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街道

更新时间:2024-10-18 16:27

开化街道,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地处文山城中心,东部与东山乡接壤,东南部与新平街道毗邻,南部与古木镇平坝镇相接,西部与喜古乡连接,北部与卧龙街道毗邻,行政区域面积65.3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开化街道总人口为129316人。

建置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开化街道境域属牂牁郡进桑县。

元朝时期,属云南行中书省的临安路(府)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属教化三部之教化部,隶临安府,治所当在今皎花(原名大教化)、旧城等地。

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开化府即开化城。

雍正八年(1730年),设文山县,未编入里甲,由府直属。

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文山县中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文山县第一区,辖云集、威远、佛寿、大兴4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云集、威远2镇。

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2镇合并为云威镇;同年5月,云威镇、攀枝花区合并为文山县中心区。

1951年,设攀枝花区,县城专设城关区。

1958年,2区合并为红旗公社。

1960年,分出设县蔬菜农场。

1961年,改为城市公社。

1963年,复称城关区。

1966年,为城关镇,划出追栗街、东山全部及平坝之一部称攀枝花公社。

1985年,改为开化镇、攀枝花区。

1988年,为开化镇、攀枝花乡。

1999年,为开化镇、攀枝花镇。

2004年1月,攀枝花镇并入开化镇。

2012年8月,撤镇成立开化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化街道境域辖城内外5段。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分辖城区5保和东、西山前后5保,地域含今追栗街、东山等地。

截至2011年末,开化街道辖大兴、北桥、沙坝、梁子、红旗、新平坝、文新街、西山、螺峰、卧龙、攀枝花、七花、高登、振华、兴隆、永通16个居民委员会,迷洒、塘子寨、白沙坡、里布嘎、大以古、干河、铜厂、高末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15个村(居)民小组,有83个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开化街道辖13个社区:振华社区、梁子社区、沙坝社区、兴隆社区、螺峰社区、北桥社区、大兴社区、西山社区、永通社区、铜厂社区、干河社区;开化街道办事处驻开化中路4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开化街道地处文山城中心,东部与东山乡接壤,东南部与新平街道毗邻,南部与古木镇平坝镇相接,西部与喜古乡连接,北部与卧龙街道毗邻,行政区域面积65.3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开化街道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北回归线南侧,文山坝子中部,地势稍有起伏,为典型的河谷盆地。境内最高峰东山,海拔1570米;最低点新平坝,海拔1250米。

气候

开化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偶有高热和冷凉天气,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9.9℃,极端最低气温-3℃(1975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32.2℃(1994年4月)。最低月均气温6.2℃(196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2.7℃(198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8℃,最大日较差21.7℃(1968年12月28日)。生长期年平均356天,无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长达360天,最短为26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18小时,年总辐射121.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85.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2.1天,最多达169天(1964年),最少为145天(196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775.2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24.3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开化街道境内河道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盘龙河,长10千米,流域面积6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25立方米/秒,由席草寨北入文山市境,经红甸乡小六寨、秉烈乡旧老龙、舍舍、务路、马塘镇汤坝、热水、马塘、干塘子、开化镇白沙坡等9个行政村,穿越天生桥过峡谷进入文山坝子,环绕文山老城南下。

自然灾害

开化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雷击、冰雹等。旱灾、洪涝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8月—2011年5月,综合气象干旱达百年一遇,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4.2万亩,粮食减产835吨;多家工业企业因水、电等生产要素紧缺停产或半停产,造成6万人、3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625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开化街道有耕地面积4.5万亩,人均0.25亩;可利用林地面积411亩,累计造经济林411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开化街道辖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6万人,城镇化率58.9%;另有流动人口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9.27万人,占5.55%;女性8.73万人,占48.45%;14岁以下1.65万人占9.17%,15—64岁14.60万人,占81.11%,65岁以上1.75万人,占9.7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49万人,占47.17%;有壮、苗、彝、回、傣等12个少数民族,共9.51万人,占52.83%。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壮、彝、苗、回4个民族。、

截至2021年,开化街道总人口为129316人。

经济

综述

街道内的东风路步行街是文山比较有名的商业街;文山三鑫商贸城汇集各地客商500余家,集批发和零售为一体,是文山服饰、百货等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壮华物流是文山大型的物流公司之一;下沙坝、恒丰、河滨路、阳光等农贸市场是文山城区重要的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街道商贸物流业比较繁荣。环东路、环西路等交通干道横穿境内。

