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1 17:18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广西民族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学院是由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科学部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和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以及政法系的历史学专业整合并组建起来的教学科研单位。
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前身是1953年7月17日设立的民族学研究室。1984年8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批准民族研究室升格为民族研究所。1997年,更名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1988年招收第一批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专科生,1995年招收第一批民族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学院仍保留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牌子。
1960年,历史系创建,首次招收本、专科生。2000年3月,社会科学部申报社会学专业,于2001年9月开始招生,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2个方向。2002年9月,社会工作专业获准招生。2003年7月,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专业及师资力量整合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5年,广西教育厅学位办将人类学学科列为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获批设立人类学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2014年成为国家民委特色专业。
科学技术史学科创立于1986年,时称“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研究室”,曾作为民族学专业申博的支撑学科之一。2003年获得科技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招收第一批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11月1日,“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2013年,科技史学科正式并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并于2015年成立科学技术史系,2019年成为广西第三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019年12月,科学技术史系独立出去,成立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
2014年,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至此,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博士后人才培养平台。
2021年4月13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入选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集体公示。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表彰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学院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是本年度全区获得该项荣誉的31个集体之一,全区仅有两所高校获此殊荣。
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广西工作站、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的设站单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民族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与东南亚民族研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基地(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西人口与城镇化研究中心、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边疆研究中心、桂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民间文献与记忆研究中心、互联网人类学研究中心、民族经济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实验室、民族工艺实验室,民族心理与社会工作实验室、民族染织智慧实验室、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历史文化实训室、文博综合实训室、民族学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及民族博物馆、民族学博士点资料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与教学资源。
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一直居全校前列。学院拥有国家级课程4门,区级建设课程4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2次。教师在区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2016年以来,63名学生在“大创项目”中获国家级/区级立项,90余人在国家级/区级竞赛中获奖。学院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学院有16个科研平台,其中6个平台为广西智库成员。2016年以来,学院共承担207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其中4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居全区首位;出版著作65部,发表论文262篇;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5项,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奖3项。学院连续五年荣获学校年度绩效考评第一,在我国华南、西南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教学和研究中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具有高级职称32人,博士学位35人,博士生导师11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 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 人,广西优秀专家 4 人,广西教学名师 2 人,广西优秀教师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 2 人,广西文化名家 2 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 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3人。(截止2020年11月)
学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展“书香民社”读书活动月、“相思湖畔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我思故我在”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竞赛以及不同主题的学术讲座。各专业实行导师制,由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读书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申报与写作、学科竞赛等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生一艺”的技能。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在专业学习、竞技比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累积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63个;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连续三届获全国三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铜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辩论赛、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同时,学生考研氛围浓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30%以上;学院注意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坚持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原则,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课题合作、资料交流、人员互访、讲学与考察等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有12位老师先后到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爱尔兰、菲律宾、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地区访学交流,并与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老挝新闻文化部文化研究所、越南汉喃研究院等国外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先后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及中国的昆明、南宁等地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会议,以及明乡人故里文化论坛国际会议、全球Diaspora(移民社群)面临的挑战和方向国际学术大会、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稳定与繁荣—中越边境族群关系学术研讨会、婆罗洲华人国际研讨会等十多次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等,为我院与国内外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院创办有《民族学人类学》(年卷)和《多彩天地》学生刊物,及《中国壮学文库》、《中国壮学》(辑刊,不定期)、《瑶学丛书》等学术刊物。
党委书记:蒙本曼
工作职责: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管党建、思想教育、人事、组织、统战、安全稳定、离退休工作等。
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柏中
工作职责: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梅芬
工作职责:协助书记分管党务、纪监、学生思想、学生工作、就业、创新创业、安全稳定、宣传等。主要对接学校部门:党委组织部、统战部、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党委宣传部、纪委等。
副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滕兰花
工作职责:协助院长分管本科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智库与科研平台、实验室、民族博物馆等。主要对接学校部门:教务处、社会科学处、国际交流处、党校办等。
副院长:黄兰红
工作职责:协助院长分管行政、后勤、财务、国有资产、计划生育、工会、离退休、非学历教育等。主要对接学校部门:党校办、财务处、人事处、校工会、校友办、后勤处、离退处、继续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等。
副院长:欧阳常青
工作职责:协助院长分管学科、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资料室等。主要对接学校部门: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人事处、图书馆等。
学院发挥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作用,在广西民族文化挖掘与整理、民族团结教育和边疆治理中发挥专业特长。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入选第一批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民族博物馆是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承办18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国培计划”培训乡村教师500余人;签订社会服务项目47项,服务社会人群3000余人。向各级部门报送咨询报告15篇,部分被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办公厅、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办等批示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