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0 10:44
庞赞襄(1921—2005),河北省巨鹿县人,汉族,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教授。1956年5月参加工作,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常委,中共十二大代表。
生于1921年,幼年受医家世传的熏陶少年从医
14岁开始跟父亲庞信卿老先生学医
18岁即独步杏林
1942年——1945年间在邢台市自立庞赞襄中医眼科诊所
1955年成立了邢台市联合诊所
1956年5月加入邢台市医院,任眼科主任。任河北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组组长
1956年9月调往保定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工作,历任眼科临床组组长、眼科研究组组长、眼科副主任
1961年至1965年7月任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
1965年8月至1983年9月任河北省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教授,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委员、河北省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委等职
1998年9月退休
2005年5月19日去世
1978年4月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1978年6月参加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受到卫生部表彰
1978年参加河北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受到河北省政府的表彰
1979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荣获金质奖章和证书
1982年2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的称号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3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8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
1990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首批名老中医带徒导师,被河北省卫生厅命名为“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
者”。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管优秀专家”
为把祖国的宝贵医学遗产和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于后人,授益同道,造福于更多的眼疾患者,从50年代的后期就开始了伏案著书,著有《中医眼科临床实践》,1976年、1979年两次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庞赞襄中眼科临床经验选编》,1984年由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处印刷。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颇受医学界的好评。
历年来他还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有十余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做为学术交流,授益于同道。其中“中医治疗中心性网膜炎204例”被《中国医学年鉴》 1984年载入期刊重要文献。他研制的“银花复明汤”、“养阴清热汤”、“泻肝解郁汤、“清肝解郁益明渗湿汤”等,经临床多年应用,反复验证其效,具有较高的价值。因而近年出版的《眼科临床实践》(天津眼科医院编),《眼科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眼耳鼻喉医院编),(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编),均将其方选人书中,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眼科学》教材,还将庞氏“银花解毒汤”、“散风除湿汤”编入教材中,推广全国。《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饭)都将庞赞襄主任医师载入史册。
在50多年的中医眼科行医中,善于撷取内、外科之长,以补眼科之不足,把整体观念和分证论治灵活地运用于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同时为补中医眼科检查方法的不足,积极学习西医的现代检查方法。用西医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再以中医的辩证施治,因而提高了眼病的正确诊断率和治愈率,同时他还潜心攻研眼科疑难病的治疗,如角膜病、中浆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神经萎缩、麻痹形斜视、小儿皮质盲等,经过反复的实践摸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他亲手治愈的疑难病例无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在全国中医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医术精湛,常出奇制胜,屡起沉疴;他医德高尚,诚心为民除疾。他思想解放,多年带徒传医,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全国除台湾、西藏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患者来找他治疗眼疾。还有远隔万里的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西德人和港、澳同胞眼疾患者,也慕名投书求治眼病。不管是国内、国外的病人,只要投书,他都能在百忙中予以认真分析病情,制定较好的治疗方案,做到件件有回音,病病有诊断。多年来,他用“鸿雁传书,遥寄药方”的“邮诊”方法,治逾了许多未见面的眼疾患者,被誉为“光明使者”、“友谊的桥梁”。对此国内外屡有患者寄函“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予以表扬。感谢信、表扬书更是无数,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敬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