2011年,开化街道财政总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19亿元,增值税8221万元,企业所得税2532万元,个人所得税0.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55%、17%、20%。农民人均纯收入7487元。

农业

2011年,开化街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38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0%。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玉米10226吨,水稻9534吨,小麦150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三七、辣椒、生姜、烤烟等,花生种植面积5010亩,产量505吨;甘蔗种植面积6555亩,产量32734吨;三七种植面积1426亩,产量129吨;辣椒种植面积6528亩,产量290吨;生姜种植面积3352亩,产量1978吨;烤烟种植面积9440亩,产量2383吨;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0.1万吨,主要品种有京白菜、白菜、芹菜、南瓜、洋花菜、莴笋等,其中京白菜0.03万吨,白菜0.02万吨,芹菜0.01万吨。

2011年,开化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10万头,年末存栏6.6万头;牛饲养量20000头,年末存栏13727头;羊饲养量7000只,年末存栏3041只;家禽饲养量24.58万羽,上市家禽11.23万羽,生产肉类2100吨,其中猪肉1800吨,牛肉150吨,羊肉150吨;禽蛋30吨;畜牧业总产值15020万元,2011年末,农民住宅四旁树木0.8万株,林木覆盖率42%,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三七。

工业

2011年,开化街道工业形成以建材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企业450家,从业人员10254人,实现营业收入45.65亿元。

商贸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商业网点109个,职工504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85亿元,比上年增长9.6%;生产资料销售总额0.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8%;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

金融

2011年,开化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是1978年的120倍,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4%,实现税收0.08亿元。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数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各项贷款余额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

邮政电信业

开化街道邮政业务收入3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250万元。

社会事业

街道地处文山城中心,具备各类服务资源和服务设施。在教育方面,有文山学院、市一中、一小、二小、三小、州幼儿园等学校共28所,其中,文山学院是文山最高学府,州一中、大同中学是文山州重点中学;在医疗方面,有文山州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州二院、郑保骨科医院等大、中型医疗机构30余个,其中文山州医院是全州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在文化方面,有民族体育馆、休闲广场等体育文化活动场馆(所)5个;有图书室(馆)1个,农家书屋11个;在商务旅游方面,有龙城商务酒店、交通宾馆、锦盟大酒店星级宾馆10余个,有小洞天等特色餐馆100余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幼儿园33所,在园幼儿10689人,专任教师932人;小学25所,在校生20261人,专任教师105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8所,在校生21677人,专任教师64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36%,小升初升学率99.5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68%。2011年,教育经费达318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157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2%、1.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0%,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各类科技人才0.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20人,经营管理人才150人,技能人才620人,农村实用人才61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24个,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3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30多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0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1.8%,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5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12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张,固定资产总值11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住院手术100台次,出院病人2.11万人次。

2011年,开化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16万人,参合率97.3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6.5‰、10.7‰、6.3‰。

社会保障

2011年,开化街道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56户,人数3732人,支出948.8万元,比上年增长9.1%,月人均211元,比上年增长9.2%;城市医疗救助14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32人次,共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0人次,支出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18户,人数2207人,支出288.7万元,比上年增长38.48%,月人均108.9元,比上年增长41.3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5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0人,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2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93人次,共支出13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临时救济239人次,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开化街道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0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600亩,直接经济损失2150万元,救灾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3.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40人,支出462.04万元。社会福利费28.5万元,比上年增长8.5%;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200张,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床位15张。社区服务设施1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站1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2个,新增就业人员1239人,有3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全年共帮助3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8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0.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开化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5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万件,征订报纸10万份、期刊2万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8万户,比上年减少1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0%,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0万户,比上年增加6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9572千米,主干电缆达223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9000个,宽带接入用户9000户,比上年增加2000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开化街道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125万人次,货运总量260万吨。有县乡(镇)级公路12条,总长87.5千米,日均发送126辆客车,日客运量9582人次,年货运吞吐量260万吨,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230辆,6453吨位;客运汽车678辆、7183座位;货运量260万吨,客运量1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万。

历史文化

开化街道因清代开化府驻地而得名,取“文明开化”之意。

风景名胜

开化街道境内有西华公园、文笔塔、楚图南故居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