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姆弹

更新时间:2023-11-06 08:49

达姆弹(dumdums),英国制造的一种枪弹。因由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叫达姆的地方兵工厂生产而得名。又俗称“开花弹”、“榴霰弹”、“入身变形子弹”,是一种不具备贯穿力但是具有极高浅层杀伤力“扩张型”子弹。子弹本身口径不一,多半由步枪发射,然而所造成的伤口与口径成倍数相差,并且与口径成正比。

发展

19世纪末,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兵工厂制造的枪弹,由此得名。由军方总监B.克莱上尉设计,首次应用于英布战争(1899~1902)。后来出现了许多不同口径、不同结构、性能类似的枪弹,都被称为达姆弹。

1899年第一次海牙国际会议通过的三项声明中,禁止各签署国在战争中使用此类枪弹。

组成

弹头是被甲未完全被覆弹芯或被甲切开的弹头,极易变形与破碎。结构主要有弹头露铅式、弹头部切开铅芯平露式、弹头部切开铅芯缩露式、弹头壳弧形部纵向切开式。

威力

弹头进入有生目标软组织时,因阻力使铅芯发生膨胀变形,有些甚至挤出铅芯形成比较大的变形体,致使弹头传递给组织的能量大增,扩大伤道容积和伤道出口,形成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创口,并且由于铅有毒,对目标会造成严重损伤。

流言及破解

达姆弹在民间俗称“炸子”或“开花弹”,大概是各类枪弹中名气最为响亮的一种。与之有关的坊间传说很多,特别是关于其弹头构造和制造方法,有着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言,比如说其弹头内装有炸药或者水银,不管击中人体任何部位都会致命,或是将枪弹在头发或鞋底上蹭几下就能变成达姆弹等等。虽然达姆弹具有巨大杀伤力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传说基本上都是以讹传讹或是捕风捉影。

流言之一:达姆弹装有炸药

对于真正的达姆弹来说,弹头内不含有任何炸药成份,其杀伤力完全得益于弹头的独特设计。当高速飞行的达姆弹击中有生目标时,由于肌体组织比空气密度大得多,弹头会受到极大的阻力。由于铅比较软而且有一定流动性,弹尖部外露的铅会首先变形,进而撑开并撕裂弹尖周围的被甲,而如同花瓣般张开的被甲会由于人体组织的阻力,不断向后变形和翻卷,弹头直径会变得更大,因此在弹头边旋转边前进的过程中伤道是逐步扩大的。随着弹头能量的完全释放,产生的瞬时空腔会相当可观,而且由于径向尺寸增加,加上尖利的被甲边缘对途经的肌肉组织的破坏,造成的永久伤道也很大,从弹头上脱落的被甲碎片和碎铅屑也会在伤道中以不规则的轨迹运动,造成难于处理的多发伤道。因此,达姆弹远比全被甲普通弹头直接穿透人体造成的伤害大得多,当然这其中没有炸药的任何功劳。

那么有没有弹头内装炸药的枪弹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早期设计的枪弹中,的确有一类弹头内带有炸药的品种,称为爆炸弹。各国设计的这种枪弹结构都大体相同,一般用在航空机枪上,通常具有爆炸/燃烧的双重效果,用于指示弹着点或射击飞艇、气球、飞机等薄皮易燃目标。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早期生产的一种,303口径爆炸弹,该弹弹头内部设有一根铜管,内装少量的钝化硝化甘油炸药,管底装有黄磷或黄磷基物质作为助燃剂。但硝化甘油很不稳定,因此这种枪弹贮存和使用都比较危险,很快就被淘汰了。到二战期间,只有大口径机枪弹上还在广泛使用爆炸弹头,这种弹头一般在头部都有单独的引信,结构类似于缩小比例的炮弹。而普通枪弹中只保留了爆炸燃烧弹作为一种辅助用特种弹,典型的有德国的7.92毫米B型爆炸燃烧弹和俄国的7.62毫米3D燃烧弹。二者弹头结构基本相同,弹头前部均装有燃烧剂,中部装有用来引燃燃烧剂的击针和针刺火帽,尾部有铅垫密封。这类弹头在碰撞到人体这样的软目标时,也有爆炸燃烧的可能,此时的杀伤效果一点不比达姆弹低。

