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0:00
开敞式进水口以引进表层水为主,也称无压进水口,位于灌溉渠道或引水式水电站等的首部。当河道的水位和流量都能满足取水要求,取水流量与河道来水流量的比值不大,防沙要求不高时,只需在岸边的适宜地点修建进水闸(有时也可不设闸)即可从河道的侧向引水,称为无坝取水进水口,无坝取水可采用单进水口或多进水口。
开敞式进水口也称无压进水口,一般适用于无压引水式电站。开敝式进水口分为有坝进水口和无坝进水口两种。由于无坝进水口只能引用河道流量的一部分,不能充分利用河流资源,故较少采用。
开敞进水口多为低坝引水,上游没有大的水库,洪水期河道中流量流速较大,水流挟带大量泥沙与各种漂浮物直至进水口前。因此,拦沙,排沙和拦截漂浮物的问题,较潜设式进水口更为突出。考虑到上述情况,开敞式进水口位置应选择比较稳定的河段,并布置在河道的凹岸。
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凹岸不会形成回流,泥沙、漂浮物不易堆积,且表层清水是流向凹岸的。这样可以减少进入进水口的泥沙,还可以利用进水口前的主流,将拦污栅前的漂浮物冲向下游。
当无合适的稳定河段可以利用时,可采取工程措施造成人工弯道。在布置上也可采取一些减沙排污的工程措施。
有坝开敞式进水口的组成建筑物一般有拦河低坝(或拦河闸)、进水闸、冲沙闸及沉沙池等。进水闸与冲沙闸的相对位置应以“正面进水,侧面排沙”的原则进行布置。应根据自然条件和引水流量的大小确定最佳引水角度,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减小引水角度。
冲沙闸与溢流坝之间常设分水墙,以形成冲沙槽。此外,也可设置冲沙廊道,排除进口前的淤沙,冲沙廊道中的流速一般应达到4~6 m/s。
进水闸的底坎高程应高于冲沙闸和冲沙廊道进口的底面高程,其高差一般不宜小于1.0m,这样可防止底沙进入引水道。另外还可以设置拦沙坎,在非洪水期,引水系数较大而河道推移质较多的情况下,防止底沙进入引水道。拦沙坎高度约为冲沙槽设计水深的1/4~1/3,最好不小于1.0~1.5m。
为了防止悬移质泥沙淤积引水渠道,降低渠道的过水能力,并将磨损水轮机转轮及导叶等过流部件,常设置沉沙池。沉沙池具有加大的过水断面和一定的长度,以减小水流的流速,并使有害泥沙沉淀在池内。沉沙池的过水断面积取决于池中所要求的平均流速,一般为0.25~0.7m/s,视有害泥沙的粒径(一般大于0.25mm)而定。沉沙池应有需要的长度,长度不足,则有害泥沙尚未沉淀即已流出沉沙池;过长则造成工程上的浪费,通常沉沙池的长度通过专门的计算和模型试验确定。
沉沙池中所沉积的泥沙应予排除。其排沙方式可分为连续冲沙、定期冲沙和机械排沙三种。如图《沉沙池》所示为连续冲沙的沉沙池。沉积的泥沙由下层冲沙廊道排至下游河道。在沉沙池进VI处设置了分流设备,以使池中的水流流速分配均匀,提高沉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