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吐喇千佛洞

更新时间:2023-12-09 14:18

库木吐喇千佛洞(Kumutula Thousand Buddha Cave),又称库木吐喇石窟,维语“沙漠中的烽火台”之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以西约20公里的渭干河谷东岸,是新疆地区第二大石窟群。库木吐喇千佛洞现存的石窟群可分为两区,分别是谷口区和大沟区,现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绝大多数石窟集中在大沟区,区内共有80个洞窟,沟内外崖壁屹立,依壁凿窟,窟室密集,沿沟口北侧拾阶而上,可到著名的“石窟五所”,即第68~72窟。

历史沿革

库木吐喇千佛洞凿是始凿于公元5世纪,7世纪进入盛期,于11世纪左右废弃。

18世纪30年代,清人谢济世《戎幕随笔》记载了当时库木吐喇千佛洞的情况。

19世纪初,徐松《西域水道记》中也有记载。

20世纪初,日、德、俄、法等国探险家在新疆活动时曾染指库木吐喇千佛洞,清理、挖掘和切割盗走了不少珍贵文物。

建筑格局

库木吐喇千佛洞按其分布的位置可分为两区,分别是谷口区和大沟区,现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临河流出口处有32个洞窟,称谷口区,进入河谷共有80个洞窟,称大沟区也叫窗群区,分布较集中,此区域内共有80个洞窟,沟内外崖壁屹立,依壁凿窟,窟室密集,沿沟口北侧拾阶而上,可到著名的“石窟五所”,即第68~72窟。

库木吐喇千佛洞山崖多为砾石或砂岩,石质结构较松散,风化严重,因而洞窟多有不同程度的毁坏。窟内佛像均已无存,只有部分洞窟仍存有较精美的壁画。

库木吐喇千佛洞依洞窟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佛堂、讲堂、影堂、僧房及其他辅助洞窟。其中以佛堂最多,亦是石窟寺的主要窟形,尤以“石窟五所”形制最典型,是库木吐喇千佛洞及新疆地区石窟的独有形制,如68~72窟即是一组较典型的代表。佛堂一般有3进,前后通连,前室五窟共有,自窟门进入正室,是礼佛朝拜的场所,正壁前塑立佛像,侧壁及券顶满绘壁画。其次,较多的是影堂(罗汉堂)及骨灰堂,是存放僧徒骨灰之处,洞窟有大小、尊卑之别。

主要洞窟

早期洞窟

早期洞窟约建于5世纪~7世纪,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两种。中心柱窟平面做长方形,主室多为纵券形顶,中心柱正壁凿一大龛或四壁各凿一龛。方形窟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窟顶为穹窿形。第21窟门道右侧龛中,发现禅定印坐佛一身,像下高座前塑双狮,佛像完好无损,是龟兹地区诸石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塑像。早期窟中壁画的题材内容,中心柱主室券顶中脊多为日天、月天、金翅鸟、立佛等组成的天相图。券顶侧壁是以菱形山峦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画或因缘故事画。主堂侧壁多画方形构图的因缘佛传,后室画以涅槃为中心的佛传内容。方形窟的穹窿顶分隔成条幅状,画立佛或立菩萨。侧室多画佛传故事。早期洞窟的形制壁画题材、人物形象和绘画风格,与克孜尔石窟中期洞窟十分接近,具有显著的龟兹特色。

中期洞窟

中期洞窟大约建于8世纪~9世纪。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和方形窟,方形窟顶也多做纵券形。出现了和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洞窟,窟内壁画的构图形式、人物形象、线描技法及敷彩特点等,和敦煌石窟唐代同类内容壁画极其相似。榜题都用汉文书写,并且出现了当时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观音等密宗形象。这些都表明中原佛教艺术对龟兹佛教艺术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晚期石窟

晚期石窟大约建于10世纪~11世纪或稍晚时期,虽然仍有若干重要遗存,但此时,库木吐喇千佛洞的建造已进入衰落期,而回鹘时期开凿的洞窟是重要的新资料。这一时期的洞窟,世俗供养人像,均着回鹘装,榜题有回鹘人题名。第79窟中有用汉文、回鹘文和龟兹文合壁书写的供养人榜题是前所未有的。

壁画风格

库木吐喇千佛洞内的壁画风格集龟兹、汉、回鹘等特色于一体,大致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艺术风格和发展阶段。早期壁画以佛本生故事内容为主,讲佛前世轮回故事,劝人行善,流传甚广,佛本生故事后来也可见于汉地。中期壁画多记载了佛教的经变故事,也出现了不少汉文题字,这反映了唐朝经营西域中龟兹等四都督府的情势,龟兹佛教已经在当时置于唐朝管辖事务之内。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崇信佛教,一大批汉僧随3万汉人入屯安西都护府,这更加强了中原文化对于龟兹的影响力。

