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3 16:20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因地址位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于创办。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东征阵亡将士墓动工,次年落成。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更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同年9月又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同年11月,在校园南面八桂山上建立孙中山纪念碑。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17日,黄埔军校迁往南京。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在黄埔军校旧址设黄埔海军学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日军炸毁,成为日本海军基地。
1949年,广州解放后,黄埔军校旧址主要建筑由南海舰队驻岛部队接管使用,另一部分划入黄埔造船厂厂区。广州市政府和驻军修复了军校部分建筑。在孙中山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
1964年,黄埔军校旧址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
1978年3月,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与黄埔造船厂达成协议,正式收回东征阵亡烈士墓园。
1984年5月14日,海军驻岛部队暂将中山故居、校门、中山纪念碑等文物建筑交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管理。
1984年6月16日,广州市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并对外开放,馆址设于中山故居。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1985年1月4日,黄埔军校一期生徐向前元帅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题写馆名。
1990年,黄埔军校旧址对外开放。
1992年3月31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根据《黄埔军校部分旧址移交原则协议书》的原则签订了《黄埔军校部分旧址移交协议书》,达成了移交范围、移交时限等协议,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收回黄埔军校旧址主要建筑物。
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黄埔军校旧址,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同年6月16日奠基,基本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学习的场所。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2005年,黄埔军校旧址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进行全面修缮。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旧址西南面,建有剧场式的俱乐部,其西侧设有游泳室。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黄埔军校旧址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黄埔军校旧址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纪念碑。纪念碑高7米多,为纪念民国十八年(1929年)北伐中阵亡的将士而建。
黄埔军校旧址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等史迹。
黄埔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
黄埔军校旧址正门风格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旧址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呈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四排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楼底层当时称大花厅,办校初期用作礼堂,师生集会在此举行。
校本部楼上设校长室和总理室。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摆设是按原貌恢复的。墙上贴着第一期学生的名录,包括姓名、籍贯、年龄、评语等项。
校本部中的校长会客厅有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这副对联很工整,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
孙中山纪念碑的造型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也指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中国大陆共办了12期。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高2.6米,重1000千克,是孙中山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其铜像与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铜像一致。
孙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其中陈列有聂荣臻的皮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郑洞国的私章等文物及校友的捐赠。
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黄埔军校旧址西南的平冈,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面积5万多平方米,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落成。墓园前有民国十七年(1928年)修建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后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构成长数百米的中轴线,墓冢东侧有蔡光举烈士墓,西侧有17位出身军校的将校墓。墓园于1984年修缮,1991年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
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的。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记。
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高7米多,碑架三面刻宇。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东面刻“捐躯救国”,西面刻“为民牺牲”。碑座的东、西、北三面还刻有在北伐中阵亡的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
黄埔军校旧址俱乐部位于孙中山故居西侧,建成时称大礼堂,是欧式红色建筑,礼堂讲台中央和两侧分别悬挂孙中山像、总理遗训、中华民国国旗、国民党党旗和林则徐焚鸦片、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犯天津、沙基惨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画;礼堂悬挂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等名人像。俱乐部西侧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坞改建。
黄埔军校旧址有《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
黄埔军校旧址先后举办过“黄埔军校名人油画展”“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展”“世界著名军校”“孙中山在南洋”“孙梅逸史——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黄埔军校”等多个展览。
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
黄埔军校先后培养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和陈毅;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周恩来、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
黄埔军校选址广州市长洲岛的原因:
第一,在20世纪20年代,各路军阀独霸一方,滇桂军阀盘踞着广州市。当年孙中山选取在远离市区的孤岛办军校,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
第二,长洲岛环境幽静,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
第三,孙中山很熟悉长洲岛,他曾多次来岛视察,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为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抗战时期,黄埔师生自发的一次爱国主义举动,震惊了国民党上层,并受到周恩来等党组织的支持与帮助,黄埔学潮是抗日时期黄埔学潮是抗战时期热血黄埔青年的一次爱国举动。事后,它对一些进步的黄埔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在贵州都匀的黄埔十四期师生因校方禁书发生政治矛盾,引发了闹学潮事件。高级炮校的学员在政治上分成两派,一派以东北籍为主的学员,力主国共、中苏合作,团结抗日。另一派是来自中央军校黄埔派学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观点。两派争辩激烈,校方逮捕莽大龄等14名学生。掀起罢课,封锁电台,校方与特务、宪兵团封锁学校。并引起新闻界震动。蒋介石下令白崇禧、陈诚,何应钦调查此事,郑新潮是两名学生代表之一,面见蒋谏言,经周恩来和社会各界及媒体多方努力,学潮得以平息,学员获胜,毕业后,致使郑新潮等部分黄埔同学投奔延安、参加革命。
黄埔军校旧址设立有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
黄埔军校博物馆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军校旧址成为反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有关历史的重要史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一,它真正反映了黄埔军校的历史,代表和反映了黄埔军校的革命精神,是真实的历史原材料。第二,军校旧址文物建筑有幸保存下来,不仅是前人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也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第三,黄埔军校旧址是一个文化遗迹,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既可使人们了解到军校的历史,也可领略到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军校旧址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联系海峡两岸的一条纽带,对实现和平统一祖国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黄埔军校旧址还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第四,黄埔军校旧址的文物建筑,还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它是历史学家研究有关军校历史的最为原始的“史料”,是书本难以代替的,它为研究了解有关军校历史提供了实地研究的场所,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1962年,黄埔军校旧址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黄埔军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黄埔军校旧址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12月,黄埔军校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17年12月2日,黄埔军校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地理位置
开放时间
9:00-17:00,逢星期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公交:广州市乘坐广州公交517、261、882、292、43、50路公共汽车到鱼珠码头,乘262、137路公共汽车到新洲码头或261路在鱼珠总站下车,转乘轮渡到长洲岛或黄埔古港,后步行至景点。
地铁:广州市乘坐广州地铁5、13号线在鱼珠站下车步行至鱼珠码头,乘轮渡到长洲岛或黄埔古港,后步行至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