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

更新时间:2024-06-15 13:58

应高,西汉人。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中大夫,为吴王成功策反胶西王

策反胶西王

西汉景帝年间,听取晁错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削藩”,即铲除刘邦在汉初分封的同姓诸王。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楚王刘戊来朝,晁错乘机说楚王在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时,在丧庐之外与人淫乱,请皇帝诛杀他。景帝下诏免刘戊死罪,但削除了他领地中的东海郡。接着又削除了吴国的豫章郡和会稽郡,另外,赵王因罪也被削除其河间郡,胶西王因卖官爵获罪而被削除其胶西的六个县城。

汉廷朝臣们纷纷建议削除吴国。吴王刘濞害怕,便萌发了造反之心。他盘算着诸侯中有谁能够与他一同举兵,听说胶西王刘印勇猛豪壮,平时招纳血气之士,齐地所有的人都畏惧他。于是刘濞派自己的中大夫应高去挑拨胶西王。

应高没有带文书信件,只是口头通知刘印说:“我们吴王不才,他有积怨,不敢离开本国封地外出,只是派我来向您告知他的心事。”

胶西王刘印说:“有什么指教呢?”

应高说:“现在皇上被奸臣蒙蔽,好贪小利,并听信谗言,擅自更改法令,侵夺诸侯的土地,征求越来越多,诛杀惩罚善良之人越来越厉害。俗语有云:吃完了米糠,就会吃到米粒来。吴王与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同时被验查,恐怕大事不妙。吴王身体有病,已有二十多年没上朝请安了,一直担心被朝廷猜忌,但又没法洗清自己,即使现在自缚手足,卑躬屈膝地去请罪,恐怕还不会被谅解。据说大王您因为买官而获罪,其他诸侯的罪都没有您的严重,大王的命运恐怕还不仅如此。”

胶西王刘印说:“是有此事,那么你说该怎么办呢?”

应高说:“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现在吴王自认为与大王有相同的忧患,希望借此机会,顺着事理,牺牲身躯,为天下除害,大王认为怎么样呢?”

刘印惊骇地说:“寡人怎么敢这样做呢?当今皇上逼迫虽然很急,但人主只有一个,怎么能不拥戴他呢?”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蒙蔽天子,侵夺诸侯土地,蔽塞忠贤之人,朝臣都有痛恨之心,诸侯也都怀有背叛之念,人事已到了极困的境地。最近又有流星出现,地震连续发生,这是万世难逢的好时机,而且忧愁劳苦正是圣人产生之时。因此,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名,对外追随大王您的车辄之后,横扫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降服,天下之人敢不归顺。大王若真能答应,那么吴王就带领楚王故旧到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米粟,来抗拒汉兵,修好军营,等待大王。大王若真的也起兵到来,那么两个君主合并海内,再分割天下,岂不是很好吗?”

胶西王刘印说:“很好。”

吴王刘濞得到应高归来的报告后,还担心刘印不参与起事,又亲自出使胶西国,与胶西国刘印当面订下起兵盟约。

后来胶西王刘印果然最早响应刘濞,又联合其他五侯,发动“七国之乱”反叛朝廷。

史籍记载

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念诸侯无足与计谋者,闻胶西王勇,好气,喜兵,诸齐皆惮畏,於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无文书,口报曰:“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王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兴於奸,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侵夺诸侯之地,徵求滋多,诛罚良善,日以益甚。里语有之,‘舐尽及米’ 。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恐不得安肆矣。吴王身有内病,不能朝请二十馀年,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窃闻大王以爵事有适,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王曰:“然,有之。子将奈何?”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原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於天下,亿亦可乎?”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倍畔之意,人事极矣。彗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故吴王欲内以晁错为讨,外随大王后车,彷徉天下,所乡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高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於胶西,面结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