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9 21:08
康南地广人稀,不论是大集体时代还是后来的包产到户,每个村子都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大集体劳作习惯,劳动时,两三个人,在地边上敲锣打鼓,大部分人一边薅草,一边随着锣鼓的鼓点唱薅草歌,整片推进,互帮互助,场面热闹,气氛活跃。
康南锣鼓草,具有率真质朴的音乐个性,保留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朴素的音乐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将康南锣鼓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对延续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都有十分特殊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传说,19世纪末(清代末期),一路太平军路经康南,部分伤残体弱的士兵,留落休养,从此便在康南安家落户,世代生活于此。由于康南地广人稀,农田草荒严重,为增加劳动效率,互相帮助,便形成了“打鼓锣草”这一劳动习俗。
锣鼓草歌演唱者可以按照固定的唱本唱,也可以根据环境情景的变化,现编现唱,歌词通俗易懂,富有诗意,情趣横生。有的含蓄幽默:“薅草薅到赵家梁,日落西山齐发忙;只有一个懒小姐,给锄头把儿在喂奶。”有的格调高雅,纯朴执着:“杜鹃枝头杜鹃啼,燕子河畔燕啄泥;人民的领袖人民爱,万众歌唱毛主席。”
锣鼓草的乐器主要锣和鼓,编排成形,上舞台表演节目时,需加入其他打击类乐器。
锣鼓草演唱歌词有:
太阳娃娃起得早,上山陪我来薅草;
我唱山歌谁帮腔,林中自有百灵鸟。
薅草薅到凉水坡,双手给郎掬水喝;
三河两道你打听,谁的心肠能比我。
想你想得睡不着,抬个凳子院里坐,
星星数了十八遍,数到日出月亮前。
薅草薅了整一天,眼着太阳快落山;
扯根葛条绑太阳,草不薅完不下山。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是各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康南锣鼓草,既是一种劳动方式,又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价值:一是学术价值。对其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加以保护,将进一步充实民间音乐,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音乐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三是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康南锣鼓草,对陇南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群众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审美需求也随之提高,群众对锣鼓草演唱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很多年轻人不愿学唱。另外村庄里大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集体劳作的方式逐渐被零散的劳作代替,唱锣鼓草的人越来越少,出现频危状况。据统计,21世纪初,康南有演唱锣鼓草者仅有百余人。与此同时,由于锣鼓草以口头传唱,没有经过专业整理,随着一些歌手的离世,歌词遗失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出现濒危状况。
为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康县成立了有专业人员参与的康南锣鼓草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了乡村级锣鼓草乐队(民俗文化保护村),安排专业人员对康南锣鼓草演唱曲谱,进行了实地收集整理,县上每逢重大文化活动,都有县文工团排演的“锣鼓草”文艺节目。在此基础上,就锣鼓草的保护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康南各乡镇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彻底摸清康南锣鼓草的历史沿革,以及表演表式,乐手、乐曲等全部状况,并建档保存。二是在康南各乡镇建立一个民俗文化保护村,成立一个锣鼓草演唱队,从人员培训、演奏水平、演出道具等方面提高锣鼓草艺术档次。三是保持在市、县,甚至省级重大文艺活动中,上演康南锣鼓草内容的文艺节目,达到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民间音乐的目的。
具体步骤是:2007年—2008年普查相关历史资料,建立资料库,成立乡村民俗文化保护村;2009年编印“锣鼓草乐曲”;2010—2011年举办大规模的“锣鼓节”活动,经常参加省市重大文艺演出。
2008年,康南锣鼓草列为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级别: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批准文件:甘政发〔2008〕43号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序号:7
编号:Ⅱ—4
名称:康南毛山歌
申报单位:陇南市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