流言之二:“水银弹”的存在

这种说法的源头来自于1981年2月由群众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豺狼的末日》。该书作者是英国政治惊险小说家弗·福赛斯,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知识面和巧妙的细节安排而见长。该书描写一名代号“豺狼”的职业刺客,受雇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虚构故事。为完成任务,“豺狼”自己设计了一支可以拆开并藏匿在拐杖内的小型狙击枪,并为其配备了弹头内灌有水银的“炸子”。书中对制造这支武器以及枪弹的过程描写非常详尽,给所有看过该书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书在西方影响很大,1973年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在国内也曾多次再版,因此“水银弹”的说法也不胫而走。水银有毒,同时密度和流动性比铅更大,理论上确实能提高达姆弹的威力。但这种设计看起来似乎可行,实际上却没有多大的应用价值。书中提到的“水银弹”是用一种镍铜合金被甲,22马格努姆步枪弹改造而来的,由于弹头体积有限,水银是通过在弹头纵长部分钻孔放入的,然后用熔化的铅液密封。而水银常温下是液态的,受热后会产生剧毒的水银蒸气,吸入或皮肤接触这种蒸汽都会造成中毒。即使在常温下,如果没有良好密封的话,水银也会缓慢挥发,因此制造和使用这种弹头对使用者本身来说就有很大的风险。水银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能与铜等多种金属互溶生成相应的汞齐,对密封条件的要求很高。就弹头本身结构来说,由被甲和铅芯组成的“外壳”必须足够厚,以保证内部的水银能够承受发射时的高温,而且不会因为强大的离心力而过早破裂释放出水银,这些条件在实际中是很难满足的。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外壳”与内部的液态水银无法紧密结合,因此“外壳”在膛线作用下旋转时,无法带动水银一起旋转,而水银的密度又比“外壳”大得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弹头出枪口后立即失稳,根本不能准确命中目标。最后,即使能够一同旋转,但在打孔、加注水银和密封的过程中却很难保证每颗弹头的份量都一样,弹头有轻有重,自然弹着点不可能保持一致。所以“水银弹”就像“冰弹头”一样,虽然符合物理学上的定义,但在操作中却是无法实用化的。

流言之三:普通弹可以改造成达姆弹

对这个说法最直接的支持,来自于一组一战时期英军士兵利用早期李一恩菲尔德步枪上的弹仓隔断片改制达姆弹的照片。这组照片一共三张,第一张是士兵将,303步枪弹的弹尖部插入步枪弹仓隔断片的扳手孔内,第二张是用力撬动枪弹本身,使弹头尖部折断或变弯,第三张是取出的枪弹外观,可见弹尖部已经折断或弯曲,这样原本普通的制式枪弹就变成了达姆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英国当时使用的是,303 MK Ⅶ步枪弹,其弹头尖部为铝或压缩纤维,其下才是铅芯,这与当时大多数步枪弹弹头内全部填充铅芯的结构并不一样,同时303步枪弹弹壳颈部较长,弹头装入弹壳的长度比其他枪弹大得多,综合这三个原因,才能这样轻易地将弹尖折弯。如果换了别的弹种这么干,尤其是像德国毛瑟7.92毫米S尖弹这类弹头装入弹壳较浅、弹头内又全部为铅芯的枪弹,弹壳口部首先就会因承受不住而出现变形,弹头会直接脱落。所以,这种做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在国内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只要将普通弹的弹头在头发或鞋底上蹭几下,就成了达姆弹,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头发和鞋底并不是砂纸或锉刀,其摩擦力远不足以破坏弹头被甲,顶多是使被甲表面变得粗糙,还不如直接在地面磨几下更加来得靠谱。另外,瑞士国家弹道研究实验室曾做过大量相关实验,他们的研究表明,简单地通过剪断弹头尖部、磨平弹尖或给弹尖钻孔等手工方式来使普通弹头射入目标后“炸开”,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枪弹的终点效应和弹头种类及具体结构有很大关系,而且这种手工改制的弹头精度没有保证,在自动武器上使用时容易造成卡弹故障,总体来说无法与工厂里专门制造的达姆弹相提并论。

流言之四:伤口巨大则证明一定是达姆弹击中

早先人们在没有了解弹头在各种特殊条件下的杀伤机理的情况下,笼统地认为只有达姆弹才会造成恐怖的巨大伤口。但随着人们对创伤弹道学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其实任何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的弹头,均可以造成与达姆弹类似的效果,即便是普通全被甲弹头也能如此。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跳弹,即正常稳定飞行的弹头以某种角度碰撞到较硬物体表面后,发生了反弹,改变了弹头飞行的轨迹和稳定性。如果这种弹头又击中人体,由于弹头碰撞后已经发生变形,变得很不稳定,一般会以侧面撞击目标,进而弹头发生解体和破碎。这类伤口一般较浅,但弹头在进入目标很短距离后就将能量释放完毕,伤口尺寸会比较大,损伤破坏较为严重,看起来几乎与达姆弹的杀伤效果无异。有时弹头的杀伤效果与被甲的结构和材料也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二战期间日本使用的6.5×50毫米SR有坂步枪弹,弹头较长,为使其质心保持在靠后一些的位置上,弹头被甲前面的弧形部分很厚,而圆柱部分较薄。虽然38式步枪缠距小,弹头转速高,相对比较稳定,但弹头出枪口后章动效果比较明显,近距离内击中有生目标时极易失稳翻滚,发生严重变形或断裂,杀伤力和达姆弹类似。但章动消失后,进入稳定飞行阶段,弹头就不易翻滚,造成的伤道比较平直,杀伤效果明显降低。这也是同一种枪弹在实际应用中对其杀伤力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的原因。战争后期由于物资短缺,日本生产的有坂步枪弹被甲质量明显下降,瑕疵较多,但击中人体后变得更容易破裂和翻滚,杀伤力反则比以前的产品有所增加。此外,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几种小口径军用步枪弹,在设计上也都利用了这种失稳杀伤原理。典型的象美国5.56毫米M193步枪弹和俄国5.45毫米M74步枪弹。M193弹头初速很高,但膛线缠度设计刚好使其能够在空气中稳定飞行,一旦碰到人体立即就会失稳、翻滚、破裂,造成很大的杀伤后效。但该弹没有钢芯,而且稳定性偏低,侵彻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后来的M855弹在铅芯前增加了钢尖,增大了弹头质量,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远距离侵彻性能,但这也带来了停止作用不及M193弹的问题。而M74的弹尖部为一空腔,钢芯头部还有铅套的延伸部分,当弹头碰撞到目标后,空心弹尖很容易变形弯曲,弹头减速后,钢芯前面的铅套发生位移,促进弹头进一步失稳和翻滚。由于其弹头长径比达到4.52左右,因此能量释放迅速而彻底。M193和M74的杀伤力已经在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得到了证实,因此也有人谴责这类枪弹是变相的达姆弹。

