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2 15:15
广府学宫[Guǎngfǔ Xúegōng] 历史地名。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辖内,文德路与文明路交界处,今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一带。宋庆历中(1041—1048),朝廷下令兴学,广州在西城蕃市(今光塔路一带)利用旧孔庙作府学,后数次迁徙。绍圣三年(1096),广州知府章楶把府学迁至城东南番山下(今广州市十三中校园内),时已颇具规模,能容 150 人以上,为岭南第一儒林,嗣后又增建御书阁、亭斋泮池、观德亭。淳祐四年(1244),广州经略使方大琮改建飞阁,旁列文、行、忠、信 4 斋,即为番山书院。元、明期间几经兴废。明嘉靖十九年(1540)再建,将敬一亭迁至番山。万历二十八年(1600),教授董应举呈请督学副使袁茂英重建殿、亭、阁及启圣、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学以西被占之地建学舍廊及射箭场,开城墙为府学正门,名为“文明门”。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几度重修、扩建。咸丰七年(1857)毁于战乱。同治元年(1862),知府李福泰等筹款修建,按原规模修葺一新。今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存有学宫翰墨池,其他建筑已不存。
宋庆历(1041~1048)中,皇帝下令兴学,广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带)利用旧孔庙作学校。后经数次迁徙。绍圣三年(1096),广州知府章次呆重视教育,认为教化所始莫先于学,人伦之序莫先于教,于是在广州大兴学校。因为原广州府学宫与尼寺为邻,有伤风化,遂将府学迁到城东南的番山(今广州市十三中校园内)下。嗣后,又增建御书阁、亭斋泮池、观德亭。淳祐四年(1244),经略使方大琮在广府学宫建飞阁,旁边排列文、行、忠、信四斋,因孔子的《论语 述而》有“子从四教:文、行、忠、信”。设此四斋有尊崇孔学之意。经多次扩建,宋代广州府学已颇具规模,成为岭南第一儒林。
广府学宫的横排对称建筑物主要有:戟门的东西两边分别建有“贤关”、“圣城”两个石碑坊。大成门的东边有文昌庙(约在今省教育活动中心),西边有乐器室。大成殿前建有东西二庑,放置着历代先儒哲人牌位。西庑的西边有郡学西斋,东庑之东有郡学东斋,东西二斋是生员学习之地。大成殿西边有御碑亭,东边紧靠府学东街的有仰高祠。
与崇圣殿并列的建筑有三座,西有乡贤祠,东有明伦堂(讲学聚会之地),明伦堂之东,紧靠府学东街的是名宦祠(约在原省作家协会一带)。
番山东边有孝弟祠(今广州市第13中学),祠的周边空地是射圃(习射之场)。孝弟祠北边是翰墨祠。
1919年,府学东街开辟成文德北路,紧靠街边的名宦祠、仰高祠等均被拆掉。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学宫被军队占作医院。1938年-1945年日军占据广州期间,学宫的围墙大半被毁,宫内瓦砾遍地。抗战胜利后,广东省政府于1947年1月在学宫南面部分设立广东省文献馆。1949年后,文献馆建筑逐步被拆除,建起了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等建筑。
1999年编的广州市志卷十四简单记述了广州府学的科举状况:科举考试分岁、科两种,岁考每年一次,录取名额为:广州学宫取广州生36名,东莞、宝安各2名,共40名。番禺、南海两县学宫各取20名。
广府学宫——宋代教学状况: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办专家组组长陈登贵认为,宋代时府学为广州最高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学。而且,当时已有科举制度,因此入府学必须经过童生试,即必须是秀才才能进入这里读书,教授内容为儒学。
广府学宫——元代教学状况:因元成宗把孔子这位儒家祖师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因此,当时的学宫被称为庙学。有专家研究,庙学的讲学方式、时间以及来受教者与书院是完全不同的,宋代的番山书院这时仿似成了专门宣讲儒教的道德伦理的“教堂”了,庙学则属社会教育,通过这种庙学形式,尊孔崇儒的风尚遍及民间,深入社会各阶层。
广府学宫——明代教学状况:明初,庙学改称府学。学宫的功能与元代庙学不同,是新考取秀才(入学)后继续修习举业之地,管教较严格,要定期接受教官主持的月考和提学官主持的岁考(升格考试)与科考(参加乡试前的预考)。初创时,府学有生员40人,设教官1人(称教授)、训导4人。
