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09 00:03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侧,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毛主席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立的第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

2005年起,学校先后由延安师范学校、延安教育学院、延安农业学校等10所大中专学校逐步合并而组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设有10系2院1部共13个教学机构,开设43个专科专业。

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903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双师型”教师332人,正高32人,副高286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陕西省职教名师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2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2个。拥有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

学校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40.20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2156.8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357万元;有知识产权9项,其中专利授权8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专利转让7项,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7万元。

学术资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1999年6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科研学术论文。

截至2019年,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6余万册,电子图书24万册,。征订期刊244种,报纸26种,电子资源不断丰富,目前拥有同方知网、超星、数图、起点等电子资源平台。

文化传统

校训

诚实敬业

“诚实”被中华民族视为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诚实是为人之道,是处事之本,是齐家之要,是交友之基,是为政之法。《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实守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不去“民信”。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思想专一而不涣散的精神状态。 诚实敬业作为校训就是要求师生将诚实当做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训诫,时时处处牢记心中,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敬业为价值取向,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负责到底,无论什么时候、何种情况,都不推诿、不懈怠、不敷衍,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

校风

一尘不染 一丝不苟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一个工作环境,一个工作态度,基本反映了一个单位的风气。履行“授人以渔”使命,“做大做强做美”学院,须有良好的校风做保障。我们需要形成这样的学校风气:广大师生乐意并善于创造“一尘不染”的育人环境和学习环境,教师教书育人一丝不苟,管理人员服务师生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实践一丝不苟。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