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德问题

更新时间:2023-02-09 13:24

库尔德问题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巴以冲突的第二大热点民族问题,以其复杂性和国际性而闻名于世,是库尔德人要求所在国政府承认其少数民族身份,扩大其民族权利,允许其民族自治或独立的问题。

民族概况

库尔德人是中东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约有3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土耳其(1400万)、伊朗(480万)、伊拉克(450万)、叙利亚(150万)等国,也有少部分生活在黎巴嫩亚美尼亚等国,库尔德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即库尔德语,由于在历史上土耳其等国曾长期禁止讲库尔德语,因此现实生活中多数库尔德人都能说土耳其语波斯语或者阿拉伯语等他们所在国的主体语言,此外各地的库尔德方言也不尽相同。库尔德人曾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展,多数库尔德人改信伊斯兰教,如今,绝大多数的库尔德人都是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

库尔德人的具体人数很难确定,因为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另外由于有关国家对库尔德人民族的身份不予以认同,如土耳其就将库尔德人称之为“山地土耳其人”,伊朗则称之为“失去了波斯语的波斯人”。

历史沿革

库尔德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作“库尔德斯坦”,意为“库尔德人的家园”,处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等国交界的地区,多为山地,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这一地区没有明确界限,因而其具体面积无法确定,《大英百科全书》称其面积为74000平方英里,约合191660平方公里,而《伊斯兰百科全书》记载的则为392000平方公里,相差悬殊。

尽管库尔德人生活在这一地区,但是在历史上他们从未建立过统一独立的国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也一直处在其他民族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6世纪后,库尔德人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征服;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并占领该地区,之后又被奥斯曼帝国取代。1639年,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法维王朝签署《席林堡条约》,库尔德斯坦一分为二,大部分归奥斯曼帝国,小部分归伊朗。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战败,协约国趁机瓜分其领土,不仅将帝国在中东的大部分土地划归英法等国,还强迫当时在位的奥斯曼苏丹(这里的苏丹是指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称谓,不是今天的苏丹共和国)穆罕默德六世签署《色佛尔条约》,根据条约,奥斯曼的苏丹政府允许幼发拉底河以东、亚美尼亚边界以南、叙利亚和伊拉克边界以北的库尔德人占多数的地区脱离帝国的统治。

这一丧权辱国的行径遭到土耳其上下一片反对,穆斯塔法·凯末尔很快便发动了革命,推翻了苏丹的统治,组建临时政府,拒绝接受《色佛尔条约》,随后,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军队苏维埃俄国的支持下打败了英国支持的希腊军队,《色佛尔条约》被《洛桑条约》取代,根据新条约,库尔德斯坦被再次分割,分别归属于土耳其共和国和英国托管下的伊拉克以及法国托管的叙利亚,至此,加上之前被分割给伊朗的地区以及生活在前苏联的库尔德人,库尔德斯坦被一分为五,库尔德问题就此产生。

由于历史上屡遭分割的原因,库尔德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处在少数民族的地位,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十分落后,政治地位也明显不同于主体民族,因此,在库尔德斯坦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国家,一直是各国库尔德人争取实现的政治目标,他们也为此进行了长年不懈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但这一斗争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屡遭挫折,直到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打击和遏制伊拉克之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才获得事实上的自治,而2003年之后,由于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这种自治获得了宪法和国际的进一步承认。

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取得自治的初步成功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而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库尔德人则仍然在为自身的地位和社会发展艰苦地斗争着。

各国状况

土耳其

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约占库尔德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土耳其的人口比重也占15%-30%,主要生活在其东南部,部分库尔德人已经逐步融入土耳其主流社会,少数人还成为国家要员和军队高级将领。

土耳其自1923年建国以来就一贯奉行“土耳其领土内没有库尔德族人”的政策,建国初期就大力强化土耳其民族意识,试图以此扫除库尔德人的民族运动并弱化其民族意识直至同化,而库尔德人的独立主张也遭到历届土耳其政府的坚决拒绝,双方常剑拔弩张,1925年、1930年和1937年爆发过三次库尔德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

