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23-09-25 16:13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是广州市委、市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正局级事业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原称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7月,1989年8月改称现名。

人员实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是广州市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全院编制人数16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6人,其中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广州市优秀专家7人,广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家1人,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科工作者10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3人,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5人,广州市重大决策咨询专家16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编制人数165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2名(研究员22人、副研究员30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5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8人,获博士学位的16人,获硕士学位的41人。拥有一批在省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方面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荣获“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2人,荣获“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的5人, 有20人受聘担任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的顾问,有5人作为决策咨询专家入选“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还有5人荣获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已形成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的并有较高素质的科学研究队伍。

发展定位

具体要以“1122335”的总体思路,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明确一个立院之本,即坚持研究广州、服务决策的宗旨;明确一个主攻方向,即以决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坚持两个导向,即研究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升两个能力,即综合研判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确立三个定位,即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瞄准三大发展愿景,即创造战略性思想、构建枢纽型格局和打造国际化平台;发挥五大功能,即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国际交往等重要功能。

现任领导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主持市社科院全面工作,负责党建、 内审工作。

杨再高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协助党组书记、院长负责人事、外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老干部工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工作。人事处(外事处)、国际商贸研究所、城市治理研究所、数字信息中心、城市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

尹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协助党组书记、 院长负责发展与改革、 智库建设、 乡村振兴、 行政后勤、 文秘、 保密、 档案、财务、 对外合作、 国家安全、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综合协调及联络世界银行工作。分管办公室、 区域发展研究所、 社会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现代产业研究所、 农村研究所、城市国际化研究所。

周成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伍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指导思想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为宗旨,以决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广州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解读广州实践,研究广州问题,发出广州声音,坚定发挥“开道”功能,重点围绕广州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决策政策建议,巩固广州研究话语权的主导地位,把市社科院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城市智库,成为广州研究的“战略枢纽”,构建城市研究的“全球网络”,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国际交往的重要功能,成为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标志和重要载体。

直属单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下设部门17个和1个直属单位:办公室、人事处(外事处)、科研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所、社会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现代产业研究所、国际商贸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所、农村研究所、城市国际化研究所、科技创新研究所、城市治理研究所、数字信息中心和开放时代杂志社等。

场地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拥有一个占地面积16亩的独立大院,科研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院馆藏中外文图书8万多册,学术报刊资料500多种。早在2001年就建成院内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和连接国际互联网的院网站系统。图书集成管理、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投入使用,在本院形成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检索远程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的现代化科研环境,为科研、办公等各项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

建院以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积极参与和独立承担有关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决策研究,特别是研究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各级市政府采纳,有的还被作为文件下发,发挥了政府“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其中主要有《广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研究报告》、《广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纲要》、《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研究报告》、《建设广州地区性金融中心的研究报告》、《组建广州大型企业集团的研究报告》、《广州旅游发展战略》、《广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思路》、《广州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白云山集团解困方案》、《广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调研报告》、《广州文化发展战略》、《民主的根基——广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开放与封闭: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趋势探索》、《未来十年自然灾害对广州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研究》、《广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等。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但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始终瞄准学术理论前沿,既注意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又注意各学科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一些学科,如哲学文化、城市管理、广州地方史、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专著有:《社会主义四百年》、《精神文明学》、《广州简史》、《时代演进与价值选择》、《改革时代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学》、《精神文明机制论》、《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现象学的使命》、《城市管理原理与方法》、《人格论》、《岭南文化》、《经济人与道德人》、《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广州外贸史》、《同步与超越》、《广州百科全书》、《历史决定论的现代阐释》、《变革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整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研究》、《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隋唐道家与道教》等。

据不完全统计,建院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和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00多项,承担广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课题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委托的课题1000多项。出版专著、编著400多部,发表论文3800多篇,完成各类研究报告2000多份。获得各类优秀成果奖近50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9项、获省部级奖60多项,获市级奖近200项和其他奖项200多项。

交流

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显著特点之一。25年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越南、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机构一直保持良好的联系,互派访问学者,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来访广州市社会

科学院的外国和港澳台专家学者284人次,出访外国、港澳台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685人次,外派的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员45人次。

院刊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有公开出版发行的院刊1份:《开放时代》。其中《开放时代》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索(CSSCI)来源期刊,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重点打造的学术品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另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编辑的内部刊物《领导参阅》《决策信息参考》及时向广东省和广州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社会科学理论动态等,受到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现状

“十四五”期间是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时期,为繁荣发展广州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新型城市智库提供了重要机遇。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重要论述精神,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现代化,不断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展现新型城市智库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努力建设成为智库标杆,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员单位

广州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会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