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23:10
广州湾艇仔歌,100多年前曾传唱于广东省湛江市(旧称广州湾)南三岛、特呈岛至东海岛、硇洲岛在广州湾(这里指今湛江港旧称)沿海一带,后来由于诸多原因逐渐失传。它是以打渔为生的“水上居民”一族自编自唱的水上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韵味的红土民歌品种,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历史资料缺乏及民间口头传承零散等原因,挖掘抢救任务非常艰巨,难度很大。为了追寻文化之根,探索历史宝藏,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古为今用,造福后人,霞山区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先行先试,抢先一步开展“艇仔歌复活工程”,为湛江市霞山区培育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化特产”。
在多年的调研积累和比较坚实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艇仔歌复活工程”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
“‘广州湾艇仔歌复活工程’既是文化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叶文健动情地说,这不是单纯创作一两个节目,而是抢救一个地方歌种,涉及资源考证、特色定位、理论梳理、反复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三年来,霞山群策群力,全力以赴,逐步取得了可喜成果,艇仔歌被称誉为我市红土民歌的一张新“文化名片”,并初步奠定了在我省民歌界的基础地位。艇仔歌文化工程现已被列入霞山区委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中实施。
2009年,由湛江晚报与湛江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湛江旅游民俗文化评选活动”,经市民推荐、市民投票,专家审评,主办方共收到19万多张选票。其中,在“湛江最具特色十大旅游民间艺术”项目评选中,广州湾艇仔歌高居第三位!艇仔歌团队主要策划创作者还被推选作为我市民间文化界唯一代表出席省第6届文代会,艇仔歌与雷剧、湛江醒狮等品牌一起,被文代会列入地方文化成果展示交流项目。
湛江市霞山区文联于2010-2011年间热衷于广州湾艇仔歌的收集、整理和改编,为了唱响广州湾现代艇仔歌,他们组成了一个艇仔歌创作和表演团队,开始时是讲雷州话的歌手演唱,后来有一些单位的歌手和高校的音乐老师也加了进来,新编艇仔歌于是就有了“粤语版本”、“普通话版本”甚至“英语版本”。
广州湾艇仔歌“复活”后,多次在省级赛事上引起轰动。屡获奖项及荣誉,享誉广东民歌界。代表我市参加全省首届水上民歌赛、首届曲艺大赛、第二届民歌会及第一、二届国际广东省小曲赛,获得一等奖1个,银奖3个,铜奖6个,殿军及新曲演唱奖2个,优秀组织奖3个,“广州湾小曲王”称号1个,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曲艺家协会、省电视台等机构和组委会的表彰鼓励。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还特别派出《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表演播出短小品,来推介艇仔歌。
广州湾艇仔歌的挖掘创作意义,已不仅仅限于文化和艺术本身范畴,还打下了较好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港城风流歌》反映霞山青年人干事创业、享受生活的精神风貌,多次在省电视台唱响,其中唱到“干事创业歌伴洒,真是风流霞山人”时,气势恢宏,生动活泼,博得掌声和喝彩一片,这有利于霞山知名度的提高。
《湛江有个宋鱼水》以全国优秀法官林保南作为人物原型而创作,以老百姓口吻用当地民间歌谣形式传唱身边先进人物并不多见,很有说服力,很有亲切感,作品曾获省歌赛铜奖,各级媒体多次刊登宣传林保南事迹的报道都以此作为开头引语,最高人民法院的刊登的事迹通讯《湛江有个宋鱼水》也是以歌谣标题作为其文章标题。
2009年,艇仔歌中反映湛江新风貌的新作品《蓝绿红》,参加文化部《神州歌海》编辑部举办的中国第6届群众歌曲创作大赛获银奖,编入《中国群众创作歌曲选》一书出版;反映和谐社会新风尚的《唱给好人的歌》选入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优秀原创音乐选粹》大型文献书籍及原创音乐CD专辑出版公开发行。反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关怀的《特呈甜水歌》(修改版),作为代表作连同作者抢救民歌经历选入著名作曲家张丕基(《乡恋》作曲者)主编出版的《建国60周年优秀词曲人物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