随后部分库尔德政治团体相继成立,如1945年成立的库尔德民主党、1978年成立的库尔德工人党(简称“库工党”)等,并开展武装游击斗争,并发展成为土耳其东部最大的政治势力。90年代后,在欧盟的推动和施压下,土耳其有限度地放松了对库尔德人语言、文化方面的限制,库尔德语的广播、音乐和电视获得部分解禁。但同时,其强硬政策并没有改变,一方面国家情报机构对各地的库尔德议员、知识分子和新闻记者进行暗杀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司法程序取缔库尔德族的政党。1999年库工党领袖奥贾兰被捕,被判死缓,2002年改判为终身监禁。2003年土耳其宪法法院宣布取缔最大的亲库尔德党,即人民民主党,类似的政治行动还有很多。

奥贾兰被捕后曾发表讲话,承诺单方面停火,将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撤出土耳其的东南部,放弃以“建立库尔德斯坦国家”为斗争目标。土耳其在对库工党武装坚决斗争的同时,也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库尔德地区实行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其软硬兼施的政策下,土耳其境内的库工党活动大幅度减少,但是,其库尔德问题并没有解决。

伊拉克

近代的伊拉克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分为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三省,其中巴格达和巴士拉省以阿拉伯人为主,摩苏尔以库尔德人为主,一战后巴格达和巴士拉省被划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摩苏尔则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920年伊拉克爆发反英起义,英国被迫承认伊拉克王国形式上的承认,但摩苏尔地区的地位未定,1925年国联行政院决定同意摩苏尔归属伊拉克,但要求库尔德语为官方语言,摩苏尔由此正式归为伊拉克管辖。

战后的伊拉克民族主义泛阿拉伯主义逐渐上升,使得库尔德人的政治文化意识成为牺牲品,引起了库尔德人的不满,爆发过若干起义,均被镇压。

1958年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承认库尔德民主党的合法地位,允许库尔德语的报刊书籍出版,新宪法也宣称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同为伊拉克的两大民族,并给予库尔德一些合法权利,但其自治的要求遭到当局坚决反对,库尔德民族运动也遭到镇压。

无论是费塞尔王朝、卡塞姆政权还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权,库尔德人的民族运动从未停止,历届伊拉克政府也都没有真正解决库尔德问题的诚意,处于当权地位的伊拉克逊尼派阿拉伯人坚持铁血和怀柔并行的手法,给予库尔德人少量的文化权利,但对其自治的要求不屑一顾,对起义的镇压导致众多库尔德人流离失所,难免加深两个民族的仇恨。

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后美国主导伊拉克重建进程,从伊拉克临时政府到新政府的正式成立,以及新宪法的制定和新议会的选举,库尔德人都获得了空前的政治权利和地位,库尔德语也成为官方语言之一,然而,战后的伊拉克仍旧困难重重,各种势力此起彼伏,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崛起为当地局势再添变数,伊拉克是否能摆脱库尔德分离、国家分裂的厄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伊朗

伊朗的库尔德人主要聚居在西北部,1946年,库尔德民主党苏联的支持下宣告成立了“马哈巴德共和国”,其正式名称为“库尔德斯坦共和国”,其宗教领袖为卡齐·穆罕默德,但是后来随着苏联与伊朗签署共同开发伊朗北部的油田协议之后,库尔德民主党就失去了苏联的支持,伊朗政府均随后发动了对马哈巴德共和国的进攻,该共和国仅仅存在了11个月便草草夭折,卡齐·穆罕默德被绞死。

此后伊朗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60年代后期曾再度掀起,与政府军激烈冲突,70年代末,在伊斯兰革命中,库尔德人与霍梅尼并肩作战,库尔德民主党乘势控制了库尔德人聚居的大部分地方政权,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库尔德人向霍梅尼提出自治的要求,被拒绝,1978年8月,霍梅尼宣布对库尔德人发动“圣战”,并派伊斯兰革命卫队大举进攻库尔德民主党控制区,重新确立了伊朗中央政府的统治,到1983年,库尔德地区全部被政府军控制,如今,伊朗的库尔德运动力量弱小,组织分散,只有零散的游击活动。

