛、广 东省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广 东省盲人诗歌朗诵大赛、乐龄俱乐部、中图健康有约、星星树’英文阅读会”、星星的家’少儿系列讲座等。

2021年11月12日,由广州市侨联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单位协办的“赤子丹心——广州侨界红色足迹”图片展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幕。

读者服务

开馆时间

逢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09:00-21:00开馆时间

温馨提醒:图书馆逢每周一闭馆整理内务,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借阅须知

1、提倡文明阅读,做文明读者,请自觉遵守该馆规章制度。

2、尊重文献的知识产权,请勿私自拍摄、刻录文献资料或下载数字资源。复制文献等行为以合理使用为原则,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者责任自负。

3、读者可凭该馆有效读者卡借阅规定册数的书刊,借期31天。所借书刊在借期内如无其他读者预约借阅,方可续借一次,续期31天(自续借操作执行日期加31天计算)。借书当日对所借书刊提出续借请求无效。如该书刊逾期,则不能续借。

4、读者逾期归书刊,须缴付0.10元/册/天的逾期费用,逾期款上限为15元/册。

5、为保持阅览室和书库的书刊有序排架,读者在选取书刊过程中,请将阅览后的书刊放到书车上,由工作人员归架。阅览和外借闭架书刊资料,须填写索书单,交由工作人员提取。

6、请读者爱护书刊和书刊条形码(此码用于电脑办理借还手续)。读者办理外借手续时,请当面检查,如发现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向工作人员说明,加盖标记,以明责任。如有遗失、污损、剪割图书等情况,需购买原种原版图书赔偿,或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办理。

7、请读者按规定办理外借手续(自助办理和人工办理皆可)。对未经许可及故意不办理外借手续而擅自将书刊携带出室者,该馆将视情况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者,将注销其读者卡(押金折抵赔偿费用),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8、遗失读者卡请及时来馆报失,还清所借文献及交清所欠费用后,交10元工本费可补办读者卡。

9、为保持图书馆的宁静,请将通讯设备调至静音状态。

10、为保持图书馆的清洁,请读者勿随身携带有色饮料、食品入内饮用。

办证须知

一、办理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2:00,13:00~17:0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闭馆。

二、申办读者卡手续

申请者持本人的有效证件办理。有效证件包括:二代身份证、港澳台同胞回乡证、护照(外籍人士)。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持本人身份证或印有身份证号码的户口薄,由监护人陪同到馆办理。监护人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并为子女的行为承担责任。

三、读者卡(首个)的办理规定

1.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其中一种读者卡类型(首次办卡免工本费):

■ A类读者卡 押金40元,可借中文文献或光盘7册(件)。

■ B类读者卡 押金100元,可借中文文献或光盘15册(件)。

■ C类读者卡 押金500元,可借外文图书6册、外文期刊4册、外文随书光盘5件,或借中文文献15册(件)。

■ D类读者卡 免押金,无外借权限,可阅览馆内各类书刊(含特藏文献)。

■ E类读者卡 免押金,可借中文文献共15册。本证仅限残障人士凭残疾证申请使用。

■ 少儿A类读者卡 仅限外借少儿文献。可借中文文献或光盘7册(件)。

■ 少儿B类读者卡 仅限外借少儿文献。可借中文文献或光盘15册(件)。

以上各类型读者卡均可使用该馆网络和数字化资源。

2.读者可凭有效读者卡外借规定册数的书刊,借期31天。所借书刊在借期内如无其他读者预约借阅,方可续借一次,续借还书日期为续借操作执行日期加31天计算。借书当日对所借书刊提出续借请求无效。如该书刊逾期,则不能续借。

3.如需转换读者卡类型,读者可到一楼总服务台填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卡转换类型申请表》,提供现有读者卡及本人身份证或户口薄,补交或退回押金差额,即可办理。

4.读者可在一楼总服务台办理预存款充值手续,以方便支付逾期款、打印、复印等费用。请在退卡时办理退预存款手续。

四、办理退卡、遗失补办规定

1.读者办理退卡,可凭办卡时的有效证件、读者卡,并还清所借文献及交清所欠费用后,申请办理退手卡续。原卡押金及卡内预存款余额将退回读者。如确因特殊情况委托他人退卡时,需同时提供委托人及被委托人有效证件方可办理退卡。

2.读者若遗失读者卡,应及时通过电话或到馆办证处办理挂失手续。因读者未及时挂失而造成的损失由读者本人承担。读者通过电话挂失后,必须于一个星期内亲自到馆办证处办理正式手续。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交工本费(10元)补办新卡,原读者卡同时作废。押金仍然有效。

五、中文借书/刊证、外文证换读者卡规定

1.持中文借书/刊证、外文证的读者换读者卡时,请先还清所借书刊及交清所欠费用,凭中文借书/刊证、外文证及本人身份证到一楼总服务台办理。

2.中文借书/刊证、外文证押金可转至读者卡继续使用,低于现行押金标准的需补足金额。

六、注意事项

1.每人限办一张读者卡。读者卡只限本人使用,请勿转借。

2.读者卡初始密码设定为读者出生年月日的八位数字(八位,如19900101)。读者领卡后应及时登录图书馆网站,修改读者卡初始密码修改,并防范密码失窃。凡使用密码通过网络终端的任何操作,均视为读者本人的有效行为。

3.敬请读者妥善保管读者卡,如因保存不当,造成不能使用时,需重新制卡,工本费自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