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00:53
弗(拼音:fú),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矫正,后常用义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会意字。甲骨文“弗”字从“己” (像绳索之形),从“图A” (像二板夹 一物之形),会缠束一物使之矫正不弯之意。 “图B”或省作“图C”。西周金文“弗”字左上角或加饰笔。战国文字“弗”字或右上角加饰笔,或下部加一饰笔,或上、下均加饰笔;“图D”或在“图E”内,或省作“图F”。《说文》篆文承袭商周文字作“图G”,为隶楷所本。 《说文》认为“弗”字“从丿、从㇏、从韦省”,误。 “弗”本义是矫正。《说文》:“弗,挢也。”常用义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广雅·释诂四》:“弗,不也。” 《合集》776正:“河弗害王。” (河神不会降祸给大王)豦簋:“豦弗敢忘公伯休。”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4:“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弗”或读为“费”,国名。弗奴父鼎:“弗奴父作孟姒𡧛“图H”鼎。”
挢也。从丿从乀,从韦省。分勿切〖注〗臣铉等曰:韦所以束枉戾也。
矫也。
矫各本作挢。今正。挢者,举手也。引申为高举之用。矫者,揉箭箝也。引申为矫拂之用。今人不能辩者久矣。弗之训矫也。今人矫,弗皆作拂。而用弗为不。其误葢亦久矣。公羊传曰:弗者,不之深也。固是矫义。凡经传言不者其文直。言弗者其文曲。如春秋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晋人纳捷葘于邾,弗克纳。弗与不之异也。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弗与不不可互易。
从丿乀,
丿乀皆有矫意。
从韦省。
韦者,相背也。故取以会意。谓或左或右皆背而矫之也。分勿切。十五部。
《唐韵》《集韵》《韵会》分勿切。音绂。《说文》:挢也。《玉篇》:不正也。《韵会》:违也。
又不也。《书·尧典》:绩用弗成。《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齐师至巂,弗及。《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者也。
又《韵会》:不可也,不然也。《史记·孔子世家》:弗乎弗乎。
又去也。《诗·大雅》:以弗无子。传:弗,去也。去无子求有子。笺:弗之为言祓也。
又滭弗,盛貌。司马相如《上林赋》:滭弗宓汨。
(书法来源:)
(音韵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