不过,虽然库尔德人在伊朗自治的要求不被政府允许,但是库尔德人在伊朗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文化认同,这使得伊朗的库尔德问题没有其他国家那样严重,因此以暴力谋求库尔德人更大权益的大规模行动在伊朗非常少见。

叙利亚

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口占其总人口的10%,叙利亚坚决拒绝对库尔德自治的要求,叙利亚政府也曾动用一切手段压制和淡化库尔德人的民族特性,如禁止使用库尔德语,不允许私立的库尔德学校存在,不允许儿童使用库尔德的名字入学,库尔德地名被阿拉伯地名取代,不允许用库尔德语出版书籍等等,另外叙利亚政府还禁止库尔德民主党的活动。

1971年哈菲兹·阿萨德就任总统之后,逐步改善了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在学校和政府机关也允许库尔德语的使用,但自治的要求则不予以考虑,由于库尔德人越来越阿拉伯化,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争取自治的热情并不高,因此库尔德问题在叙利亚也并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2004年在叙利亚北部城市发生球迷骚乱,次日,数百名库尔德人为骚乱事件的3名死者举行葬礼,与当地阿拉伯人发生冲突,这时近年来发生在叙利亚最大规模的有关库尔德人的流血冲突报道。

症结

导致库尔德问题久拖不决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民族散居且各国缺乏统一领导

各国的库尔德人散居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与主体民族相比势力弱小。各国民族运动各自为战,少有相互的支持,即便是在一国内部,各政党和军事力量也缺乏应有的合作与沟通,严重影响了争取独立或自治的斗争。在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爱国联盟就长期在北部地区争夺领导权,两派势力为瓜分权利还曾大打出手。

2,所在国的利用和镇压

库尔德分布的四个主要国家中,没有一个同意库尔德人的自治,就更不要说独立了,为保持领土完整,有关各国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高压的手段,迫使库尔德政治组织要么被取缔,要么自行解散。同时,有关国家还善于利用别国的库尔德问题来牵制政治对手,制造局势紧张,从中渔利,例如叙利亚和伊拉克经常借助库尔德工人党给土耳其制造麻烦,为了切断外国的支援,土耳其只好与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另行交易,海湾战争后,为了打击萨达姆政权,在伊朗和土耳其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席卷伊拉克北部,对政府官员赶尽杀绝。

另外,有关国家除了不允许本国库尔德人自治,还严防他国库尔德人获得自治,以免本国库尔德人效仿。

3,外部大国的利益交换

对中东局势具有重大影响的外部大国并不是真心地在为库尔德人谋求政治独立,而是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石油利益,例如1945年苏联扶持的“马哈巴德共和国”在获得伊朗北部的石油特许权后,就无情地抛弃了库尔德人,导致共和国迅速夭折,再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后,土耳其大举进入伊拉克北部围剿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没有美国的纵容也绝对做不到。难怪库尔德人会说“除了山脉,我们没有朋友。”

尽管冷战以后,欧洲国家政府和民间的组织越来越关心库尔德人民的基本人权受到的侵害,但是更多只是给予道义上的同情和口头上的支持,而对于其自治和独立的要求则往往含糊其辞,基于这些国家在中东的巨大利益以及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关系,这些外部大国不会为了库尔德的自治和独立与他们反目成仇,继而损害自身的利益。

中国态度

随着“阿拉伯之春”的深入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崛起,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而这一背景下的库尔德问题也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如何应对库尔德问题,对中国外交是一个新课题。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唐志超认为,中国面对库尔德问题涉及四方面挑战:

一是伊拉克库尔德人可能独立建国,将直接挑战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二是随着中国在库尔德地区尤其是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利益不断增长,我们如何维护海外利益,并在所在国中央政府与库尔德人之间保持微妙平衡的难度增大。

三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在国际人道主义、少数民族权益保护上负有责任,同时对涉及中东地区的重大安全问题也不能袖手旁观。

四是由于个别中东国家对我西部边疆问题说三道四,不少中国网民希望政府支持库尔德人以示回击,这也对我们的外交构成一定舆论压力。

总之,尽管库尔德问题非常棘手,但该问题事关中国利益与国家安全,事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事关国际法准则和国际道义,中国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必须直面应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