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6 19:27
弘农涧河,黄河支流。古名门水,《中国水名词典》称宏农涧河。在河南省灵宝市境内。发源于灵宝市朱阳镇小秦岭,由南向北流经朱阳、五亩、尹庄、城关、北坡头、大王6个乡镇,至大王镇老城村注入黄河。主流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常年流量为3.2立方米/秒。平均比降1/89。
函谷关门前的弘农涧河,古时称作“门水”。汉元鼎三年(前113年),汉武帝在函谷关设置弘农县,元鼎四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京畿地区的战略地位,又设置了弘农郡。从此以后,“门水”易名“弘农河”。
弘农涧河,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小秦岭(崤山北麓)。上游分三支:一是西河,源出朱阳镇(原朱阳乡)西苍术峪(《三门峡市志》以此为源);二支源出朱阳镇(原朱阳乡)安沟村;三支源出朱阳镇(原朱阳乡)安沟垴村。二、三两支合流名南河,西河与南河在朱阳镇(原朱阳乡)小坡根汇合后名弘农涧,由南向北流经朱阳、五亩、尹庄、城关、北坡头、大王6个乡镇,至老城村注入黄河。主流总长88公里(《三门峡市志》《河南省志 地貌山河志》载:97公里),流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三门峡市志》《河南省志 地貌山河志》称2062平方公里)。
宏农涧河在朱阳关以上河长37公里,属于源流部分,河道流行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质深山区,两岸山高坡陡,谷深水急,比降在14‰以上;朱阳关至岳渡间,河长28公里,干流穿低山丘陵而过,比降为8‰,河谷时窄时宽。窄口水库即建于此;岳渡以下,河长27公里,两岸丘陵逐渐疏远,河流纵穿流行于平坦窄长宽谷之中,河床逐渐加宽,一般在60~100米,落差变小,比降为3.5‰(一说1/89,一说0.8%)。
弘农涧河地处黄河下游,河水补给主要是降水。流域在灵宝市境内,据灵宝市气象站记载,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19.5毫米,80%的保证率为515.8毫米。但由于受季节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匀。从时间上看,不仅年际之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季节变化悬殊很大。全县降水年变率为15.5%,最多年达988.2毫米(1964年),最少年为429.2毫米(1972年)。四季降水的特点是冬春少,夏秋多。春季(3-5月)平均137.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2.2%。夏季(6-8月)为275.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4.4%。秋季(9-10月)为182.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94%。冬季(11-2月)为2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
弘农涧河年径流总量31040万立方米(《河南省志 地貌山河志》载:1.58亿立方米,《中国水名词典》:年平均径流总量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58年的4.43亿立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72年的0.72亿立米。1898年窄口处发生过3000立米/秒的洪水。。常年流量为3.2立方米/秒(《河南省志 地貌山河志》载:窄口站多年平均流量为5.01立方米/秒)。弘农涧河流域蕴藏量约2.4万千瓦,。平均含沙量13.57公斤/立方米。
灞底河,发源于卢氏县北杜关乡鸡笼山麓,上游名八道河。由杜关乡南沟村入灵宝市境,流经苏村、川口两乡。至川口乡北泉村西汇入弘农涧河。在灵宝境内流长36公里,流域面积621平方公里。中、下游河床宽100-200米,常年流量0.3立方米/秒,可灌溉面积1.8万亩,为县内红线、丰收两渠水源。
涧口河,又名东涧河、开方口河,源出苏村乡的任家河,至尹庄镇思平口村注入弘农涧。
十字口汊子,位于娄下村北之十字口,北流汇入弘农涧。建国前,每当盛夏,灞底、弘农涧诸河被上游截堵灌田,下游即干枯无水。原县城以南二十余里之田地,全靠此水浇灌田禾。
窄口水库,位于五亩乡长桥村,水源属黄河水系的弘农涧河。控制流域面积903平方公里,设计标准百年一遇,校核标准千年一遇。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在完成地基的截水墙工程后即停工。1968年10月,在未认真设计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又仓促复工,其19)乙经反复。1973年水库大坝基本建成。该库总库容1.6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9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0.3万亩,养鱼水面5800亩,淤地面积8024亩,年平均发电量1420万度。大坝属黄土心墙砂壳混合坝,最大坝高77米,坝顶长245米,宽8米,坝底长93米,宽353.8米。
