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9 16:38
度尾镇,隶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地处仙游县西中部,东南及南与大济镇相接,西及西北分别与泉州市的永春、德化相毗邻,北及东北与西苑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14.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度尾镇户籍人口有93247人。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仙游县沿用宋制划为2区4乡26里260图,度尾属上区归德化万善里、文贤里。
清朝时期,沿明制。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仙游第三区、度东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属岑西乡。
1950年—1951年,属仙游第七区。
1955年6月,七区改为度尾区。
1958年12月,成立度尾公社。
1984年11月,公社改乡。
1985年3月,乡改镇。
2011年末,度尾镇辖3个社区:度峰、潭边、下洲,16个社区:东峰、砺山、圣山、中峰、后埔、湘溪、洋坂、中岳、帽山、云水、屏山、剑山、霞溪、埔尾、云居、苦竹;下设村民小组425个。
截至2021年10月,度尾镇下辖3个社区:度峰社区、潭边社区、下洲社区,16个行政村:东峰村、砺山村、圣山村、中峰村、后埔村、湘溪村、洋坂村、中岳村、帽山村、云水村、剑山村、霞溪村、埔尾村、屏山村、云居村、仙竹村。人民政府驻度峰社区度峰北街99号。
度尾镇地处仙游县西中部,东南及南与大济镇相接,西及西北分别与泉州市的永春、德化相毗邻,北及东北与西苑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14.8平方千米。
度尾镇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地区,海拔为500—800多米,最高点位于苦竹村附近,海拔达1061米;中部为河谷盆地区,地表平坦开阔,盆谷地面海拔在100—300米之间。最低点位于盆谷东南边缘、潭边村附近的木兰溪河谷,海拔为97米。
度尾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10.7℃:,极端最低气温-3.2℃(1969年1月180);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38.6℃(1978年8月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5.1℃,最大日较差20.9℃(1965年3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262天,无霜期年平均350天,最长达356天,最短为34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3.5小时。以上持续期343天(一般为2月1日至次年1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18.4天,最多达138天(1960年),最少为83天(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度尾镇地处木兰溪上游,木兰溪流经境内8个村(社区),灌溉两岸1万多亩农田。
度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崩塌、干旱、台风、霜冻、雷击等。风灾年均发生2—3次,主要发生在每年6—7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9年6月23日。台风带来强降雨从15至23日,多轮覆盖,雨量大、来势猛、水位淹没高、灾情严重,使下洲、洋坂等地势较低地区受到严重冲击,造成房屋倒塌100多户。
度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叶蜡石、花岗岩、高岭土、黏土、钾长石花岗岩(俗称“大麦石”)等。
2011年末,度尾镇总人口8.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7.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4.4万人,占50.6%;女性4.3万人,占49.4%;14岁以下1.6万人,占18.3%;15—64岁6.5万人,占74.6%;65岁以上6213人,占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5万人,占97.7%,有回族2064人,占2.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9人。
截至2017年末,度尾镇常住人口有64044人。
截至2019年末,度尾镇户籍人口有93247人。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28元。
2011年,度尾镇国地两税收入136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2元。固定资产投资6820万元,引进外资200万美元。
2019年,度尾镇有工业企业385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
作为山区乡镇,仙游县度尾镇有“中国文旦柚之乡”的美誉,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前景广阔。2023年以来,度尾镇成立“柚相邻”共同富裕示范区联合体,建设示范区“二站七中心”,将洋坂村、剑山村、中岳村、帽山村等4个村联合起来,推进区域连片联治、协同发展、共同富裕。
2006年,度尾镇农业总产值3.29亿元。
2011年,度尾镇有耕地面积3.9万亩,人均0.4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水稻、花生、甘蔗、蔬菜为主。另有山地6666.7公顷,宜果山地2333.3公顷,现有果树面积2133.3公顷,其中文旦柚1333.3公顷,柑橘666.7公顷,其他杂果133.3公顷。拥有以欧洲鳗、爵鱼系列养殖为主的淡水养殖基地和以巴西菇、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三大基地。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4.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9.9万吨,文旦柚总产量达2.1万吨。
2015年,度尾镇有林地5.03万亩,以杉木、松柏、巨尾桉为主,森林覆盖率58%,全镇有农田17926亩,果树1.2万多亩,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优质龙眼商品基地。
2006年,度尾镇工业总产值5.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59亿元。
2011年末,度尾镇工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6亿元。全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8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古典艺雕业、农产品加工业、种养殖业”为特色的三大支柱产业,从业人数达2万多人。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
2011年末,度尾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76人,专任教师9人;小学21所,在校生4027人,专任教师328人;初中2所,在校生1088人,专任教师72人;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751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度尾镇有19个村(居)均建有广播站,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7%。2011年末,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7处,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28万册,业余创作人员达39人。
2011年末,度尾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13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象棋比赛。
2011年末,度尾镇有各类卫生机构24所,初具规模的镇卫生院1所,全镇19个村居均已成立卫生室,村级卫生室覆盖率100%,床位71张,专业卫生人员75人,其中执业医师42人,注册护士3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4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42人。已全面完成村级卫生保健和卫生“一无二有三配套”,2011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万人。
2011年,度尾镇有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62户,人数3318人(其中农村五保户352户、352人,农村低保867户、2715人,城市低保107户、251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05元,比上年增长28%,支出76.3万元,比上年增长62.3%;农村五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72元,比上年增长7.5%,支出93.6万元,比上年增长59.1%,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74元,比上年增长23.3%,支出320万元,比上年增长64.6%。
2011年末,度尾镇形成了宽带宽、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宽带、有线电视、电话高覆盖率,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话。
2011年,度尾镇有蒋隔、人民、圳口三大水库,地处木兰溪上流的蒋隔水库,设计库容量14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00多万千瓦时,流域面积4.8平方千米。
2011年末,度尾镇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年人均生活用水11.8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2011年末,度尾镇建成3.5万伏变电站1座;高压输电路3条,总长度356千米。
度尾镇有仙(游)永(春)公路、仙(游)凤(山)公路从境内通过。设有度尾乡村客运站,截至2011年末开通6条专线,连接各个偏僻村落。
度尾镇因相传早期有畲族人常到砺山觅食,踩石路到至尾得名。
度尾鼓吹乐形成于封建时代的宋朝,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百年来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习俗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自己独具风格艺术表演特征。2006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度尾镇境内亦有流传。
度尾鼓吹乐曲牌有“挂金牌”“将军令”“状元游”等,与古代迎宾仪式、军队凯旋而归场面相吻合。度尾鼓吹乐已有800多年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大唢呐为主、中小唢呐主配音,以鼓指挥,锣、钹配之,构成以鼓点指挥、唢呐主奏、锣鼓振节的导乐性特征。度尾鼓吹乐现存古典曲目221首,其中大鼓吹14首、小鼓吹46首、大棚吹11首、三教吹150首。简谱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以“上尺工还合四乙”记载,随后才被翻译为“1234567”。
2020年6月29日,度尾镇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2021年10月,度尾镇拟入选2021年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