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4 13:34
引下线,是从接闪器将雷电流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装设方式,有设专用金属线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有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金属烟囱、烟囱的金属爬梯等;有利用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作引下线,均必须满足其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保证强大雷电流通过不熔化。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作引下线时,应将金属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以防产生反击现象,引起火灾。明设引下线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用圆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若引下线为暗设时,其截面应加大一级。
(1)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选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防腐措施和接闪器相同。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
(2)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3)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4)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5)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钢管,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措施。
除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的以外。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引线还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取其他的防腐措施。
(1)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但截面应加大一级。引下线不宜敷设在阳台附近及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员较易接触到的地点。
(2)根据建筑物防雷等级不同,防雷引下线的设置也不相同。一级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 m;二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数量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0 m;三级防雷建筑物,为防雷装置专设引下线时,其引下线数量不宜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5 mm。
明敷设引下线必须在调直后进行。如引下线材料为扁钢,可放在平板上用地锤调直;如引下线为圆钢,可将其一端固定在锤锚的机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磨或倒链的夹具上,冷拉调直,也可用钢筋调直机进行调直。
经调直后的引下线材料,运到安装地点后,可用绳子提拉到建筑物最高点,由上而下逐点使其与埋设在墙体内的支持卡子进行套环卡固、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直到断接卡子为止。
引下线路径尽可能短而直。当通过屋面挑檐板等处,需要弯折时,不应构成锐角转折,应做成曲径较大的慢弯。弯曲部分线段的总长度,应小于拐弯开口处距离的10倍。引下线通过挑檐板和女儿墙时,其做法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