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延

更新时间:2023-10-02 18:31

“异延”(différance)是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德里达自创的一个词,它来自法语动词“différer”,是它的拼错了的名词形式。

内容

首先,德里达认为,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当中,人们总是坚信有一种存在于语言以外的宇宙精神,生生不息支配着自然与社会的进展。这就是所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也是“在场的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即首先确定许多的二元对立,在这里便确定“语音”与“文字”的二元对立。传统形而上学中,语言是心灵(真理)的表现符号,而文字是语言的表现符号。所以,语言就比文字更直接,更实质的表达真理。在语言与文字的二元对立中,语言便是在场,被确立为中心,本质,必然优于文字。简单的说,“语言”优先于“文字”,并被“文字”所依赖,这一观点,被德里达指责为“形而上学语言中心主义”。为什么德里达要自创这样一个词呢?

所以,作为解构主义者,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就从“形而上学语言中心主义”开始,因为,语言,语音中心主义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种变体。回到“异延”(différance),1.创作这样一个词,德里达是希望人们一看到它就想起那个正确的术语“différence”(差异)。他强调,这个新词与标准的词之间的差异,强调该词的特异性。

德里达解释

说,“差异”表现的是空间上的差别,而“异延”则要表现意义的表达在时间之流中被不断延搁的过程。所以这两个词的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这两个词在读音上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如果在使用,说明这两个词的时候,你必须先说明是异延的“différance”,还是差异的“différence”。也就是说,读音一样的两个词,意思却不一样,而要正确表达出来,就必须是被文字形式写出来,而不是被语言,语音形式读出来。在德里达这里,语言与文字的二元对立,便是文字为在场,占了主导地位,也就实现了德里达颠覆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颠覆语言优于文字的的传统秩序。

实际上,德里达对“异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他看来,异延根本不算是一个概念,异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为每一个表达就是一个在场,每一次定义都是对自身的中心化与规定,也就又回到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中去了。便是与异延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相抵触的。

“异延”代表一切差异的根本特征,也包含全部差异。它存在于一切在场、实在与存在之中,在颠覆现有的结构中呈现自己的存在。在空间上异延表示差异,在时间上异延表示延搁,以此类推,所以异延是不确定的。就像“撒播”一样,随意,无目的性,所以无中心,所以解构了结构,表达了德里达解构主义最典型的思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