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政

更新时间:2023-07-12 14:12

康熙亲政,是指清康熙帝智除鳌拜后开始亲自管理朝政的历史事件。康熙帝八岁继承皇位,十四岁亲理政事,六十九岁时去世,在位六十一年,他君临天下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背景

1661年,顺治帝驾崩,他的三子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皇位,成了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1662年,改年号为康熙。当时,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个大臣辅理。这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体衰,遏必隆软弱无力,苏克萨哈虽然能遇事力争,但远不是鳌拜的对手,最后被鳌拜诬陷致死。因此,朝政大权被操于专横跋扈的鳌拜及守旧派手中,他根本不把其他辅政大臣和康熙帝看在眼里,官员们呈送康熙帝的奏折,他经常不给皇帝看而自做主张。他打出“率祖制、复旧章”的旗号,对西方的先进科学采取排斥的方针。专权的鳌拜和虽然年少但要精心图治的康熙帝,在很多根本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例如康熙帝主张通过改革使满族统治者进一步封建化;抑制吴三桂等“三藩”的割据势力;统一台湾;对西北噶尔丹的分裂势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等重大问题和主张,鳌拜一律反对。年轻的康熙帝清醒的认识到,鳌拜如果继续专权下去,不仅对自己的帝位是严重威胁,而且将会给清王朝的基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过程

1667年8月25日,年已十四岁的康熙帝毅然决然地撇开鳌拜开始亲理政事,此举更加激化了他与鳌拜之间的矛盾,直到1669年最后除掉了鳌拜,康熙帝才开始大展鸿图,建功立业。

后续

在政治上,康熙帝为了维护、巩固封建国家的利益,改革了中央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平定了三个藩王的叛乱活动后,继续开展了收复台湾、捍卫东南海疆的斗争。康熙二十四年,他又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康熙二十八年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在中国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此后,他又派兵消灭了噶尔丹集团、阿拉布坦叛军,再次打击了沙俄,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西南边防,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

在经济上,康熙帝注意减轻赋税,减免钱粮,赈济饥民;治理黄、淮,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废除迁海令,开放海禁,推行有利于工商发展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康熙帝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从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工程技术,到经、史、子、集,以及书画等艺术方面,他都有所研究。他还多次下令组织力量编纂书籍,当时编纂的闻名中外的《康熙字典》一直留传下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