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更新时间:2024-10-18 08:58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是北京联合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1978年下半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为适应改革开放、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解决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决定,借助在京重点大学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由北京市和重点大学合作创办一批以走读为主的大学分校。

197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帮助下,北京市正式下文批准成立了我院的前身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83年5月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确定两所分校均为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局级编制,其党务工作和业务行政工作,委托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管理。

1979年2月,两所分校首届学生入学。

1982年12月,北京市对大学分校进行了调整,将36所分校调整为13所,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继续保留建制。

198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在大学分校的基础上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分校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两所学院仍为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1994年3月,根据北京市政府文件,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合并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仍为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学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学知桥东北角)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226人,其中专职教师159人,在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5人,博士93人,硕士60人。拥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青年教学名师1人,市级高创名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长城学者5人,市级青年拔尖人才1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市级高校青年英才2人。

专业设置

该院现有11个本科专业和3个研究生专业,已形成了市、校、院三级学科体系。该院拥有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经济法学;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实验室;市级品牌建设专业: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高职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该院还拥有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专门史学、人文地理学、新闻学和校级骨干专业:档案学、新闻学。2006年,该院的食品科学和专门史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点。

该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严格教学管理,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该院教务处曾两次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十五”期间,该院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该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于2000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北京市一、二等奖项;在LCCI(英国伦敦商务英语)考试中,也曾经两次获全国金奖。

科研实力

该院科学研究在市属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仅“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包括国家、部委、北京市、市教委及北京联合大学的科研项目共377项,获得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205项,出版学术专著313部,公开发表论文1343篇,科研经费逐年稳步增长,还有一些成果已向企业转让。燕京研究院、经济法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燕京房地产研究所、室内环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也在国内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学院领导

应用文理学院党委:杨奇红

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景秋

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李彦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