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17:20
中国建筑史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几代建筑史学人近百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建筑史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如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园林史、中国城市史和中国民居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对在建筑史研究领域具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年轻有为并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的经历、已发表的主要著作、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阐述。
朱启钤、刘敦桢、童寯、梁思成、龙庆忠、单士元、王璞子……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对这些在建筑史研究领域具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年轻有为并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的经历、已发表的主要著作、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阐述。向年轻的建筑史研究人员和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学生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概括性地介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者的经历及其学术成果的资料。
朱启钤(1872—1964)
刘敦桢(1897—1968)
童寯(1900—1983)
梁思成(1901—1972)
龙庆忠(1903—1996)
林徽因(1904—1955)
单士元(1907—1998)
王璞子(1909—1988)
刘致平(1909—1995)
陈明达(1914—1997)
贺业钜(1914—1996)
杜仙洲(1915一2011)
汪坦(1916—2001)
奠宗江(1916—1999)
卢绳(1918—1977)
冯建逵(1918一2011 )
陈从周(1918—2000)
于倬云(1918—2004)
祁英涛(1923—1988)
张良皋(1923一2015 )
罗哲文(1924一2012)
罗小未(1925一2020)
张驭寰(1926一 )
张似赞(1927一2015)
潘谷西(1928一 )
高介华(1928一2024)
陈志华(1929一2022)
吴焕加(1929一 )
王其明(1929一 )
陆元鼎(1929一 )
楼庆西(1930一 )
徐伯安(1931—2002)
郭湖生(1931一2008)
杨鸿勋(1931一2016)
刘先觉(1931一2019)
刘叙杰(1931一 )
侯幼彬(1932一2024)
喻维国(1932一 )
傅熹年(1933一 )
孙大章(1933一2022)
王世仁(1934一 )
汉宝德(1934一2014)
赵立瀛(1934一 )
杨乃济(1934一 )
曹汛(1935一2021)
柴泽俊(1935一2017)
路秉杰(1935一 )
邓其生(1935一 )
郭黛姮(1936一2022)
于振生(1936一 )
萧默(1937一2013)
邹德侬(1938一 )
杜顺宝(1938一 )
陶友松(1938一2010)
郑时龄(1941一 )
朱光亚(1942一 )
杨秉德(1944一 )
吴庆洲(1945一 )
张复合(1947一 )
李乾朗(1949一 )
王贵祥(1950一 )
钟晓青(1951一 )
方拥(1953一 )
陈同滨(1953一 )
朱永春(1953一 )
刘松茯(1954一 )
刘临安(1955一 )
刘大平(1955一 )
柳肃(1956一 )
傅朝卿(1957一 )
杨昌鸣(1957一 )
常青(1957一 )
赵辰(1957一 )
程建军(1957一 )
张十庆(1959一 )
陈薇(1961一 )
赖德霖(1962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