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22:59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以下围棋为题材,描摹下棋时心无旁骛、全力争胜的忘我状态。第一首诗描写作者坐隐手谈之乐,第二首诗表现与友人对弈之趣。这组诗对下棋过程及弈者心理刻画入微并形中见神,富有寄托,在诙谐自嘲之中暗含讽喻之意。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⑴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⑵,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⑶,手谈胜与俗人言⑷。
簿书堆积尘生案⑸,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⑹。
心似蛛丝游碧落⑺,身如蜩甲化枯枝⑻。
湘东一目诚甘死⑼,天下中分尚可持⑽。
谁谓吾徒犹爱日⑾,参横月落不曾知⑿。
⑴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同僚,当时为叶县令。一说即任伯雨。公,是对古代为官或有一定名望的男性的尊称。
⑵负朝暄(xuān):负暄意谓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
⑶坐隐:围棋或者下围棋的别称之一。岩穴乐:即为隐者之乐,与围棋“坐隐”之称相对。
⑷手谈:围棋对局的别称。俗人言:多指聒噪之语,反衬出围棋“手谈”之高雅情怀。
⑸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⑹席:桌席。校:通“较”,较量、比个输赢。一本作“角”。两棋:围棋分黑白两色,故称。
⑺碧落:天空。
⑻蜩(tiáo)甲:蝉蜕化后的空壳。这里比喻由于冥思苦想,全身凝然不动,变成了无生命的躯壳。典出《庄子·达生》。蜩,蝉的总名。
⑼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⑽天下中分:这里说弈棋者较量形势,如果是平分秋色,一定要奋力拼搏,决战取胜。
⑾爱日:爱惜时光。
⑿参(shēn)横月落:参星横斜,月亮西沉,说明夜阑更深。参,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其一
偶尔没有公事,拿起围棋,喝杯小酒,忙里偷闲,似乎辜负大好时光。
坐隐手谈之乐,超过岩穴隐居,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聊。
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到已积尘,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
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我提醒自己不可犯此错误,果然最终杀敌取胜。
其二
偶然没有公事又值佳客休息之时,在席上谈兵比试黑白棋子。
思绪像蛛丝般在浮游碧落,身子似蝉蜕般已变成枯枝。
湘东只剩一个活眼真承认着死,但天下处于中分还可以支持。
谁说我们这些人爱惜时光?参星横斜月光西沉都不曾知。
这组诗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2),当时黄庭坚任叶县尉。作为地方官员,虽然忙里偷闲,爱好弈棋,不为过失,然而“谁谓吾徒犹爱日”,正显出实际上公事无聊,无所用心,因而有时间弈棋,也正可寄托无聊,用心消遣。为了自我解嘲,也为了使长官了解这种心情,黄庭坚创作了这两首诗呈献给县令任渐。
这是以描写下棋为题材的组诗。第一首诗首联“负”字用得颇妙,负是辜负的意思,平日为案牍劳形的人偶尔无事就大白天下盘棋,确实有点辜负了大好时光,但却也是一种自嘲,有忙里偷闲的意趣。颔联“坐隐”和“手谈”两个动作表达出下棋的快乐,而这种快乐超过了真正的岩穴隐居,更胜过和那些庸俗的人闲扯空谈。颈联侧面写出了两人对弈时间之久,对弈之入迷,对弈之旗鼓相当,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两人下棋,书本桌子都堆满了灰尘,哪怕客人在外等候多时也全不理会,照应了颔联的坐隐,体现二人下棋浑然忘我。说是“偶无公事”,其实是下起棋来忘记了时间,公文堆积,客人门外等着,还真是误事了。最后的尾联可谓神来之笔,把之前的下棋岑寂徒然打破,有慨叹有议论,并且从下棋中总结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他一边下棋,一边在留心棋给人的启示,又想起了在棋盘上“骄兵必败”“多疑必失”的道理也是适用的。这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自我提醒。而最后把对手打败更是淋漓尽致,如释重负。
第二首诗首联又是自己没用公事,朋友正好休息,大好机会,于是在席上定要好好较量一番。照应了题目,又为下面的描述下棋展开铺垫。颔联“心似蛛丝游碧落”这一句,取自常见事物,但却奇崛异常。“蛛丝”之小,对“碧落”之大,已是一奇。而又偏不曾断绝这就更富奇观,其力之非凡,恰可喻弈棋人殚精竭虑,务求胜算。然而,胜算之得,又决非轻而易举。左右为难的事,在棋局中是常见的。这就难免要徘徊,要沉吟,要冥思潜想。其深细其浮动,其倏忽变化,的确是像太空中随风飘荡的蛛丝了。至于“身如蜩甲化枯枝”,则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做枯树,手臂当作树枝。典故被运用到这里来,喻对局者意志集中,已达到忘我境界。会下围棋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这种情景委实是逼真的。不过,更值得注意的不仅是逼真,而更在于传形得神,以沉蓄的精力,传写出深邃的神思。清人蒋澜只看到这两句的“穷形尽相”“绘水绘声”(《艺苑名言》卷一),不免浅乎其言。这两句的刻画和铸境,总令人觉得初不止于弈棋,而有其更广泛的艺术概括。用于文思的专一可,用于科学家攻关时思维状态的描绘也可。如果说颔联以刻画弈者的心思专一为主,那么颈联却是以描绘弈者的斗志坚韧为主;前者极写其忘我之境,后者极写其一意扭转危局之情。“湘东一目”,是用的南朝湘东王萧绎偏盲的典故,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理说,棋要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其结果可想而知。然而对此,弈者却决不服输,仍然在精心运筹,希望背城一战,总算还有个平分天下的局面。前面的“诚堪死”确乎是山穷水尽,后面的“尚可持”这一急转,却又表现为柳暗花明、蟠屈老辣之笔,充分展示了山谷的特色和擅长。尾联虽说比较平淡,但却能席卷前文,并出以风趣之笔,以从容反问作结,表明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居然因一心鏖战,连夜阑更尽、星沉月堕也都忘却了。可以说把前文的心思专一和意志坚韧两层内容完全包罗,情景相生,使得眼前的对弃情境推向远处,不粘不滞,这就好像电影镜头的“淡化”得“远而不尽”之妙。黄庭坚之所以能写出这一种化境,决不仅仅是源于其弈棋经验,也可以说得力于其诗文构思和禅悟的触类旁通。庄子的技进于道,禅宗的所谓“心妙以了色”(《大十二门经序》),这一类哲理,大概都给予他以影响。
这两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自己与棋友对弈的情景。诗中写出了围棋的魅力,突出了对弈者的心理状态,思深笔健,富于哲理。
宋代史容:诗评者谓山谷此二句,则苦思忘形,较胜负于一著,与王荆公措意异矣。(《山谷外集诗注》 卷二)
元代方回:“碧落”“枯枝”一联,尽弈者用心忘身之态。或者以为不如东坡“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远矣。侯景之党王伟檄梁元帝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岂为赤县所归?”元帝盲一目,引用此事,谓其两眼而活,一眼而死,天下中分或作三分,此又谓救棋各分占路数也。皆奇不可言。(《瀛奎律髓》)
清代冯舒:棋一目则死,湘东一目仍活。如何牵扯至此?方君云:“奇不可言。”不通。(《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冯班:“江西体”自好。“江西”佳作。(《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纪昀:已注又注,不成文理。三、四极力形容而语终浅近,五句用事又拙。(《瀛奎律髓汇评》)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