汉风西渐,并与龟兹本地以及回鹘文化相互融合。因此,库木吐喇千佛洞不仅展现了汉风的洞窟艺术,还结合了以上宗教和艺术审美特色。这些特点集中展现于汉风供养人壁画当中。从形制上看,库木吐喇千佛洞不仅包括纯粹汉风洞窟,还有结合汉风和回鹘人物形象的供养人壁画,以及结合龟兹文化的38窟。从壁画题材上看,这些技法都采用了中原风格,融汇了中原和少数民族的艺术审美。具有纯汉人风格的壁画反映了唐代对当地的稳固统治,而一些加入回鹘风格的壁画实际上在图案线条方面也很受汉风影响,供养人物服饰线条运笔“屈铁盘丝”,整个供养人的艺术造型和人物形象融汇了汉风、龟兹风以及回鹘风格,表现了多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

库木吐喇千佛洞晚期壁画中的中原风气更为浓烈,而后来西迁的回鹘也加入了一些文化元素,因此库木吐喇千佛洞壁画中也多见以汉文、龟兹文和回鹘文题写的寺院名称,如“大宝寺”和“楞严寺”等。这反映了龟兹佛教寺院融合了唐朝和当地文化特色。

“龟兹画风”是指龟兹国人在承袭键陀罗艺术的基础上,逐渐与本地文化结合,形成极具地域色彩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更多地融入唐代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特色,将“凹凸法”和注重线条表现的中国绘画技巧融为一体,在人物画上创造出以线条绘出轮廓,再以单纯的色彩平涂出身体细部的方法。这一特色突出体现在开凿于7~8世纪的库木吐喇千佛洞的壁画中。

库木吐喇千佛洞壁画无论在题材内容、构图形式、装饰纹样,还是形象塑造、绘画技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唐代中原地区佛教艺术风格。绘画主题采用当时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的净土经变的主题。在构图形式上,通常是在长方形的图中央描绘佛国世界,两侧配以纵式条幅;窟顶绘千佛和菩萨以及供养飞天像,中心柱窟的各甬道或侧壁出现了汉式尊像图,体现了中原地区佛教艺术华贵富丽的风格。在绘画方法上,采用中国画法,画面人物的形象塑造很少采用通过强烈的明暗晕染来获得立体感的方法,而是更加注重线条的作用。此外,库木吐喇千佛洞各个洞窟的装饰图案,如团花图案、云纹、石榴卷草纹等,也都表现出浓郁的中原地区佛教艺术风格。

文物价值

库木吐喇千佛洞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之一,展现了源自印度和中亚的佛像在中国生根、发展、繁荣乃至衰落的全部阶段——它融合了中原艺术、印度艺术和犍陀罗艺术等多种外来文化成分,创造了鲜明而独特的地域风格,见证了源自印度的佛像艺术传入中国后,由龟兹而中原,逐渐中国化,而后又西传龟兹的全过程。它提供了龟兹佛像艺术发展的几乎所有范式,全面、充分揭示了龟兹佛像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世界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库木吐喇千佛洞其汉寺风格也反映了唐朝对于当地佛教发展的影响力。不同时期的壁画及其所受到的世界性关注,使这座石窟成为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一瑰宝,对当代跨文明交流颇具借鉴意义。

以库木吐喇千佛洞为代表的新疆佛教石窟壁画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融合、创新的见证,是中国佛教及其艺术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以库木吐喇千佛洞为代表的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龟兹的石窟艺术既是一个时期石窟艺术的典型,又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对继之而起的石窟艺术发挥着影响,为中原地区佛教石窟的开凿提供了榜样和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与充实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内容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流行,龟兹石窟艺术传入中原地区以后,使中原地区的艺术主题为之一变,除了出现大量的佛教石窟以外,还发展成大量的摩崖造像。更为重要的是,从印度通过龟兹传入的佛教艺术不仅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大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心理状态,而且大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的传统形式。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无论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以至于工艺美术,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痕迹。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库木吐喇千佛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龟兹国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位于现在的新疆库车、拜城一带,从公元前后直到唐朝后期,延续了一千年左右。龟兹国处在丝绸之路上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路段,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处。这里不仅集中了古代天竺和大秦、波斯等地的佛教艺术,还深受汉唐寺院风气的影响。龟兹国不仅精于绘画、音乐等艺术,还以石窟的持续开凿而闻名。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开凿从公元3世纪起,一直到7世纪,绵延四百年之久。龟兹石窟融合了东西方的佛教文化艺术于一身,尤其是库木吐喇千佛洞,更是佛教石窟当中的瑰宝,广受瞩目。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以西约20公里

开放时间

库木吐喇千佛洞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