广府学宫——清代教学状况:清承明制,府学的功能与明代大体相同。每月初一、十五,凡新考取秀才的府学生员由府官率领到大成殿朝圣,至明伦堂拜谒学官老师,才正式成为生员,又称入泮、入学。到了嘉庆年间,管教日渐松弛,官学也不再是主要的求学之地了,但仍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作为科举考试的第一关,能有资格到此参加朝圣入学仪式,则象征着读书人在读书、考试的道路上已能云程启轫了。
建筑物沿中轴线对称排列。现存于广州博物馆的广府学宫图碑上刻有学宫平面图。史学家陈觉全曾对学宫建筑做过研究。他认为,广府学宫的平面布局与现存的番禺学宫基本相同,且规模更大,都是按照我国殿堂庙宇的传统式样建造的,即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与错落有致的碑、亭、树木构成一大院落。学宫以广州城的文明门与番山连成一条线,建筑物均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物由南至北分别是学宫大门(戟门)、二门(棂星门,与戟门均在今市一宫门口),入门后有半月形的泮池,池上有石桥。过桥不远处是大成门(今市一宫大楼),穿过大成门再走一段路便是大成殿(约在今榕泉剧场),殿内供奉着孔子神位。这是学宫的主要建筑物,位于整个学宫的中心地带。大成殿后不远处是崇圣殿(今文德路小学一带),殿后不远是番山,上有番山亭。番山后有贯道门(今广州市第13中学西北部)。横排对称的主要建筑物有:戟门的东西两边分别建有“贤关”、“圣城”两个石碑坊。大成门的东边有文昌宫(约在今省教育活动中心),西边有乐器室。大成殿前建有东西二庑,放置着历代先儒哲人牌位。西庑的西边有郡学西斋,东庑之东有郡学东斋,东西二斋是生员肄业之地。大成殿西边有御碑亭,殿东边紧靠府学东街的有仰高祠。与崇圣殿并列的建筑有四座,殿西边有乡贤祠,殿东有讲学聚会之地明伦堂。明伦堂东边紧靠府学东街的是名宦祠(约在今作家协会一带)。番山东边有孝弟祠(今广州市第13中学),祠的周边空地是射圃。翰墨祠在孝弟祠南边。1919年,把府学东街开辟成文德北路,紧靠街边的名宦祠、仰高祠等均被拆掉。
广府学宫之最——广州最早的官立图书馆。明黄佐《广东通志》说,广府学宫御书阁建于乾道三年(1167年),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广州最早的藏书之所,可以看做是广州有官立图书馆的滥觞。注重偃武修文的宋代由于印刷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大批量印刷图书典籍,因此当时的官学、书院如能得到皇帝颁赐的标准的印本是莫大的荣耀,都会建御书阁(楼)予以珍藏,并供士子们借阅。
广府学宫——元代、明代,广府学宫几经兴废。明初,征南大将军廖永忠重修广府学宫,内辟射圃。天顺三年(1459)巡抚都御使马昂在府学内创建杏坛、燕居亭于番山北部。杏坛,本为当年孔了讲学授徒之所。各地的学宫从仿而建之,以表示得圣人之传。明嘉靖十九年(1540)再建,把敬一亭迁到番山。万历二十八年(1600),教授董应举呈请督学副使袁茂英重建殿、庑、亭、阁及启圣、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学以西被占地方建学舍廊及射箭场,开城墙为府学正门,名为“文明门”。
广府学宫——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几度重修、扩建。咸丰七年(1857),府学毁于战乱。同治元年(1862),知府李福泰等发起筹款修建,按原来规模修葺一新。文昌宫后来改为仰高祠,易地建文昌宫,清理出宫墙外被民居侵占的地方改建旧阁,补建东西圣域、贤关两石坊。50年代,由于筹建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广府学宫原有建筑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被逐步拆除,学宫建筑现已不存(现在的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就是昔日的广府学宫)。
广府学宫——南汉皇帝曾在山上修筑宫苑,后来宋军攻陷城池,烧为废墟。宋绍圣三年(1096)在废墟上兴建广州府学,又称广府学宫,规模十分宏大,从市一宫到十三中,都属学宫范围。很多广州人都叫它夫子庙,因为学宫里有一座气象森严的大成殿,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和七十二贤牌位。学宫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街,西边叫府学西街,东边叫府学东街。府学西街至今尚存,宽仅四米,我们可以想象,府学东街大概也相差无几在1918年大规模城市改造运动中,府学东街被扩建为15米宽的大马路。因为在文明门东边有一条文德里,扩路时就借用了文德里的名字,命名为文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