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魏尔

更新时间:2024-10-30 13:21

库尔特·威尔(Kurt Weill,1900年3月2日-1950年4月3日),是德国(晚年归化美国籍)作曲家,自1920年代代起活跃至过世。他是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并替音乐厅创作了许多作品。

基本信息

代起活跃至过世。他是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并替音乐厅创作了许多作品。

库尔特·魏尔生于德骚,父亲是犹太教堂祈祷的主要领诵人,也写些宗教仪式音乐。魏尔自幼显露出音乐才能,1918年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从洪帕丁(E.Humperdinck,1854~1921)学习作曲。一年后离校到德骚歌剧院任见习指挥,但次年重返柏林,成为布索尼在普鲁士艺术院指导的高级作曲班的学生。虽从布索尼学习3年,却似乎并未接受老师关于“青年古典主义”的主张,而是创作接近马勒、R.施特劳斯后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

例如1921年的《第一交响曲》为单乐章结构,并有丰富的复调织体和尖锐的半音音响。但接下来的几年,魏尔从高度情感表现转向节制约束。例如《小提琴与管乐协奏曲》虽然调性自由,和声新颖,仍蕴涵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但织体清晰,力度适中,显露出某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是他早期最优秀的作品。1923年,魏尔结识了表现主义剧作家凯西舍(Kasiser),合作创作歌剧。《主角》一剧于德雷斯顿首演,其简洁明晰的新古典主义引起广泛关注,也证明了他天生的为剧场写音乐的才能。接下来的独幕轻歌剧《给沙皇拍照》也有近似的风格。

歌剧创作

20年代下半叶,德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人民生活贫困,政治动荡不安。魏尔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布莱希特(B.Brecht,1898~1956)交往,使他的思想和创作出现了重要转变。魏尔认为音乐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力,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是歌剧。他的见解与布莱希特关于“叙事剧”的理论(艺术应使观众相信世界是可以改变的,应激发他们的变革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养成积极处世的态度)相共鸣。1927~1933年,两人合作创作了大量的舞台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他们认为要排除音乐与戏剧中的一切浪漫主义思想感情和个人表现,卸去音乐的色彩手段和舞台的华丽效果,用最精练的手段,向最广泛的观众表述。其结果是舞台置于一个程式化的结构内,用歌曲代替咏叹调。他们首次合作的作品是1927年的《麦赫戈尼城》,描绘一座人们沉醉于花天酒地生活的城市,以象征和讽刺当代德国精神和道德的坠落。配乐仅有6首歌曲和一系列器乐间奏,吸收了流行音乐、爵士、舞曲、夜总会歌舞等因素并加以再创造,毫无外在华饰,始终与他大众化的目标相联系,只在某些器乐插段继续保持他早期作品中那种复杂的、自由的半音语汇。两年后,他们将这部歌剧扩展成3幕大型歌剧《麦克戈尼城的盛衰》。魏尔减少了原剧中器乐插段的复杂性,为歌曲配上以三和弦及协和和声为基础的,更为简洁的伴奏。

三分钱的歌剧

二人合作最成功的,是作于前两部歌剧之间,根据英国民谣剧《乞丐歌剧》改编的《三分钱的歌剧》(1928)。歌剧的声乐部分摈弃一切现代音乐的繁复雕琢,完全是极端间接的歌曲,唱来朗朗上口,即使是话剧演员也能担当,却有着难以言表的魅力。器乐部分则作精心处理,和声新颖,将不同的调直接并列而不经任何转换过程,对位织体的疏密恰到好处,乐队伴奏组和自由。如民谣歌手的演唱和男主角“小刀麦克”唱的街头叙事歌,都配以手摇风琴的伴奏。《三分钱的歌剧》上演40余年,经久不衰,有着持久的生命力,体现了魏尔是一位掌握高超技巧的当代作曲家。

在美国的最后14年

1933年,因其犹太血统不能安身德国而流亡国外。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型器乐作品《第一交响曲》以及与布莱希特的最后一次合作:带歌曲的芭蕾《七大罪孽》。1935年经伦敦赴美。在美国的14年,专注于为百老汇写音乐剧,成功地吸收融化美国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创作了《黑夜中的女郎》、《街景》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直接影响到伯恩斯坦(L.Bernstein)、桑德赫姆(S.Sondheim)等美国作曲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