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07:28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分别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滨大道南和延安路交叉口南北两侧,是清朝晚期建筑遗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军队入侵湛江(即广州湾)后,为维护其殖民统治,随即设立警察署,并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动工兴建办公大楼。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始建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广州湾日本占领军军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同年9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收回广州湾建湛江市,市政府驻此。1949年,湛江市解放后,市人民政府亦曾驻此至1954年。
2007年5月底,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进行修缮整理工作。
2002年,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交湛江市博物馆管理使用,湛江市博物馆筹划展览向广大民众免费开放。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坐东向西,面朝海湾,建筑3层(含地下室),总面积约1902平方米,包括一个两层半高并设地下室的主体建筑物和左右两边对称的长方形庭院。主体建筑平面略呈“凸“形,建筑平面约800平方米。整栋楼为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对面,是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主体建筑有三层,包括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总面积约460平方米,坐南朝北偏东,是砖石结构建筑。该建筑平面类似拉丁十字架形式,东西长约26.68米,南北宽约17.45米,以中轴线对称展开布局。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一层平面由五个出入口、一个方形平台,一个长方形平台、四个长方形门厅堂、三个小型功能间、两个廊道、两个楼梯间组成。五个出入口分别设在东、南、北三面。主入口设在东立面的正中间与楼梯凸出的方形平台连接,从平台进入室内,瓶状栏杆扶手;南、北立面各设两出入口,分别设在室内两个廊道的两端;南立面的两个出入口,由一个长方形的露天平台连接,平台两端各设一个小弧形阶梯;北立面两个出入口与南立面的出入口不一样,它们都独立。门廊位于平面布局凸出部分;四个长方形门厅堂中有是三个是分别位于两个廊道的前、中、后,另一个是刚进入室内的大门厅;两个楼梯间分别设立在门廊及前门厅堂和后门厅堂的左侧,一个可通往地下室和二层,另一个只可通向二层;三个小型功能间分别设置在门廊及前门厅堂和后门厅堂的右侧。堂内柱子均呈十字形,尤其是中段的门厅堂,这些柱子起支撑作用。二层平面八个小型的门厅堂,三个外廊、四个外凸的阳台组成。三个门廊分别设在南面、西面、北面。四个外凸的阳台分别设在东面三个南面一个,东面一个设在一个平台的上面,两个分别在两侧,只作为装饰作用。室内还设有四个壁炉,两个独立出来的方形柱子,起到支撑作用;三层平面即是公使署平屋顶空间、楼梯、通道、烟肉和钟楼的平面。钟楼的位置安排在“凸”字形平面图凸出的位置,与一层、二层的空间相呼应。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的正立面为东立面,采用了“三三式”的构图,即竖向和横向分别分为三部分。整个正立面长16.8米,高19.1米,以凸出并呈圆弧形的中部为主体地位,样式完全一致的两翼位属次要地位,对称分布。
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
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一层是由四个出入口,三个平台、四面回廊、一个大厅堂和一个小型楼梯间构成。四个出入口分别设置在主体建筑的四个面,正立面和两个侧立面出入口都设置平台,与阶梯连接。主出入口台前有九级石阶梯,通过门厅进入回廊主入口进入一层的中央矩形多功能大厅,次出入口是回廊外凸的露台阶梯,是古典主义时期较常用的官式形式。四面回廊式结构为出入口和上下交通的通道,东西两侧垂直交通各设置一座扶梯,东侧为双跑楼梯;西南侧楼梯略有变化,由一层到二层是双跑楼梯,二层到三层改为螺旋阶梯。四个回廊中间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堂,大厅堂有两个出入口,分别设在主体建筑的正立面和背立面。二层平面与一层相同,四周回廊,中央大厅分三个开间,中央开间与两边次开间由四个门连通。楼顶是挂钟的塔楼(已被拆)。
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建筑立面采用法式传统建筑的三段式构图方式,即竖向、横向分别分为三部分。横向是上、中、下三部分,上、下部分是墙身、上部分是钟楼,这三部分都被一条强烈水平腰线分割;纵向是以钟楼(已被拆)为正中高,两翼低,正中钟楼形成中心。以凸出并呈圆弧形的中部为主体地位,样式完全一致的两翼位属次要地位,对称分布。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及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是广州湾湛江市百年历史的见证物,是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物。
2013年5月,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分别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滨大道南和延安路交叉口南北两侧。
自驾:自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