现代达姆弹

虽然禁止将达姆弹用于军事目的,但这一弹种并没有就此消失,其特有的低侵彻、高停止作用,在狩猎和警用两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几乎国外所有的线膛狩猎步枪所配用的枪弹均采用类似弹头。同时,因为这种弹头能量释放快,可有效避免过分穿透,很适合特殊环境下的执法用途,因此获得了执法机构的青睐。不过,它们已经不再叫达姆弹,而是根据结构上的特点,称为空尖弹或半被甲弹。在发达的设计和加工技术帮助下,这些现代达姆弹能够精确地控制弹头变形的方式和大小,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自身能量,达到最好的侵彻和杀伤效果。在现代空尖弹研发生产领域,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几大弹药公司都有自己性能优异的拳头产品。下面介绍的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代表:

温彻斯特的“黑爪”

该弹是温彻斯特武器弹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的具有可控的优良膨胀性能,同时又兼顾了对目标穿透作用的一种特种空尖弹。该弹自成系列,除了各种口径的手枪弹外,还有步枪弹用的型号。之所以叫“黑爪”,是因为这种弹头是黑色的,射入目标后被甲会均匀地向后翻开成6瓣,就像6个带有倒钩的爪子,弹头直径最终膨胀到口径的两倍左右。就对有生目标组织的破坏能力而言,该弹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空尖弹。其弹头加工方法比较独特,与一般的前收口弹头很不一样,首先按正常生产弹头的方法加工成完整的圆头全被甲弹,然后再用专用模具将弹头顶部切成6瓣,同时中心冲压出空孔,迫使将弹尖处被切开的被甲向内翻转,形成了特有的“内翻式尖爪”,最后再用模具压出弹头的完整外形。虽然6瓣弹尖紧压在一起,但实际上还是切开的,所以弹头膨胀时会沿着这些切槽均匀地向后翻卷开裂。由于锋利的被甲边缘会切割和撕裂经过的所有肌肉组织,所以这种弹头形成的伤道非常可怕,在取出弹头时必须要连缠在弹头表面的肌肉一并切除才行。但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得该系列弹药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逐步退出民用市场并最终停产。不过作为温彻斯特公司最著名的一种产品,“黑爪”是空尖弹药的巅峰之作。后来温彻斯特研制的“SXT个人防御弹药”也参照了“黑爪”的设计,但为降低弹头对肌肉的破坏,其向内翻卷的尖爪比“黑爪”略小。

雷明顿公司的“金马刀”

该弹是雷明顿武器弹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的专供手枪狩猎用的一种弹药,用于个人自卫更不在话下。该弹除了有很好的停止作用和杀伤力外,还具备比赛级弹药的精度。该弹采用了一般空尖弹的前收口设计,弹头被甲有预制槽,其特殊之处是弹头被甲使用的是与弹壳相同的黄铜材料,硬度较高,可以避免膨胀时被甲折断,影响均匀膨胀的效果。此外,该种弹头的圆柱部位位置靠后,直径略大于弹头前部,发射时仅弹头后段嵌入膛线,避免膛线压痕对弹头前部开裂产生影响,同时弹头的定位更好,有助于提高射击精度。这种弹头前部被甲是螺旋状叠加并依次收口而成的,由于被甲相互叠加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被甲变形程度,不至于过份膨胀。同时铅芯下部与弹头底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避免过早分离造成弹头质量的损失,以保持杀伤能量。“金马刀”系列枪弹也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仍在雷明顿公司大量生产。其缺点是作为一种高端的空尖弹药,其售价相对于普通全被甲弹来说还是有些昂贵的。

除上述两者外,美国联邦弹药公司的Hyrda-Shock系列空尖弹、斯皮尔弹药公司的“金点”(Golden-Dot)系列空尖弹等,都是优秀的现代空尖弹代表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