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17:41
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即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扶贫工作从按贫困人口平均分配资金向按项目效益分配资金方面转变,从单纯依靠行政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从资金单向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和配套服务转变。
是相对传统救济式扶贫而言的,就是动员、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大干苦干巧干,把自己的努力同国家的扶持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开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其实质在于通过帮助搞经济开发,达到脱贫目的。
比之于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 有“三个联系,两个结合,一个开发,一个目的”的显著特点。
扶贫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与改 善生产条件紧密联系,与市场经济体 制下的商品性生产紧密联系。
帮扶者与被扶贫的贫困地区的农民相结合,一方主动帮扶与另一方主动接受帮扶的相结合。
帮扶者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帮 助被帮扶者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劣势中找优势,在资源中找经济优势,使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
通过三个联系、两个结合、一个开发,使贫困地 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贫困的根源,实现 稳定脱贫,走上致富大道。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性变革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带来了农村普遍贫困状况的缓解。之后,针对重点区域给钱给物等“输血”救济式的扶贫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时效。不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增长对减缓贫困的作用日趋减弱,继续采用以往增长为主,辅以适当救济的反贫困战略,已经很难有效地对减缓贫困发生积极的作用。基于这种形势,中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1989年9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脱贫致富,改变落后面貌,用救济式的办法很难实现,只有用开发性的办法来脱贫,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救济只能救急,而要真正把贫困脱掉,国家固然要给一定的帮助,但基点必须依靠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此后不久,江泽民在沿着京九线考察扶贫工作时,再次强调:开发式扶贫是我国十多年来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一路上看的典型都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江泽民提出了一个重要认识:要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这是我国反贫困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中国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形成时期。
开发式扶贫包括为贫困地区修建基础设施,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给予优惠经济政策、提供优惠贷款等多项措施。开发式扶贫把贫困地区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社会扶持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真正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同时,这种扶贫方式讲求投入产出效益,能够达到扶贫成本低、扶贫效果高的效果,是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开发式扶贫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之前扶贫经验的总结,也是针对当时的贫困状况提出的新思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遵循了这一理念,强调要在发展中改善贫困地区的面貌,创造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条件的基础,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将着眼点放到了贫困人口的自身上,强调要普及初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成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针对城市贫困人口,在制定各种救济式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了“再就业工程”,给予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再就业培训,使其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为我国贫困人口的持续脱贫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走开发式的反贫困道路,不再是单纯的政府救济,而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将国家扶持同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努力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越扶人越勤,越勤人越富”,这也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明确:“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