卫家磨水库,位于灵宝市东南方,距县城35公里,坝址在红线渠首上游12公里处的卫家磨村。该库拦蓄弘农涧河的主要支流灞底河水,属中型水库。设计坝高43.1米,总库容390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是红线渠的一项蓄水调节工程。主要灌溉川口、阳店、大王3个乡的土地。1973年3月(即红线渠第一期工程竣工后)开始筹建,10月正式开工。原计划3年(1974-1976年)完工,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完成,于1979年底停工下马。当时,除灌溉发电洞工程基本完成外,大坝、主、副溢洪道,大型临设工程等均完成了一部分工程量。该工程建成后,通过红线渠输水与下游的朱乙河、官桥、沟水坡等水库进行反调节,可发展灌溉面积5万亩,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度。同时,为灞底河的梯级开发和治河造田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振兴和发展东半县工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小河灌区,区属多渠首灌区,引自断密涧河和弘农涧河经流,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灌溉尹庄镇18个村和城关镇19个村以及县农场、园艺场、农科站等。该灌区,过去仅有相中、通道、红明、中和四条小渠系。灌溉面积不足5000亩。1969年动工兴建了东干渠(原名三忠于渠),引来弘农涧河水。同时,引水流量由0.4秒立方米,增到1.5秒立方米,灌溉面积也由13万亩扩展到2.6万亩。。1978年县局又将太平渠划归为该灌区统一管理。
跃进渠灌区,是1958年在原得胜、铁杆、伍洞等几条老土渠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渠首设置于小秦岭脚下的柏疙瘩嘴下,截弘农涧河径流,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主干伸至北坡头乡的店头村石板沟,渠线全长24公里。该灌区经多次改造、扩建、配套、硬化,现在主干渠已硬化13.5公里,可安全通过流量3-3.5秒立方米。并建成各种闸门32座,跌水24个,渡槽2处,倒虹吸2处,公路桥4座,涵洞17处,拥有大小建筑物226处。建成提灌站10处,水力发电站10处。该灌区的受益单位是:尹庄、城关、焦村、坡头4个乡镇,26个行政村,166个村民组,43378人。总灌溉面积23128亩。其中,自流灌14418亩,提灌8710亩。
红线渠,是一条输水纽带工程,它串连着上游的卫家磨水库和下游的朱乙河水库,依次还可注入官桥和沟水坡水库。主要灌溉川口、阳店、大王3个乡的土地。该输水工程,位于灵宝市东南部,引自灞底河水。1968年11月动工修建,1972年10月建成。渠首工程设在牛心庙山下,经至朱乙河水库,渠线全长21公里。渠道断面宽2.6米、高2.1米,全部护砌硬化。设计流量4秒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水量3150万立方米,共完成工程量47万立方米,投工190万个,投资489万元。
弘农涧河流域蕴藏量约2.4万千瓦,地处弘农涧河中游的五亩乡,被誉为山区小水电明珠。建国以来,他们利用本地水能资源,兴建小水电站17处,装机22台,3018千瓦。年发电量达到728.71万度。从1978年开始,除满足本乡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外,每年并人国家电网250万度,收入20多万元。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乡之一。
窄口水电站,利用窄口水库蓄水发电,属坝后式。设计水头54米,平均水头58.8米,流量12秒立方米。装机HC-702WJ-71型水轮机3台,FSW173/42-8型1600千瓦发电机3台,总容量480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420万度。始建于1975年7月。该站于1976年10月1日建成发电,自投产以来,最高年发电量达到1620万度。
杨家河水电站,位于苏村乡东部的寺庄山下,上接卫家磨水库,下临红线渠首,是一座引水式发电站。该站渠长2010米,设计水头70米。引水流量3秒立方米。装机HC110一WJ-160型水轮机3台,TSWN99/46-8型500千瓦发电机3台,总容量1500千瓦,年发电量445万度,年产值17.8万元。1976年12月1日开工修建,1979年12月1日建成发电。工程总投资。145万元,总投工42万个。自投产以来,最高年发电量达到467万度。
西渰水电站,位于五亩乡南部的母子河下游,北临窄口水库,集引金家河、麻家河两条溪流,属引水式发电站。该站水头95米,引水流量2秒立方米。装机3台(分别为1000千瓦和400千瓦),总容量1400千瓦,年设计发电量为679万度。该电站工程于1976年7月动工兴建,1978年2月15日第一台机组投产运行。