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更新时间:2024-10-11 21:26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一种严重的应激障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强烈的精神应激引起,可引发患者的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等症状,常见于集中营幸存者、自然灾害受灾者、退伍军人等高风险人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型(事件后3个月以内)、慢性型(事件后的3个月以上)和迟发型(事件发生后的6个月以上)。

病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是由于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正常人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恢复正常生活,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往往不能恢复。

创伤性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病因。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过后、车祸、至亲死亡等,都是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三联征。

除上述三联征之外,常有其他症状,例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分离症状,人际关系的改变,甚至会出现人格的改变、抑郁、药物滥用等。

典型症状

创伤再体验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更易出现短暂性的重演发作又称为闪回(flashback),即仿佛再次回到当时创伤事件的场景,可能会伴有错觉、幻觉以及意识分离性障碍。

基本上每个患者都存在这种症状,是一种自发性状态。常表现为警觉过度、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以及焦虑。躯体状态可表现为心悸、多汗、头痛、全身不适等,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困难。

回避

回避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回避。表现为长期或者持续的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场景或者事情。

有意识回避表现为尽可能的不去想有关的人或事,避免参加会引起回忆的活动或者到会引起回忆的地方。

无意识回避表现为选择性遗忘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一切,也可表现为使自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比如不停的工作、学习等。

麻木

麻木是指情感麻木,对周围的环境刺激反应迟钝。对以前的爱好失去兴趣,逐渐疏远周围的人,对未来没有憧憬。表面上给人一种淡然、木讷的样子,实际上自己一直保持警觉。

伴随症状

通常入睡困难、容易被吓醒以及噩梦较多。治疗比较困难,即使其他症状经过治疗得以缓解,睡眠困难也难以得到改善,成为残留症状,使患者不能完全的治愈。

抑郁症状是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患者难以对事物产生兴趣,疏远、隔离外界,对未来没有思考和憧憬,记忆力下降、思考困难和难以集中注意力。

就医

由于创伤导致出现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落、情绪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应激反应一直存在,并且影响到正常生活,则需要考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去相关医院就诊。

DSM-IV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有:

以上5种症状导致社会、工作或学习等领域的功能受损,影响其能力。

就诊科室

可到精神卫生中心或综合性医院临床心理科、精神科等相关科室就诊。

相关检查

现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筛查工具比较多,包括:SPAN、BPTSD、DRPST、和美国VA/DoDPTSD治疗指南中的四条目问卷。

鉴别诊断

对于创伤性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社会功能基本没有损害,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得到有效迅速的缓解,多为一过性的反应。

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紧接就出现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类似,一般至少持续3天,然后逐渐缓解,超过4周则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者社会地位的长期改变所致,表现为抑郁、害怕及焦虑等,伴有不良适应的行为或者生理功能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治疗率低且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重者会发生抑郁性木僵,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更有甚者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症状。

强迫症患者大多能认识到脑海中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是没有必要的,通常没有明显的创伤性事件,多与强迫人格有关。

惊恐障碍可表现为发作性的焦虑、恐惧以及感觉窒息,持续时间约为数分钟,之后有所缓解。鉴别的要点是有没有强烈的精神创伤史以及惊恐症状与创伤事件是否有关。

治疗

目前,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因此治疗方法还是以经验性治疗为主,包括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其中,以药物与心理方面的联合治疗为主。在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线药物,其他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MAOI)苯乙肼。认知行为治疗在对照研究中很有效,暴露疗法的疗效不一致。

急性期治疗

经颅刺激可以用于急性期的干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干预手段。理想治疗可以消除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治疗并发症以及帮助患者恢复日常功能,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SSRIs类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线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抗焦虑药物可能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

抗肾上腺能药物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警觉性过高的问题。

心境稳定剂能减少攻击行为。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创伤针对性认知行为治疗俗称暴露治疗,是一种短期的结构性心理干预手段,是治疗各种焦虑障碍的有效手段,目标是帮助患者面对使其产生焦虑的客观事物,让其习惯。

患者随着治疗师的手指移动来回转动眼球,同时集中注意力体验创伤相关性场景、消极心理以及身体感受,每次持续20~30秒以上,重复多次。

前沿治疗

借助于生物反馈仪,将机体内环境的生理变化加以描述,比如皮肤温度、心率、血压、肌电以及脑电活动,放大并且转换为人们可以看到或者听到的信号,再通过自我调节,来整合心身平衡。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一个疗程为4~8周,每周2次,一次20~30分钟。

近年来新开展的无痛无创的治疗技术,利用一定的时变磁场在脑中诱发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来刺激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性,影响代谢和电生理活动。

预后

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差的应激相关障碍。

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后,至少有1/3的患者终生不愈,丧失劳动能力。一半以上的患者会伴有物质滥用、抑郁、各种焦虑相关障碍及其他的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杀率非常高,约为普通人群的6倍。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约1/3的患者恢复良好,约1/3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仍有约1/3的患者仍会转为慢性病程,终生不愈。

预防

PTSD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其中病期在3个月之内的称为急性PTSD,病期在3月以上的称为慢性PTSD,而若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月才发生则称为延迟性PTSD。若在创伤事件发生后能通过一些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筛选出PTSD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